天天看點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

《紅樓夢》中有句經典的詩詞:“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而這世外仙姝指的就是林黛玉,“寂寞”是對她一生清冷孤潔的命運的概況。

林黛玉是紅顔薄命,而扮演黛玉的陳曉旭也是如此,年紀輕輕患上了乳腺癌離開人世。

在陳曉旭的追悼會上,有人緻辭說:“誰最像曹翁筆下的人物?我毫不猶豫地說是陳曉旭。”

人們說陳曉旭是最傳神、最貼合的林黛玉扮演者,或許正是因為陳曉旭和林黛玉本就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都有一種詩意的美、脆弱以及對于這俗世的淡漠和遊離。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童年

陳曉旭1965年出生于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父母都從事藝術工作,父親是鞍山平劇團的導演,母親是平劇團學員班的教師。

陳曉旭從小就沐浴在濃厚的平劇氛圍中,而他的父親也有意培養她學習平劇。

但是陳曉旭卻有自己的想法,她偶然間看了一場芭蕾舞巡演之後,她就愛上了這一門來自西方的藝術,她央求父母送她去學習芭蕾,父母也就随了她的心願。

陳曉旭從10歲開始學習芭蕾舞,她勤奮刻苦,希望長大了能去當地最好的芭蕾舞學校學習,将來成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員。

陳曉旭辛苦學習了兩年芭蕾舞後,父母帶她去當地一個芭蕾舞團面試,看能不能進入專業的芭蕾舞教育訓練學校,但是老師仔細考察了陳曉旭的身體條件後,失望地搖了搖頭。

原來芭蕾舞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極高,要求芭蕾舞演員頭小、脖子長、四肢修長,且身體軟度足夠大。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少女時期

陳曉旭的身體比例達不到要求,老師委婉地表示她這樣的身體條件日後很難取得好的成績。

陳曉旭無奈放棄了芭蕾夢,回到家中,或許是初次追夢遇到的挫折讓她有些挫敗,她開始埋頭閱讀文學作品以慰藉心靈。

這一讀就讀成了個小書迷,一有空餘時間,她必定鑽到父親的書房裡,不到三個月,父親書架上的書就都被她讀完了。

母親見她這樣熱愛讀書,就專門給她辦了閱讀證,友善她從圖書館借閱書籍。

陳曉旭讀書的種類很廣泛,她既喜歡輕靈隽麗的唐詩宋詞,也喜歡西方的名著小說,諸如《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這樣的大部頭名著,别的小孩看着就困,但她沉浸其中。

她有纖細敏銳的感覺能力和強大的共情能力,比如她讀到《巴黎聖母院》中愛絲梅拉達的悲慘遭遇,會不禁落下淚來。

她最喜歡的小說,還屬曹雪芹的《紅樓夢》,而最喜歡的人物,當屬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當她讀到黛玉去葬花時,念着黛玉所寫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再看着窗台上一盆君子蘭的花朵有了枯萎了痕迹,她不禁哀從中來,合上書,自顧自歎氣。

她會把《紅樓夢》中的詩句工整地抄在筆記本上,不時朗讀,甚至也開始在日記上寫詩。

14歲時,她寫了一首小詩《我是一朵柳絮》:“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因為父母過早地把我抛棄,我便和風成了知己。”這首詩還被發表在當地的雜志上。

後來陳曉旭進入了鞍山雜技團,擔任報幕員,不久,她又轉入鞍山話劇團,在話劇團學習表演。

《紅樓夢》的劇組在1983年開始籌拍選角,導演和制片人決定在普通人中海選出最貼合人物的演員。

而當時陳曉旭還隻是鞍山話劇團的一個話劇演員,并不出名,她完全沒想過有機會出演林黛玉。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但是她當時的男朋友畢彥君卻覺得她非常适合出演林黛玉,于是畢彥君就鼓勵陳曉旭報名參加海選。

陳曉旭一開始是很抗拒地搖頭,她說:“報名的人說不定有成千上萬,人家哪裡會選得上我呢?”

畢彥君卻不斷鼓勵她,他說:“你有着和林黛玉一樣的才情和憂郁的氣質,你也是最懂黛玉的,為什麼不去試試呢?”

在男友的鼓勵下,陳曉旭提筆給導演組寫了一封自薦信,信中介紹了自己的大緻情況,抒發了自己對林黛玉的了解,還附上了幾張生活照和那首小詩《我是一朵柳絮》。

《紅樓夢》的公開選角在當時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全國各地報名出演林黛玉的人數不勝數。

導演王扶林的書桌上擺放着一疊厚厚的自薦信,而陳曉旭的個人條件在這些人當中并不算突出。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王扶林

後來王扶林回憶道:“初看陳曉旭,覺得她不是最漂亮的,演藝經驗也不是最豐富的,但是她眉宇之間帶着的那一抹淡淡的憂愁卻最容易讓人聯想到林黛玉。”

王扶林仔細端詳着陳曉旭寄去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子微微蹙眉,眼神之中帶着幾分莫名的惆怅,長長的黑辮子梳在一邊,與雪白的服色相襯出一種古典美,身形羸弱,骨骼纖細。

