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周鎬曾經是軍統南京站的少将站長,戴笠身邊的親信和紅人。1949年1月卻死在國民黨的大牢裡。一直到1965年,他的家人才接到國家頒發的烈士證書。

周鎬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他到底有着怎樣傳奇的經曆呢?為什麼死後16年他才被國家追認為烈士?

誤打誤撞進軍統

周鎬又名周治平,1910年出生在湖北羅田的一個農民家庭。周家世代務農,生活拮據。雖然家庭清苦,但是周鎬的父母卻希望能讓他讀書,通過讀書或許能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周鎬父母一路節衣縮食,供他讀書。14歲那年,周鎬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考入武漢

成呈中學讀書。中學畢業之後,貧苦的家庭已經再無能力支援他繼續深造。這個時候,周鎬面臨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抉擇:

是工作還是當兵?

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周鎬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去投軍,或許在亂世之中手中有槍才更有底氣吧!

1928年周鎬考入了

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步兵科(該校前身為桂軍第4集團軍的随營軍校)。在軍校的學習,讓周鎬接觸到了先進的革命思想,一顆年輕的心開始憧憬着為國家和民族在戰場上沖鋒陷陣。

然而好景不長,随着蔣介石全面掌控國民黨大權。武漢分校也被蔣介石的親信所掌握,蔣介石的親信們在武漢分校大搞個人崇拜,強迫學生效忠蔣介石。周鎬對此十分不滿,年輕氣盛的他時時表現出反蔣情緒。教官多次敲打他,但是周鎬拒不認錯。教官見狀,

幹脆拿他立威,以思想不純為由,将他開除了。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周鎬

被趕出校門的周鎬經同鄉介紹,到上海參加了第十九路軍。在十九路軍時候,周鎬擔任過下級軍官,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在沙場上浴血殺敵。淞滬抗戰之後,周鎬跟随部隊調往福建。1933年,十九路軍發動了“福建事變”,實行聯共反蔣的方針。

但是僅僅兩個月,“福建事變”就以失敗告終。

“福建事變”失敗之後,周鎬離開部隊,準備從上海回老家。結果路上被國民黨特務跟蹤,到了武漢便被特務以“共黨嫌疑”逮捕。

客觀地說,

這個時候的周鎬不過是一個熱血青年,實際上并沒有什麼政治主張和信仰,要說他是我黨的人這個時候還真不是。

然而在“白色恐怖”下,被扣上一個“通共”的罪名可是一件要掉腦袋的大事。也是周鎬命不該絕,負責審問他的人有一個是他老朋友。這個人就“開導”他,

你是黃埔出身(黃埔為中央軍校的前身),隻要加入軍統,不僅馬上可以放出去,過去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周鎬稀裡糊塗地也就答應了下來,1935年周鎬正是加入軍統,任軍統武漢站站員。剛加入軍統不久,周鎬又一次因為自己的激進言論被逮捕。這一次還是周鎬的人脈救了他,

軍統局核心成員“十人團”之一的周偉龍出面作保

,周鎬才重獲自由。

這一次牢獄之災卻成了周鎬軍統生涯的轉折點。周鎬是大特務周偉龍保出來的,而周偉龍與戴笠又是生死之交。有這樣一層關系,加上自己工作努力,周鎬在軍統内步步高升。

1936年周鎬出任軍統貴陽郵電檢查所所長,此後又出任廣東稅警總團查緝股組長,暫編第八師(由廣東稅警總團改編)諜報隊少校隊長。1940年出任軍統廣東省督查,41年又出任重慶軍統局督察室第一科上校科長。

這些職位無一不是軍統裡的肥缺,周鎬也在一次次的升遷之中成了戴笠的親信和紅人。

潛伏敵營

1943年周鎬被戴笠提升為少将,要知道戴笠的軍銜一直都是少将,也就是死後才被提到了中将。

而周鎬為什麼能和戴笠平級呢?

這是因為周鎬在這一年做了一件大事:

潛伏到了日僞内部,重建了軍統南京站。

汪僞政權的三号人物,大漢奸周佛海此時對日軍在戰場上的頹勢也有所了解,老奸巨猾的他開始考慮自己的後路了。為了避免日寇失敗之後,自己被清算,

周佛海開始暗中和重慶方面聯絡。

而周鎬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被戴笠選中,前往南京潛伏。周鎬去南京有兩個目的,

一是接近周佛海,從周佛海處擷取情報;二是避免日寇失敗之後,南京落入新四軍之手。

1943年7月,時任汪僞政府财政部長的周佛海和周鎬接上了頭。雖然周佛海有“腳踩兩隻船”的想法,但是他總歸想和周鎬讨價還價一番,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經過一番“交鋒”,周佛海發現這個重慶來的人不是那麼好糊弄的,他在日記裡評價周鎬:

“人極穩重,且有見識”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在周佛海的掩護和安排下,周鎬在汪僞政權内出任了軍事委員會軍事司第六科的少将科長。有了這層身份,加之周佛海的刻意安排,周鎬在僞政權内很快就混開了。他時常出入各種酒局,在僞軍進階将領中頻頻活動。周鎬先後結交了僞軍中的孫

良誠、張岚峰、郝鵬舉等人。

周鎬和這些人周旋的同時,也從他們和周佛海處獲得了大量情報,并通過秘密電台彙報給戴笠。

在周鎬結交的人之中,僞政府情報局上校軍官徐楚光是一個特殊的人物。他和周鎬是軍校老同學,還都是湖北老鄉,兩人非常投緣。但是這個時候的周鎬并不知道徐楚光的真實身份是我黨地下黨員,他和周鎬一樣都是受命潛伏于敵營。

而徐楚光在幾年之後,将成為周鎬踏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在為軍統擷取情報的同時,周鎬還重建了南京軍統站。軍統南京站在南京淪陷不久之後便被日軍破獲。随後核心人員叛變投敵。後來軍統在南京的情報組織規模小,也沒有什麼作為。

周鎬在南京潛伏下來之後,重設南京站。周鎬把南京站分為八個組,職責各有不同,且各組之間不得聯系,隻能喝周鎬本人或副官聯系。在1943年底,周鎬完成了軍統南京站的重建,戴笠對其大為贊賞,

将其軍銜提為少将。

随着日軍頹勢日顯,周佛海也加緊了他和陳公博等人的争權奪利。在周佛海的安排之下,周鎬還出任無錫專員,此舉是周佛海為了鞏固自己權力,

客觀上也讓周鎬掌握了更多的權力。

從軍統少将到紅色特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周鎬奉戴笠的指令,立即行動着手控制南京。勝利在望,周鎬内心喜悅萬分,為此做起事來也格外賣力。

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會為他帶來牢獄之災。

周鎬行動迅速,一方面固然是他對勝利充滿激情,另一方面他行動如此迅速還是為了和新四軍搶時間。在當時的周鎬心中,他對重慶還是很忠誠的。

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第二天晚上,周鎬就帶着手下接管了汪僞的中央儲備銀行。随後周鎬迅速部署,相繼接管了僞政權的《中央日報》、廣播電台、憲兵隊的重要機關。

8月17日一大早,南京市民們就看到了張貼在大街小巷的《京滬行動總隊南京指揮部布告》。在這份布告之中,

周鎬自稱為中将。

随後在周鎬的指揮下,周學昌、梅四平等大漢奸陸續被捕。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而此時南京城内真正的大漢奸陳公博等人也計劃成立“南京政務委員會”來過渡,等待蔣介石來接收南京。結果周鎬的雷厲風行打亂了陳公博的計劃,陳公博把矛頭指向周佛海。認為這是周佛海在後面搞事情,于是他調集自己的親信部隊圍攻周鎬的指揮部。雙方人馬在南京打作一團,南京城内一時間槍聲大作,火光四起。南京市民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能緊閉門窗,惶惶不可終日。

在這關鍵時刻,周佛海卻出賣了周鎬。他面對陳公博的質問,急忙和周鎬撇清關系,竟然聲稱不認識周鎬此人。

而更讓人惡心的是,他們還求助于日軍。

日軍随後出動包圍周鎬的指揮部,将周鎬關押,解散了周鎬的指揮部,釋放了此前逮捕的漢奸。

已經投降的日軍,竟然還在南京城耀武揚威,實在為國人之恥。

曆史上把周鎬的行為稱之為“三日政變”,僅僅三天周鎬就從南京的接收者淪為階下囚。

戴笠等人抵達南京之後,周鎬還天真地期待戴笠能為他證明,自己一定會被釋放。結果大出周鎬意料,

戴笠居然不認賬,斥責他在南京是擅自行動,打亂自己的部署;戴笠更懷疑周鎬已經投向了我黨,而且周鎬以“中将”名義釋出文告,更是讓戴笠覺得周鎬想爬到自己上面。

這樣一來,戴笠自然是要把周鎬繼續關押。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周鎬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敵營忍辱負重換來的就是蹲自己人的監獄,一時間萬念俱灰,對國民黨也徹底失望。他在日記中寫道:

“抗戰勝利之後,滿拟可以稍休。第—大願,回籍省親,使老父老母晚景略為快活,竟被戴笠這個魔王打破……”

周鎬被一直關押。直到戴笠飛機失事死亡,軍統随後被改為保密局,經過熟人上下活動,周鎬終于被釋放,但是出獄之後國民黨也不給他安排職務,讓他賦閑在家。

這一次的牢獄之災,讓周鎬開始懷疑自己這些年來的選擇。出獄之後賦閑在家,目睹了國民黨反動派接收敵僞财産時種種惡行,

他也終于開始新梳理和審視自己,接下來要何去何從。

在周鎬迷茫的時刻,他再次遇見了自己的老同學徐楚光。在幾次長談之後,周鎬也知道了徐楚光的真實身份。而經過徐楚光的開導,周鎬也逐漸明确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

