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久見!莫言、餘華互爆趣事,兩部神作《生死疲勞》《活着》鎖CP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近日,莫言攜餘華、西川兩位文壇老友,舉行了新版《生死疲勞》線上釋出會。

活久見!莫言、餘華互爆趣事,兩部神作《生死疲勞》《活着》鎖CP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新版《生死疲勞》由讀客文化打造,新增莫言再版序、原創插畫、原創人物關系圖,還特别收錄了莫言的書法打油詩和莫言漫像,上市一周便榮登當當新書總榜第一、抖音上架兩天銷量破萬,出版方連夜加印 10 萬冊。

為了這部作品,三位文學頂流聚在了一起,吸引了衆多網友關注。期間,莫言和餘華之間還回憶了不少同窗時代對方的趣事,更是讓網友感歎見證了一段神仙友情。

莫言、餘華回憶同窗室友情,互爆創作趣事

在大衆的心中,莫言和餘華可謂是中國文學的兩座高峰,但極少有人知道,這兩座高峰竟然曾經是同住數年的室友。莫言和餘華是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的同學,還是"睡在上下鋪的兄弟"。

活久見!莫言、餘華互爆趣事,兩部神作《生死疲勞》《活着》鎖CP

為了支援自己多年好友,餘華特地趕來參加新版《生死疲勞》的釋出會。

兩人現場回憶當時的爆笑往事,餘華笑稱,剛得知被學校分到跟莫言一個宿舍的時候就"特别高興",因為"慕名已久"。被網友問及二人當年的校園生活時,餘華直接爆料二人同寝室時曾共用一支牙膏,引發圍觀網友一陣爆笑歡呼。

莫言則回憶二人更有趣的細節,同住一屋時,莫言正在創作《酒國》,餘華正寫着自己的處女作《細雨中呼喊》。二人中間隻隔一個櫃子,"能聽到筆尖摩擦稿紙的沙沙聲","甚至能夠聽到彼此喘氣的聲音"。櫃子中間有一條縫,寫累了,往後一靠,兩個人眼神交彙,"然後靈感突然沒了,他也寫不下去了,我也寫不下去了"。最後的解決辦法是莫言挂了一個挂曆,把這條縫給擋住了。這才"順利地完成了各自的小說"。

兩位中國文學頂尖作者之間的神仙友情讓網友驚歎,這種友誼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也反映在精神交流上。在寫完《生死疲勞》後莫言立即送給了餘華一本,當時就讓餘華如癡如醉。

為了參加新版《生死疲勞》釋出會,餘華特地重讀了這本書,"每個段落都緊緊地抓住了我","既看得熱淚盈眶""又不斷地在笑"。

但餘華話鋒又一轉,不忘調侃起自己的老友:"雖然我看哭了,不過莫言更容易哭,他看個電視劇都哭。"

觀看線上釋出會的網友們紛紛表示被兩位大師笑得"面膜都裂開了"。有網友留言表示,"本來想來學文學的,現在隻想聽脫口秀"。還有網友感歎:"他們幾個聚在一起都可以開個德雲社了。"

活久見!莫言、餘華互爆趣事,兩部神作《生死疲勞》《活着》鎖CP

打動諾獎評委的神作,正是《生死疲勞》

在莫言作品的序列裡,《生死疲勞》的确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莫言本人也曾多次表達過自己對《生死疲勞》的喜愛。他說這本書是自己遺憾最少的作品,還坦言,如果自己隻有兩部作品可以傳世,那麼一定有一本是《生死疲勞》。

在《生死疲勞》的釋出會現場,莫言也透露,"諾獎評委主要是看了《生死疲勞》才決定把獎給我的。"

談及第一次閱讀《生死疲勞》的感受,餘華坦言:"第一個感覺是很嫉妒,寫得太牛逼了!""第二次讀的時候是高興,我為莫言高興,也為我們中國的文學感到高興"。

《生死疲勞》用六道輪回的形式,講述了西門鬧先後投胎成驢、牛、豬、狗、猴,最後投胎成一個有缺陷的大頭嬰兒的故事。餘華盛贊《生死疲勞》這種寫法,中國沒有第二個人能寫出來。即便長達 43 萬字依然能讓人很快入戲,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瀉千裡。情到深處,餘華也分享了自己對書中的"豬"的喜愛:"隻是描寫豬打架,我都感覺有《三國演義》和《水浒傳》的輝煌,《生死疲勞》裡的豬絕對是中國文學史、世界文學史,過去的文學和未來的文學裡最厲害的一隻豬。"

活久見!莫言、餘華互爆趣事,兩部神作《生死疲勞》《活着》鎖CP

餘華批評當今的評論家們尋找偉大的小說總在翻譯小說裡找,在曆史裡找,總不認為身邊有偉大的小說。但在他看來《生死疲勞》就是一本堪稱偉大的小說。

同為作家,餘華忍不住拿《生死疲勞》和自己的代表作《活着》進行聯系。他說:"我覺得假如要用我們中國文學裡面的某一本書來解釋《活着》寫的什麼,用《生死疲勞》是最好的。反過來也一樣,如果你要解釋《生死疲勞》講的是什麼,那就是《活着》。"對此,網友彈幕留言,"這下把《活着》和《生死疲勞》鎖了,這對 CP 我磕定了!"

(出版社供圖 編輯 魏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