王扶林不禁想起《紅樓夢》中對林黛玉外貌的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的眼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王扶林接着讀到陳曉旭寫的那首小詩,又聯想到林黛玉曾寫過的以柳絮為主題的《唐多令》: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這兩首詩雖然一為古代,一為現代,但是詩歌中流露的凄清孤獨的意境卻是何曾相似。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導演王扶林感到陳曉旭和林黛玉在形和神兩方面都有相似之處,這是何其難得,他當即給陳曉旭回信,邀請她來北京參加複試。

收到回信的陳曉旭也是非常欣喜,她收拾好了行李,即刻啟程前往北京。

在北京見到導演王扶林那天,黛玉剛好穿着一身綠色的裙子,當時正好下着雨,在朦朦胧胧的下雨天,披着長發、身着綠裙的陳曉旭似乎又多了幾分黛玉的清冷氣質。

王扶林對陳曉旭還算滿意,但是沒有立即敲定下來,原來是劇方覺得陳曉旭長得還是不夠漂亮,擔心她撐不起林黛玉。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王扶林和陳曉旭

當時《紅樓夢》的選角非常嚴苛,劇組把通過初選的人都召集到北京,飾演同一人物的演員分到一個小組,再從每一個組裡,經過多番對比,挑選出最終的扮演者。

陳曉旭加入了黛玉組,這個小組可謂競争最為激烈,畢竟很多人都希望能得到扮演林黛玉的機會。其中包括長相絕美的張蕾,和才貌雙全的張靜林。

張蕾長相驚豔,身姿綽約,而且從事表演多年,演技優秀,劇組很多人都覺得張蕾出演紅樓第一女主林黛玉是很合适的。

但王扶林考慮到張蕾的外貌豔麗有餘,清冷不足,少了幾分傷春悲秋的愁緒,而且張蕾當時已經26歲了,林黛玉進入賈府的時尚且是十四五歲的少女。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王扶林感覺張蕾身上散發的是一個少婦的風情和美豔,而不是一個懷才少女的孤潔和淡漠。是以最後王扶林讓張蕾去飾演秦可卿。

而張靜林從國小習平劇,身段靈活,而且她出生書法世家,從國小習書法,浸潤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下,美麗而富有才情。

但王扶林考慮到張靜林的骨架偏大、身型偏高,性格也很爽快潑辣,而林黛玉的形象則是“弱柳扶風”、“姣花照水“淚光點點,嬌喘籲籲,病如西子”。

顯然張靜林的形和神都不符合林黛玉,最後王扶林讓張靜林去飾演堅強樂觀、心直口快的晴雯。

陳曉旭就成了黛玉組的種子選手,但是王扶林告訴她,要先參加長達幾年的才藝、禮儀教育訓練,如果教育訓練不合格,中途還是會換人。

陳曉旭當然很珍惜能飾演林黛玉的機會,但是教育訓練過程非常漫長且辛苦,而且當時劇組資金有限,不能給那麼多備選者提供食宿,是以當時要求演員教育訓練期間食宿自理,落選也不報帳車費。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

是以當時的演員們都害怕自己教育訓練着教育訓練着落選了,為了增加留在劇組裡的機率,演員自己申報了其他角色,這個角色落選了就換一個。

比如飾演王熙鳳的演員鄧婕曾經演的是尤三姐,如果尤三姐和鳳姐都不能演了,她還可以去演鳳姐的丫鬟平兒,這幾個角色都是有着相似的特點的。

但是唯獨陳曉旭一心就認定了林黛玉這個角色,當王扶林問陳曉旭:“如果你不能演林黛玉了,你打算演誰?”

陳曉旭堅定地說:“我一心隻想演林黛玉,如果您讓我演了别的角色,觀衆就會說你讓林黛玉演了别人。”

陳曉旭眼裡的堅定和執着讓王扶林大為動容,她覺得眼前的女孩,真的有幾分林黛玉孤高自诩的傲氣。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而陳曉旭之是以那麼執着于林黛玉,也是因為在教育訓練期間,她重讀了好幾遍《紅樓夢》,她感覺更加了解林黛玉了。

陳曉旭能了解林黛玉幼年喪母、獨自離家的悲傷,能了解她在諾大一個家族裡的小心謹慎,也能了解她的憂慮多思、感時傷事。

因為了解,是以熱愛,她熱愛這個角色,甚至感到飾演這個角色成了自己的一種使命。

最終,陳曉旭成功地成為了林黛玉的扮演者,而她的演戲經驗雖不夠豐富,她就直接把自己當成林黛玉,去體會林黛玉經曆的一切。

比如劇中林黛玉從小體弱多病,身體瘦弱,陳曉旭為了傳達出林黛玉的那種病态和虛弱,刻意控制着飲食,體重一直控制在80斤。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

