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時,英雄人物衆多,金戈鐵馬,笑傲沙場,書寫着一曲曲不平凡的英雄贊歌,人們口口相傳,流傳于世,銘記隋唐英雄人物之傳奇事迹。然而,讓我們記住,讓他們傳播更為廣泛的媒介并非來自于正史的記載,而是來自于古典曆史演義小說,傳統評書等等,正因為這些接地氣,易于勞動人民接受的文學藝術才使得隋唐英雄更加傳播廣泛,更加的深入人心,諸如賈柳樓四十六友,天下十八條好漢,十八路反王等等,盡管書中、評書叙述他們的事迹并非真實曆史,但卻讓我們記住了這些曆史人物的存在。

隋唐英雄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賈柳樓四十六友,一個響當當的英雄集團組織,内中集結諸如曆史名人:魏征、秦瓊、李績(徐茂公)、單雄信、侯君集等等,普通老百姓了解他們更多的來自于曆史演義小說而非正史,如此,他們也因這些接地氣,接百姓生活的文學藝術更加傳播廣,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人們信手拈來便能講上一兩段關于他們的英雄事迹。
賈柳樓四十六友,一個以魏征、秦瓊、徐茂公為首的歃血結義為盟的英雄組織,他們結義之初衷乃為“生死相救、患難相扶。”結義的背景則是,秦瓊之母壽辰,天下豪傑齊聚曆城為秦瓊之母拜壽,秦瓊為感激其等便在賈柳樓設宴款待四十五位英雄,期間他們意氣相投,志同道合便自願結義為異姓兄弟,被世人稱之為賈柳樓四十六友(又叫賈家樓四十六友或瓦崗寨四十六友。)
四十六友中(以《興唐傳》為例),來自于綠林的英雄共有二十二位,但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上司,換句話說不是一個組織的,雖然單雄信乃九省綠林總瓢把子,但在這二十二位英雄裡沒有幾位是他管轄的,或為其馬首是瞻的,比如:魏征、徐茂功、王伯當、謝映登、程咬金、尤俊達等;來自衙門當差的有七人;一位乃太原侯的門婿柴紹;兩位乃開店掌櫃的賈潤甫、柳周臣;來自北平府的則有十四位英雄。
在這賈柳樓四十六友中其中有14位英雄是來自于北平府的,他們分别是張公瑾、白顯道、尚時山、夏石珊、尉遲南、尉遲北、毛公遂、李功旦、唐國仁、唐國義、黨世傑、史大奈、杜差、羅成。除羅成外,其餘13人皆在北平府當差,為北平府靖邊侯、北平王羅藝帳下将官,而羅成乃羅藝之子。換句話說,表面上羅成稱呼其他13人為哥哥,但實質上羅成乃其餘13人的主子,故而衆人皆以羅成馬首是瞻,聽命于他。故說,賈柳樓四十六友裡,北平府人員占據約三分之一人數,而這三分之一人數(力量)實際掌權人在羅成手上,也就是說羅成幫(北平府)是四十六友裡最強大的組織,這也難怪羅成在衆兄弟面前那麼傲嬌了,那麼強勢了。(當然自然實力也是一個因素!)
而在這北平府14人中,除張公謹,史大奈外其餘十二人皆為小說虛構人物,張公謹,史大奈乃确實存在的曆史人物,且為響當當的人物,曆史成就上則當推張公謹。史大奈,曆史上為唐初名将,主要成就為擊敗桑顯和,官居右武衛大将軍,後封為窦國公。張公謹,唐朝名将,主要成就征讨東突厥,平定東突厥後,被封為封鄒國公,改任襄州都督,死後追贈為左骁衛大将軍,谥号襄,後改封郯國公。因功勞被李世民選入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文:潘悔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