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老君村,有一位90多歲的老人,名叫張良榮。張良榮在老君村紮根60多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勤勤懇懇,對人非常友善,是十裡八村公認的老好人。

這一天,村裡的老人像往常一樣坐在樹下聊天。老人們七嘴八舌地讨論着自己的過往,子女們現在如何如何,當然也免不了聊幾句國家大事。聊到台灣問題時,有個老頭略帶“嘲諷”地對張良榮說:“

聽說你以前當過兵,為啥子當年不把台灣解放?你們去把台灣解放了嘛!

張良榮沒有生氣,用十分認真的語氣回答道:“

怎麼不去?當初我退伍時,有戰友和我說要去台灣,我說當然要去。但是國防部沒下指令,他下了指令,我還是要去的。别看我年齡大了,我的槍法比大多數人都要準。現在要解放台灣,隻要國防部下指令,我一定會去!就是死.....我也會去......”

張良榮老人的一番話,讓在場的老人啞口無言。他們深知張良榮面相和善,但他決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心裡始終惦記着國家。他們不由地回憶起2018年發生的那一幕......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張良榮

縣城登記老兵,老人拿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2018年,國家展開尋找老兵計劃,資陽市榮民事務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派遣多個工作組,進入各處村鎮進行采集、核實和驗證工作,為犧牲的、在世的老兵們建立完備的檔案資訊,發放國家補貼。

這年11月的一天,副局長孫濤來到老君村開展工作,工作組一直忙到下午,一口水都顧不上喝,終于完成了老兵的資訊采集工作。臨走前,孫濤詢問在場的村民:“

還有沒有登記的老兵嗎?

”大家紛紛搖頭,表示沒有了。

正當工作組準備乘車離開的時候,一輛三輪車從遠處駛來,停在工作組的車前。待三輪車停穩後,一個中年婦女攙扶着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走了下來。衆人定睛一看,原來是村裡的張良榮老人。于是有人調侃道:“

張大爺,你這麼大歲數了,跟着湊什麼熱鬧?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張良榮和志願者

張良榮聽出了弦外之音,但也不惱怒,接話說道:“

我也是來登記資訊的

。”

張良榮此話一出,頓時引來了一片嘲笑聲,村民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張大爺,你在村裡生活60多年,可沒聽說你當過兵”“什麼當兵,就是貪财來湊數的,想占國家便宜”。

張良榮活了90多年,在冷言冷語面前,他從來不在意,這次也不例外。他走到孫濤面前,将一個布袋遞給他,一邊說道:“我94歲了,腿腳不好,找這個布袋也耽誤了點時間,這才來晚了,實在對不住啊!”

孫濤趕緊老人坐下,然後把布袋打開來一看,裡面的東西頓時讓他的眼睛移不開了。

衆人覺察到孫濤的異常舉動,于是紛紛圍過來一看究竟,隻見布袋裡存放着的,竟然有大大小小11枚軍功章,其中3枚特等軍功章在陽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

天哪,這個老人究竟是什麼人!在孫濤的詢問下,張良榮老人背後60餘年的峥嵘歲月,再次浮現在人們的面前。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川軍出川

決戰淮海,第一次榮立特等功

張良榮是四川資陽本地人,在他青少年時期,正趕上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争。四川作為全國的大後方,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大批四川好男兒告别親人,走上前線,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

整個抗戰期間,四川參軍人數最多,犧牲人數最多,川軍的名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張良榮的大哥也參加了抗戰,寶山戰役時,他在戰鬥中被打瞎了一隻眼睛,從此與部隊失去了聯系。戰後,他被列入失蹤名單,但戰友們都知道,他應該已經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了。

大哥失蹤後,張良榮想上戰場為哥哥報仇,但父母聲淚俱下地告訴他:“張家隻剩你一個兒子,你要走了,一去不回,張家可就絕後了!”無奈之下,張良榮接受了這個現實,留在家鄉為父母盡孝。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48年初的一天,張良榮帶着采摘的山貨到集市上叫賣,突然沖出來四個國民黨兵,對着他一頓拳打腳踢,還搶走了他的貨物。回到家的張良榮越想越氣,“

我要當解放軍!

”張良榮隻有這麼一個念頭。

張良榮告别雙親,背上幹糧千裡跋涉,終于來到河南,參加了解放軍,在晉冀魯豫野戰軍四縱十一旅服役。

“我是劉鄧首長的兵!”回想起當年參軍的那一幕時,晚年的張良榮仍激動不已。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爆發。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重大、最慘烈、殲敵人數最多、政治影響最大的戰役。

在此次戰役中,我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兩大主力部隊共計80餘萬人,在中原、江淮一帶與60萬國民黨軍展開對決,獲勝的一方,将掌握整個戰争的主動權,意義十分重大。

正是在這場戰役中,張良榮打出了革命生涯中最高光的表現!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國民黨坦克部隊

戰役打響後,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将黃百韬兵團包圍在淮海戰場,但蔣介石不甘心黃百韬兵團被吃掉,急調黃維的12兵團從西南方向快速突進,企圖救援黃百韬兵團。這一決定正中粟裕下懷,粟裕聯系劉鄧首長,要求中原野戰軍阻擊黃維兵團。張良榮所在的四縱十一旅,負責子南坪集一線阻擊敵軍。

