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說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依法帶娃”成國事?

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如果有人願意出一個億,條件是用一場失敗的家庭教育來交換,用孩子暗淡無光的人生來交換,你是否願意?估計沒人會選擇拿這一個億。

曾經認識一位又高又帥的“富二代”,從小養尊處優,一路被私教輔導到聯考。

誰能想到這樣一位一表人才的富家公子,從小就患有嚴重的憂郁症,曾經三次自殺未遂,年過三十沒有女朋友,沒有穩定的事業,進任何機關都是靠他父親動用各種社會關系才被錄用,并且在任何一個機關都是過不了試用期,就會離職或被勸退。

為什說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依法帶娃”成國事?

在家庭教育上,你是否也曾有過碰運氣的想法?比方說,“有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有的孩子是來還債的,聽天由命吧。”“兒孫自有兒孫福、多說也枉然”等,用類似這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顆小樹苗的成長,如果在紮根的時候我們不好好引導、教育,在樹苗長大、結果的時候才發現樹根沒長好,為時已晚,種對因才能結好果,我們不要等到樹長歪了才發現無力回天。

無數血與淚彙成的慘痛案例,不斷提醒我們:家庭教育對降低青少年自殺率、對孩子的德行的培育、對國家棟梁的培養,至關重要,并且迫在眉睫!

為什說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依法帶娃”成國事?

立德樹人,讓孩子“向陽而生”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讓家庭教育這件家事,變成了需要依法照辦的國事。

孩子的“根”紮得穩不穩、孩子的品行好不好、孩子是否“向陽而生”,不但是家事,更是國事——孩子有德行、民族有力量、國家有希望!

《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有幾項引導性的規定,前兩項都跟德行有關:一是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家國情懷;二是培養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

為什說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依法帶娃”成國事?

厚德載物,立德樹人,讓孩子樹立遠大的志向,找到生命的意義和方向,産生綿綿不絕的源動力和堅持不懈的行動力!

好的家庭教育能孕育出孩子的厚德,

有兩種孩子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第一種是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第二種是嚴重缺愛的孩子。

品德教育能讓孩子走出自我的小世界,讓幼小的心靈生長出感恩心、仁愛心和上進心;也能讓從小缺愛的孩子從愛的乞求者,轉變成為愛的播撒者——愛出者愛返,缺愛的孩子,更需要活出愛、成為愛、傳播愛,在傳遞愛的旅程中,順便療愈了自己。

而厚德能托舉孩子朝着夢想“飛翔”,讓孩子遠離憂郁、遠離自閉、遠離惆怅、遠離躺平…

為什說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依法帶娃”成國事?

芸益相伴,伴您循光而行

新的一年,《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讓無數家庭迎來新的希望,為中國所有在家庭教育中迷失或走偏的父母點亮了一盞明燈。

芸益相伴,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伴您一路循光而行,一起奔向智慧、幸福、圓滿的未來,共同走向中國夢。

為什說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依法帶娃”成國事?

圖檔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