劇中林黛玉哭泣落淚的戲份很多,傳說中林黛玉本就是天上的绛珠仙草,得神瑛侍者澆灌得以存活,于是她下凡而來報恩,當她的眼淚流盡之時,也是報恩完結之日。

每次拍林黛玉哭泣的戲份,陳曉旭總是好好醞釀一番,當她能完全體會到黛玉當時的心境的時候,她落下的每一滴眼淚才顯得真實。

拍攝黛玉葬花那場戲時,正好是在三月份的蘇州,劇組買來許多花飄散在湖面上,天氣冷,花不久就萎靡了,陳曉旭穿一件紗衣被凍得臉色蒼白。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拍攝到一半突然道具故障,陳曉旭這時突然情緒失控,大哭起來,涕泣漣漣、雙肩顫抖不止,而一旁攝影師卻趕緊開機記錄下這一刻,最終呈現的效果也是很動人。

或許在陳曉旭落淚的那一刻,她已經和林黛玉形神合一了。

《紅樓夢》拍攝完成一經播出,就引起轟動,萬人空巷,而紅樓夢的主演也都一夜成名,火遍大江南北。

陳曉旭“林妹妹”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這也在無形中限制了她以後的戲路,她後來飾演《家春秋》中的梅表姐,這也是個悲情人物,依然帶有林黛玉的影子。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右)

或許是人們已經把她認定成林妹妹,她演其他角色都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是以,她的演繹之路一直沒有新的起色。

而當時陳曉旭也遇到了感情上的問題,她和男友畢彥君本來于《紅樓夢》拍攝完成就結婚了,但是結婚三四年後,兩人沖突凸顯,最終協定離婚。

離婚不久,陳曉旭結識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生郝彤,郝彤邀請她當模特拍攝自己的畢業作品,兩人在相處中感情慢慢升溫,最後走到一起。

後來郝彤決定創辦廣告公司邀請陳曉旭一起,而陳曉旭也想換一條道路走,換一下心情。

當時廣告業正處于風口期,加上陳曉旭的明星效應帶來的宣傳,兩人的廣告公司越辦越火,陳曉旭還獲得了中國30位傑出女性廣告人的殊榮。

陳曉旭演得了戲,經得了商,足見她是多麼聰慧敏銳,但是後期她的廣告公司越辦越大,媒體都希望看到她着當初林黛玉的服裝為公司站台,這樣想必可以引發更多關注。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和郝彤

但是陳曉旭卻拒絕了,她後來甚至在采訪中也刻意回避提到林黛玉,這當然不是她不愛林黛玉這個角色,是她不希望借助林黛玉博取關注。

陳曉旭這一點也如同林黛玉一般,冰雪聰明卻不屑于谄媚世俗、知世故卻厭于世故。

但不知是不是命運的有意捉弄,陳曉旭竟然也走上了和林黛玉相似的結局,過早地香消玉殒,魂歸離恨天。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那是2006年,正處在事業巅峰期的陳曉旭被診斷為乳腺癌,當時醫生建議她立馬動手術做化療,或許還有治好的可能。

但或許是陳曉旭覺得切除乳房實在太過可怕,她拒絕接受手術或者化療,她說她甯願選擇死亡。

家人們不了解陳曉旭的選擇,但她實在太過執着,或許,在她看來,她的生命猶如一朵燦爛的夏花,她甯願在陽光中枯萎,将美麗保留到最後一刻,也不願用一副殘缺的外表換取苟活的機會。

2007年農曆大年初六,陳曉旭決定剃度出家,或許是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讓她感受到了生命的虛無,她隻能從信仰中得到充實自己的力量。

而她的丈夫郝彤,也決定跟着她一起出家。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剃度

陳曉旭在百國興隆寺剃度出家,法号妙真,而這個法号,也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的妙玉,妙玉的個性與林黛玉也是十分相像,不禁讓人懷疑命運是否真的在冥冥中自有安排。

同年5月13日,陳曉旭因為病情惡化,病逝于深圳,時年41歲。

在陳曉旭的骨灰安葬儀式上,《紅樓夢》的許多演員均有出席,深痛哀悼陳曉旭的離去。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骨灰安葬儀式

但是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卻因為臨時有急事,未能前來送别陳曉旭,這難免讓人想起在《紅樓夢》的結尾,黛玉去世時也未能見到寶玉最後一面。

安葬現場,擺放着許多花朵,無數的白玫瑰、黃菊花、百合、矢車菊天竺葵把陳曉旭的墳茔裝飾成一片花海,在花朵的簇擁中,她應該是不會孤獨的。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和林黛玉已經融為了一體,現場,人們把她在《紅樓夢》中的扮相做成了大理石雕塑,矗立在她墳茔前,迎接着無數前來悼念她的影迷。

雕塑旁有著名紅學家馮其庸的題詞:“碧海沉沉一彗星,長天劃過半空明;為君留得形音在,多謝绛珠一片情。”

人間再無陳曉旭,但是她飾演的林黛玉的形象,會一直留存在人們的心中。

導演:不能演黛玉你演誰?陳曉旭:你不讓我演黛玉,觀衆會說你

陳曉旭墳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