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在中國考古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之際,為推動新文科建設、深化學科交叉融合,今天上午,上海大學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正式揭牌,并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霁翔擔任名譽院長。

據悉,上大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是在原圖書情報檔案系、文學院考古學專業及文化遺産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基礎上組建而成,具有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其中,檔案學為首批國家級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點,資訊資源管理與考古學為上海市唯一大學專業。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活動現場,包括“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黨中央國務院 “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樊錦詩,武漢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圖書館 情報與文獻學評審組組長馬費成,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内,多位國内外重量級業内“大咖”通過視訊隔空送來祝賀,專家們對學院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祝願學院矢志追求卓越,不斷改革創新,更快、更優、更強地成長和發展,他(她)們相信新學院的成立将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學術環境,并且堅信通過融合發展,未來将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學院成立伊始的“院長第一課”,名譽院長單霁翔為線上線下師生帶來了:《中華文脈與文化自信》。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單霁翔院長以講述故事的形式,帶領大家了解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的背後故事,喚醒“沉睡”的遺産資源。他以世界文化遺産保護運動的興起作為切入點,闡述我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的曆程,分享大河文明旅遊論壇上的轶事、《萬裡走單騎》紀錄片等鮮活的事例,诠釋了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與傳承的意義以及講好中國故事的艱巨任務,生動展現文化遺産的内在意蘊和現實價值,彰顯出文化遺産的獨有魅力,進而希望新時代青年愈加堅守“講好中國文化遺産故事”的使命擔當。

上海大學成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院

據悉,上海大學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學科實力雄厚,是國内較早開展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學科的高校之一。未來,學院将緊盯國際學科前沿,面向國家文化遺産和資訊管理重大戰略需求,立足自身優勢與特色,重點發展數字檔案資源、海洋考古、矽酸鹽質文物保護、智慧博物館等方向,培養高層次複合型跨學科人才,推進“新文科”與其他學科協同發展,為我國文化遺産與資訊管理事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戴晶磊 實習編輯:尹翼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