黃維兵團是一支全美械部隊,坦克傾巢而出,火力相當兇猛。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下,4縱損失慘重,張良榮所在的連隊,不到一天時間就打得隻剩幾十個人。眼看陣地戰處于下風,陳赓司令員決定,組織反坦克小分隊,炸掉那些在戰場上橫行的“鐵疙瘩”。

張良榮作為班長,帶領全班戰士加入反坦克小分隊,在黃維兵團北上的必經之路挖坑埋伏,待敵人坦克經過時一舉摧毀。

張良榮一馬當先,一人炸毀敵人三輛坦克,徹底癱瘓了敵軍的坦克部隊,為前線将士包圍黃維兵團創造了時機。

戰役結束後,張良榮被授予特等功,成為全軍上下學習的英雄楷模。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渡江先遣隊

渡江戰役,再立新功

淮海戰役結束後,根據中央軍委訓示,粟裕開始着手渡江戰役的準備工作。與此同時,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分别改編為第三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張良榮所在的四縱改編為第十四軍。十四軍駐紮在安慶一帶,一邊趕造船隻,一邊練兵,與南岸的國民黨軍形成對峙。

解放軍的勝利已經是大勢所趨,然而在觸手可及的勝利面前,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犧牲是指戰員們主要考慮的問題。

一籌莫展之際,軍首長下達訓示,要求在渡江戰役正式打響前,成立一支渡江先遣隊,先于主力部隊渡江,搜集敵情,搶占先機。

渡江先遣隊由300位身經百戰,能力精幹的英勇戰士組成,張良榮便是其中之一。

4月6日深夜,渡江先遣隊在夜色的掩護下,乘坐15條木船向南岸駛去,孤零零的小船行駛在廣闊的江面上,顯得決絕而悲壯。

木船行至江心時,對岸的敵軍發現了他們,一時間槍炮聲大作,張良榮乘坐的小船被打穿。危急關頭,張良榮大喝一聲:“跟着我跳!”随即帶頭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戰士們紛紛效仿。張良榮奮力前進,緊緊抓住前面一條船的船尾,幾番險些被江水沖走。

遊到對岸後,張良榮帶領戰士們擊潰了南岸守敵,成功隐入大山深處。在此後14天的時間裡,渡江先遣隊與皖南地區的地下組織、遊擊隊取得聯系,源源不斷地送回情報,有力保證了渡江戰役的順利進行。

戰役結束後,張良榮再立一次特等功,并被授予“人民功臣”的榮譽稱号,頒發獎狀,一時風光無限。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張良榮的軍功章

剿匪開荒,英雄返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然而國民黨殘餘勢力仍然在中國大地上興風作浪,他們與西南地區的匪徒勾結,燒殺搶掠,殘害軍民,令西南百姓人人自危,苦不堪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央軍委的号召下,一場剿匪行動在西南展開。

土匪不肅清,大軍不收兵!

作為劉鄧大軍的一員,張良榮來不及回家鄉報告解放軍勝利的喜訊,便馬不停蹄地跟随大部隊趕赴西南剿匪。然而在長年累月的剿匪作戰中,解放軍遇到一個大麻煩:由于戰線,拉得太長,再加上西南地區山高林密,部隊的補給出現了問題。無奈之下,部隊隻好自給自足,開荒戍邊。

于是,張良榮帶着全班戰士,一邊打仗一邊種糧,經過戰士們的辛勤勞作,不僅全班吃上了飽飯,還把不少餘糧支援給其他班戰士。然而開荒也伴随着犧牲,當地有一大片地雷區,不僅有敵特埋下的地雷,還有二戰時期留下的地雷,稍有不慎就會觸雷身亡。晚年的張良榮回憶此事時眼淚汪汪地說:

有許多戰士為了排雷,被炸得丢了胳膊少了腿,十分慘烈。

張良榮在大西南剿匪開荒五年,做出極大貢獻,部隊為了表彰他,再次授予其特等功。

1955年,全國已無大仗可打,解放軍進行大裁軍。為了響應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号召,張良榮主動複員退伍,回到了家鄉資陽。

四川老兵登記,94歲老農被質疑貪财冒充,他掏出三枚特等功勳章

不慕名利,輝煌盡收

回到資陽後,張良榮被組織安排在丹山鎮供銷社酒廠工作。但在三年困難時期,糧食欠收,

張良榮不願占着一個閑職,領取國家的工資。

于是他毅然選擇回到老君村,幹回了農民這個曾經的“本職”工作,一幹就是六十餘載。

張良榮回村後,在村民們的牽線搭橋下認識了一個姑娘,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兩人正式結為夫妻,婚後兩人育有二女,日子雖然清貧,但十分和諧,惹人羨慕。張良榮十分愛護妻子,但他鎖起來的抽屜始終是一處禁地,連妻子都不能随意打開。由于在戰争年代多次負傷,張良榮的身上留下了許多傷疤,這些都瞞不過妻子的眼睛。

在妻子的關心詢問下,張良榮才道出了自己的過往,但特别吩咐妻子不要對外聲張。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張良榮堅持了60多年,他從來不向别人提及那段經曆,是以當2018年從業人員上門普查時,村民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還嘲笑他“占國家便宜”。

後來,張良榮老人的光榮事迹被公之于衆,有記者登門采訪,對他的低調很不了解。張良榮老人忍不住感概道:“

我算啥子功臣喲,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們才是真正的功臣

張良榮深藏功名63年,是因為他見慣了生死,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至于那些金錢、名利、光環、功勳,都如同浮雲無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