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GCS到PCS隻需投影,但是PCS如何脫去對應的投影法則呢?

網友有時候的問題很奇葩,但是這也給了我一個思考的餘地:

既然GCS能投影到PCS,那麼為什麼PCS不能恢複到GCS呢?我們知道,ArcGIS的矢量要素一旦投影完畢,就不能再恢複到其本身的GCS(雖然PCS有GCS的定義,但是投影法則不能去除),隻能進行投影轉換了。

有人說當然可以,反解不就行了嗎?

我想說,你累嗎?反解公式就能累死人,而且還不一定好找。

今天就給大家兩種解決方案。

  • 第一種,即經緯度坐标值備份法;
  • 第二種,ArcGIS動态投影法。
如果對PCS、GCS等坐标系不太熟悉的同學建議閱讀我的坐标系統部落格。B站/CSDN/部落格園/知乎 均為同ID:秋意正寒。

一、備份法

優點:不會丢失屬性資訊

缺點:必須在投影之前操作,如果隻有投影後的檔案,請參考方法二

即在進行投影之前,進行“添加XY坐标”這一操作,該工具位于【資料管理工具箱】-【要素工具集】-【添加XY坐标】。這樣就能把經緯度提前寫入屬性表。

如下圖,現在擁有一個尚未進行投影的江蘇省邊界資料: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轉換折點後,使用【添加XY坐标】工具,屬性表變為: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經緯度資訊就寫入了。

或者添加兩個字段,進行計算幾何操作,機關選擇十進制度,同樣也能添加經緯度到屬性表(與【添加XY坐标】工具同樣的效果)。

ps:我們都知道,一個shp/一個矢量要素由空間資料和非空間資料組成,空間資料即其幾何資訊和坐标資訊,非空間資料即其字段與屬性值。

在方法一中,我們就是把空間資料做了備份。

二、動态投影恢複法

優點:投影後也可以操作,用于臨時恢複地理坐标系統表示的資料

缺點:屬性資訊需要重新導入

此法借助ArcGIS的動态投影功能,在計算幾何時,将機關也改為十進制度即可。

這樣,就能把已經投影的資料的經緯度,以十進制度的形式寫入屬性表,此時再導出dbf表,再将其導入ArcGIS并設定坐标系為原資料的GCS就能恢複了,但是屬性表需要重新組織。

【舉例】

将第一節提到的江蘇省邊界折點投影到UTM,則: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然後為其添加經度和緯度兩個浮點字段: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此時計算幾何或添加XY坐标當然是将投影後的坐标寫入: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投影沒有設定假東/東偏移,是以在經度上出現了負值)

現在,可以用動态投影的内置功能反算出經緯度: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結果如下:

此時導出表: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相當nice!

随後,再将xls導入XY: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記得導入XY時選上原來的地理坐标系哦)

就又回到了GCS狀态下的江蘇省邊界點資料:

【坐标系雜談】投影後的資料如何去除投影?

Ps.

有人說這隻能是點啊——有點你自己不會生成線和面嗎?

當然還有一種十分暴力的做法,那就是,如果知道某幾個點的經緯度,不妨用空間校正...(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