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國防大學素有“将軍搖籃”的美譽,是我軍的最高學府。國防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備受推崇的金一南少将就是該校的名師,睿智的戰略眼光總能給人以啟迪。韓衛國上将、馬曉天上将、劉粵軍上将、秦衛江中将等“軍中驕子”,都曾在國防大學學習深造。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徐鐘祥中将,就曾見證了國防大學的發展曆程。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徐鐘祥生于1927年10月,河北博野縣人。徐鐘祥早年在組織的關懷下接受了啟蒙教育,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7月,徐鐘祥參加八路軍,後進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學習深造,在冀中總隊當學員。結業後,徐鐘祥被配置設定到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獨立第7旅司令部作戰科擔任見習參謀。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進入解放戰争時期,徐鐘祥先後擔任華北軍區第6縱隊16旅司令部作戰科參謀、第20兵團68軍202師司令部作戰科參謀。期間,徐鐘祥參加了保定北阻擊戰、解放石家莊、太原攻堅戰等重大作戰行動。特别是太原攻堅戰,在解放戰争時期有着特殊的曆史地位。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太原攻堅戰解放戰争時期的“四最”紀錄,即

曆時最長、參戰人數最多、戰鬥最激烈、傷亡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太原戰役前後動用3個主力兵團,徐向前、彭德懷兩大元帥接力指揮,還有羅瑞卿、楊成武、周士第、楊得志、楊成武、王新亭、彭紹輝等開國将軍參加作戰,陣容極為豪華。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建國初期,徐鐘祥擔任第20兵團68軍202師606團副參謀長兼作訓股股長,後參加抗美援朝,出任志願軍第20兵團68軍202師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1956年,徐鐘祥進入

南京軍事學院

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由此,徐鐘祥脫離一線作戰部隊,走向了三尺講台,以另外一種方式繼續戰鬥。截至1970年,徐鐘祥已經是軍政大學(

1969年,高等軍事學院、南京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并組建

)第二大隊政委兼軍事系第一教研室教員。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1978年2月起,徐鐘祥曆任軍事學院(

1978年1月重建

)戰略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後轉崗39軍任副參謀長、副軍長。39軍無需筆者多言,此為我軍“三大王牌軍”之一,早在解放戰争時期就是第四野戰軍的主力部隊之一。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1985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籌建國防大學。以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三所軍事院校為基礎,合并組建為

國防大學

。同年12月,國防大學正式成立,開國中将張震出任校長,而政委則是開國少将李德生。由此,我軍最高學府登上了曆史舞台。

徐鐘祥:正軍職中将,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參加過太原戰役

在此背景之下,時任39軍副軍長的徐鐘祥轉隸國防大學,出任國防大學教育長。1988年9月,徐鐘祥被授予中将軍銜,也是少有的正軍職中将(

其他教育長在任時為正軍職少将

)。1990年9月,徐鐘祥中将積勞成疾,犧牲在了工作崗位上,時年六十有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