1946年10月,周鎬被準許成為我黨的特别黨員,并擔任京滬徐杭特派員,直接歸徐楚光上司,成了一名紅色特工。

終于要開啟一個全新的人生,周鎬和妻子激動萬分。他們似乎看見美好的未來在向自己招手,這個未來充滿了光明和希望。

遲來的烈士證

入黨之後,周鎬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任務:

策反原西北軍孫良誠部。

但是周鎬此時是閑人一個,活動太頻繁勢必會引起國民黨特務的注意。于是周鎬主動向毛人鳳提出自己想去上海搞佛教協會的工作。經過一番活動,周鎬成了所謂佛教訓練團的少将組長。

有了這個身份掩護,周鎬搞起工作來就更得心應手了。但是沒有想到,組織内部出現了叛徒。在叛徒的指認下

,周鎬又一次被關進了大牢。

在監獄之中,周鎬經受了酷刑,咬緊牙關沒有透露一個字。

特務們隻有叛徒的指認,找不到其他證據。加上周鎬的好友黃逸公出面擔保,周鎬又一次有驚無險。

出獄之後,周鎬還是被派回佛教訓練團。原本經過這一次,組織上決定暫緩周鎬對孫部的策反工作。但是沒想到的是,蔣介石又把周鎬派去調查孫良誠部。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蔣介石一直對孫良誠不放心,我軍對孫部的策反他也有所耳聞,加上西北軍高樹勳部起義在先,蔣對孫良誠就更不放心了。蔣介石想起周鎬潛伏日僞時,曾經做過僞軍的總參議,是以點名讓周鎬去孫部調查。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周鎬突然成了蔣介石的“欽差大臣”,這一下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接近孫良誠。

經過周鎬反複多次的做工作,一直搖擺不定的孫良誠終于在1948年11月于戰場上投誠。孫良誠的107軍在戰場上的投誠,

讓開了徐州東南方向的門戶,為我軍牽制邱清泉、李彌兵團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這兩個兵團被牽制後,黃百韬兵團也最終被我軍全部殲滅,黃百韬也死在戰場上。

策反孫良誠之後,周鎬的下一個任務就是争取敵人第八兵團司令劉汝明的起義。這個劉汝明和孫良誠都是河北人,一起在馮玉祥手下當兵,私交深厚。周鎬決定利用孫良誠這一層關系接近劉部,再勸其于戰場上起義。

周鎬沒有想到的是孫良誠此時并不可靠。原來當時孫部的投誠,隻是礙于戰場形勢的不得已行為。孫良誠内心實際上并不是真心投誠,他一直在尋找機會逃跑。

而周鎬的計劃正好給了孫良誠機會。表面上,孫良誠按照我們的要求寫信給劉汝明卻他起義;但是他私下卻讓負責送信的副官告訴劉汝明,信上寫的都是假的,要劉汝明想辦法把自己從解放軍中想辦法弄出去。

劉汝明知道這些情況之後,便謊稱願意起義,要周鎬和孫良誠來共商大計。周而當時組織上曾經認為這件事情進展太過順利,應當慎重。遺憾的是周鎬立功心切,沒有細究,還是跟着孫良誠一起去見了劉汝明。

見面之後,劉汝明立刻變臉,将周鎬等人送往南京。

蔣介石對周鎬的“背叛”恨之入骨,毫不猶豫地訓示“立即處決”

軍統少将站長,1949年死在南京,16年後國家追認他為烈士

這一次,周鎬沒能躲過去,他犧牲在了勝利的前夜。他最終還是沒能看見自己期許的那個光明未來。

臨刑前,周鎬高喊“中國共産黨萬歲!”英勇就義,實踐了自己“九死餘生為革命而奮鬥”的諾言。

周鎬等人被秘密殺害後,屍骨被特務遺棄,解放後多方尋找也沒能找到。而當時戰争年代,每一天都有人犧牲,每一天都有人離開,周鎬等人原先的同僚或是犧牲或是調離,周鎬的身份問題便一直懸而未決。

祖國始終有忘記為新中國而犧牲的烈士們。

1965年11月,上海向組織送出了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裡提到了周鎬的事情,

“1949年1月遭蔣匪軍保密局殺害。根據上述情況,經我們研究,追認周鎬(周治平)為革命烈士,其家屬享受烈屬待遇”

中央于1965年12月批複:同意追認周鎬(周治平)為革命烈士。

1949年犧牲,曆經16年,周鎬的烈士身份終于得以确認。

回顧周鎬的一生,他冒死潛伏敵營,為抗戰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前半生的他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信仰,他迷失過、他彷徨過。所幸,最終周鎬終于找到了信仰,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能夠為之奮鬥的事業。

全文完

參考資料

“軍統少将”周鎬的革命生涯

為新中國犧牲的“軍統”少将周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