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關于故宮的著作有很多,但在這之中,有一套被視為故宮“參考書”的經典讀本,這就是四十多年前,由商務印書館(香港)集故宮博物院權威之力,用珍貴的一手資料打造的經典之作“故宮三書”。這套書由《紫禁城宮殿》《故宮國寶100件》《故宮與皇家生活》組成,分别聚焦故宮建築、館藏國寶、皇家生活三個方面,全面揭開六百年紫禁城建築的隐秘角落,精心遴選故宮九十多萬件藏品中的一百件珍品,全景披露三百年來清宮别苑的生活實況。

其中,《故宮國寶100件》由擁有60年故宮工作經驗的文物專家朱家溍,領銜專家團隊從故宮珍藏的90多萬件文物中精選出100件,涵蓋了自商周以迄明清,函括青銅器、書畫、陶瓷、工藝美術、織繡五大類,從多角度剖析文物細節。那麼,被列入這本書中的故宮國寶都有啥呢?

以下内容為朱家溍為《故宮國寶100件》所作的導言部分,較原文有删節修改,文中所用圖檔均來自本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故宮國寶100件》,朱家溍 著,活字文化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故宮,原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宮殿建築本身,就是文化藝術史上的重要遺物。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4年在明、清故宮的前部成立了古物陳列所,後部宮殿仍由清遜帝溥儀居住。1924年溥儀出宮後,成立了清室善後委員會。1925年10月,後部成立故宮博物院。抗日戰争勝利後,古物陳列所撤消,并入故宮博物院,開放至今。

故宮博物院現藏文物九十萬餘件,大多數為明、清兩代宮中遺留的曆代藝術品,少數為近年來征集到的。這些藝術品有曆代名畫、法書、碑帖、青銅器、陶瓷、織繡及其他工藝美術品。

中國曆代皇宮内都收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是記載宋朝宣和内府收藏的書、畫、鼎、彜等珍品的目錄。《西清古鑒》《西清續鑒》《甯壽鑒古》《石渠寶笈》(初、重、三編)、《秘殿珠林》(初、二、三編)、《天祿琳琅》和《四庫全書總目》等是清乾隆、嘉慶時期由翰林官們編輯的宮中所藏古銅器、字畫、圖書的目錄。見于著錄中的很多古代文物早已散失,現在隻能從文獻中見到名稱而已。但也有不少寶物幾經聚散,曆盡滄桑,儲存到今天。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天祿琳琅。(《故宮國寶100件》内頁插圖)

例如石鼓,原來發現于陳倉的野地,共十鼓。唐朝韓愈為博士的時候,曾請求把石鼓移到太學,沒有得到允許。後來鄭餘慶把石鼓遷到鳳翔孔子廟。經過五代的兵亂,十鼓失散。到了宋朝,司馬池在鳳翔做官時,收集到九鼓,安置在府學。皇祐四年(1052)十鼓才收齊。大觀二年(1108),被移到當時的京都開封。皇帝命以黃金填嵌石鼓的文字,先陳設在太學的辟雍,後來移到保和殿。

金人破開封,把石鼓運到北方,安置在大興府學(即現在的北京)。元皇慶年間(1312—1313),移到文廟戟門内。明、清兩朝相繼把石鼓陳列于國子監、文廟大成門内。辛亥革命後仍在原處陳列,任人參觀。抗日戰争時期,北京的部分古物南遷,石鼓也随之運到南京,後經武漢運到四川。抗戰勝利後,又經原路運回北京故宮博物院,儲存至今。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宣和博古圖》。(《故宮國寶100件》内頁插圖)

