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圓明園又稱“萬園之園”,宏偉壯觀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可以說是中國清代以前文化、藝術、建築等諸多領域的集大成者,稱其為博物館并不為過。圓明園的重大曆史意義,無需筆者贅言。然而,圓明園終究毀棄在了第二次鴉片戰争中,諸多文物流失海外。曾經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留給我們的僅僅是殘垣斷壁。随着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特别是雄厚的綜合國力,重建圓明園的條件已經具備了。因而,人大代表閻建國就提出重建圓明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對此,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對人大代表閻建國的建議進行了批複。回複指出,圓明園的重修應該“慎重論證”,委婉地拒絕了重建圓明園的提議。其實,按照我國的綜合國力,完全有能力1;1重建一個圓明園。比如浙江東陽就重建了一個圓明園,還原度極高。但代表的提議是在圓明園舊址上重修,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情。重新修一個很容易,可原來的味道就失去了。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我國對于重大遺址的還原,都是采用了保護性考古遺址公園的形式。比如洛陽的應天門遺址、明堂遺址、天堂遺址等隋唐古建築,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複原性的修建,目的是進行保護性展示。圓明園不一樣,見證了第二次鴉片戰争的屈辱,更是中國百年屈辱史的活化石。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媒體評論員劉雪松是一位資深的媒體方面專家,從媒體傳播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這個話題不是應該暫且按下不表,而是應該就此罷休了

。劉雪松的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修與不修要看修的條件是否具備。對此,劉雪松指出曆史文物應該是有生命的,我們不能一邊大肆修建赝品,一邊坐視文物的流失,更不能一邊進行

破壞式修複

,一邊讨論無意義的話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未經慎重考慮的修複無異于

。換言之,毀壞式修複不可取,特别是對重大曆史遺址,盡可能地恢複原貌比貿然重修更有意義。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圓明園在我國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代表着中國百年屈辱史的開端,但凡是中華兒女都應該銘記那段屈辱的曆史。不修圓明園,就如同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有些事情是不能忘卻的。況且重修之後圓明園,又能不能達到先人的高度?能不能做到修舊如舊?倘若不能做到的話,就不要去盲目嘗試。就算是做到了修舊如舊,又如何給子孫後代交代呢?

人大代表建議重修圓明園,該不該重修?專家:破壞式修複不可取

因而,國家文物局的回複與媒體專家劉雪松的看法,從長遠角度來說,還是非常有見地的。一個殘破不堪的

考古遺址公園

,更能讓子孫後代銘記屈辱曆史,愛國主義教育效果也更為直覺。再者,圓明園本就是皇家園林,毀壞式修複也能部分恢複了皇家奢華生活的景象,反而弱化了圓明園曆史傷疤的曆史作用。畢竟,家長帶孩子去圓明園參觀,就是為了告訴孩子們“

勿忘國恥,建設強國

”的百年夙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