又如晉王珣的《伯遠帖》,曾載于《宣和書譜》,清朝又載于《石渠寶笈》;隋展子虔的《遊春圖》、唐韓滉的《五牛圖》、五代顧闳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名畫,也都曾載在《宣和畫譜》中,到清朝又載在《石渠寶笈》中。這類法書名畫,從宋宣和内府失散出來,有些由私家收藏,有些曾經元、明内府征集收藏。明隆慶年間(1567—1572),内府所藏唐、宋書畫有一部分作價歸成國公朱希忠、朱希孝兄弟所有。朱希忠于萬曆元年(1573)死後,他所收藏的最精品歸張居正所有。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死後,家被抄,這部分書畫又收回到宮中。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故宮國寶100件》内頁插圖)

又如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曾經很多人收藏,明嘉靖時為權相嚴嵩所得。嚴嵩父子獲罪被抄家,很多法書名畫又都收入宮中,《清明上河圖》也是其中之一,但不久被太監馮保竊為己有。清乾隆時整理宮中舊藏的文物,有不少是明朝遺留下來的。乾隆酷愛古代書畫及器物,注意收集。如大收藏家安儀周、梁清标、高士奇、畢沅等收藏的法書名畫,通過多方面管道,後來都被收集到皇宮裡。《石渠寶笈》《秘殿珠林》所載浩如煙海的書畫就是這樣被收集起來的。

乾隆、嘉慶以後,宮中不甚重視古書畫,但仍繼續收藏。鹹豐十年(1860)及光緒二十六年(1900)外國軍隊兩次入侵北京,圓明、清漪等園囿裡珍貴的文物不少遭到掠奪破壞。從辛亥革命後到1924年溥儀出宮前十三年間,宮中珍貴文物又散失不少。

故宮博物院成立後,曾根據《石渠寶笈》核對尚存的書畫,編印過一本《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1949年以後,故宮博物院按照這本目錄大力收購,多方征集,已佚書畫絕大部分陸續收回,包括晉、隋、唐、宋的法書名畫在内,其中《中秋帖》《伯遠帖》《五牛圖》等還是從香港重金購回的。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梁清标收藏的《上陽台帖》(處理後)。(《故宮國寶100件》内頁插圖)

除了上述幾經聚散,失而複得,終歸儲存在故宮的珍貴文物外,未經颠沛流離,一直安穩地收藏在宮中的法書名畫仍占大多數。至于家具陳設器物等屬于工藝美術領域的珍貴文物,始終未離開故宮的就更不勝數了。有的器物,從制成進呈以後就再沒有移動過。如“大禹治水玉山”,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安設在甯壽宮樂壽堂以後,到今天一直沒有挪動過位置。

故宮藏玉除傳世古玉以外,現存清代的玉器也都是制成進呈以後一直儲存在宮中,有的還是養心殿造辦處“玉作”制成的。本書刊載的瓷胎“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畫琺琅花鳥瓶”“象牙雕漁樂圖筆筒”“百寶嵌花卉漆挂屏”,由造辦處“琺琅作”“牙作”“雜活作”制成,向皇帝進呈以後,也都一直貯藏在宮中,這類工藝品的數量是相當多的。瓷器,由江西景德鎮燒造瓷器處曆年進呈而遺留在宮中的就有十餘萬件。

宮中還藏有江甯、蘇州、杭州三織造曆年進呈的大量錦、緞、绫、羅、紗、綢、绉等整匹織品和缂絲、刺繡的衣物,以及由養心殿造辦處設計、交“織造”特制的作品。本書選載的彩織重綿《石青地極樂世界織成錦圖》軸、“孔雀羽穿珠彩繡雲龍吉服袍”、《缂絲加繡九陽消寒圖》軸,就是從中選擇的。

京華物語丨絕版多年故宮經典“參考書”中的國寶都有啥?

故宮珍寶館。(《故宮國寶100件》内頁插圖)

書中載明代宮中遺留的工藝美術品,有永樂、成化、萬曆年款的瓷器;宣德、景泰年款的銅掐絲琺琅器;萬曆年款的黑漆嵌螺钿大書案等。這些器物都是制成以後供使用的,經曆明、清兩代一直貯藏在宮中。

作者丨朱家溍

摘編丨安也

編輯丨青青子

導語校對丨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