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張廷玉在《明史》中如此評價戚繼光:“繼光為将号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與大奠均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大猷老将務持重,繼光則飚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繼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當張居正、譚綸任國事則成,厥後張鼎思、張希臯等居言路則廢。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将領可謂是多不勝數,但能夠真正打一輩子仗而未有敗績的卻是寥寥可數,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便是其中之一。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提及戚繼光,幾乎很少會有人不或多或少知道他的一些事迹。曆史中對于這位名将的描寫可謂是數不勝數,諸如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平定海防、保家衛國等等這些輝煌事迹。但同時,他的晚年的妻離子散,貧困潦倒亦是令人心酸。

抗倭名将戚繼光

明朝初年,倭寇不斷侵擾我國的山東沿海等地,其中,戚家所在的登州衛便成了海防的前哨。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到戚繼光之父戚景通任登州衛的指揮佥事,戚家已經有前後五代都在鎮守登州衛,站在了抗倭最前線,共曆一百四十餘年。

戚繼光之父戚景通,曾升任山東總督,并負責備倭軍事,也曾奉诏入京擔任神機營副将。戚繼光便是生在了這樣的一個将門家庭,而這樣的家庭不僅給予了戚繼光一個世襲指揮佥事的職位,更重要的是戚家百餘來年抗倭戰鬥中積累的經驗。這也為戚繼光成為一代抗倭名将奠定了基礎。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景通病逝,年僅十七歲的戚繼光承襲了指揮佥事的世職。而後,戚繼光參加武舉,更加得到了朝廷的重視,當時初展頭角的戚繼光已經成了明廷的“将才”,更是被朝廷大臣譽為“國士”,稱其“勇略獨冠群英,志節更超流俗”。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公元1553年,戚繼光遇見了自己人生中的貴人——張居正。在首輔張居正的推薦下,戚繼光進入了署都指揮佥事,并開始負責管理山東沿海三營二十五個衛的防務,以防禦沿海的倭寇。

戚繼光在上任之後,着手大力整頓、改革和加強軍務,以確定山東沿海的安甯。 在兩年後,戚繼光得以升任浙江都司佥事,并前往抗倭戰事激烈的浙江,而後擔任參将,開始了在東南沿抗擊倭寇的12年。

在這段時間内,戚繼光加強了對軍隊的訓練,并創立了一支戰鬥力頑強的軍隊——戚家軍。

在其後的十年中,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先後參與了台州之戰、福建之戰、興化之戰、仙遊之戰等大小十三次戰役。同時取得了全勝的記錄,先後斬殺了倭寇共六萬餘人,将福建和浙江省的倭寇一掃而空。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自此戚繼光成為了名動天下的人物,因其守邊功勞,戚繼光被升為左都督,官階正一品,其後因他協助遼東守将李成梁,得以被加封為太子太保,後進封少保。

此時的戚繼光可謂是走到了明朝武将所能達到的巅峰,當時的戚繼光成為了大明朝最風光無限的武将。

但即便再風光,戚繼光還是一位武将,而在明朝“重文輕武”的政治格局中,就已經注定了他命運的失落。

重文輕武,軍事衰弱

衆所周知,明朝中後期的一個重要的時代特征便是重文輕武。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因為文官與武官的做事方法曆來都是截然不同的,而文官向來都将維持各方面的平衡作為施政的标準,這些士人能夠使用經濟手段、政治手段甚至法律手段,但是卻唯獨不會訴諸武力。

因為在文官的觀念裡,若是要動用武力,那證明的不是動用武力是必要的,而是行政的失敗。若是以武将克敵制勝,在他們看來都不過是短暫和局部的成功。但要是發生事故,譬如士兵掠奪百姓,這樣的處分卻由武官來背。

可見在一個文人治國的農業國家内,武将的處境是十分困難的,軍人和文官的并駕齊驅更是絕對辦不到的。

這個龐大的大明帝國用禮儀和道德來代替法律,使得各個機構之間都沒有可資遵守的成文條例,遇見事情便是互相推诿,導緻辦事拖沓。如此的政治體制下,即便是真的擁有建成現代化的軍事力量,也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靠山倒台,晚年凄涼

戚繼光的跌落正是從1582年張居正病逝開始的,身為戚繼光的最大靠山,張居正退出朝政,戚繼光也就沒有了依靠,寸步難行。

再者,彼時的明朝政府還掀起了一場針對張居正的清洗風暴。身為與張居正關系密切的大臣,戚繼光自然是深受影響。

很快便有人彈劾了戚繼光和張居正的親密關系,但此時的萬曆皇帝還顧念着戚繼光的軍功,于是隻是将戚繼光貶谪外放。

直到1585年,朝廷大臣中再次有人彈劾了戚繼光和張居正的關系,導緻了萬曆皇帝直接将戚繼光革職,同時還革職了在貴州任職的戚繼光弟弟——戚繼美。自此,戚繼光黯然退出官場。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這一年正是戚繼光58歲的一年,從17歲進入官場,幾十年的努力付之東流,他孑然一身回到了老家山東蓬萊居住。

盡管戚繼光為官多年,但是他的俸祿多年來卻都用于資助軍隊,自己并沒有多少的積蓄,使得他的晚年生活過得很是貧困。

史書上用了這樣一段話來形容他:“四提将印,佩玉三十餘年,野無成田,囊無宿镞,惟集書數千卷而已。”可見戚繼光的貧困潦倒。

除了貧困潦倒外,弟弟的病故和妻子的抛棄,使得凄涼的一代名将在三年後去世了。

戚繼光是如何進入明朝高層的?又是如何跌落的,晚年如何?

小結

戚繼光出身世襲軍戶家族,善于作戰,愛國忠君,但在當時明朝的制度和政治環境中,他注定無法實作自己的人生抱負,最不得不依附文官集團,最終更是不可避免的卷入了政治鬥争,可見其無奈。

戚繼光的不幸正是在于他在薊州所推行的整套措施打破了文官集團的平衡,再加上他是張居正的親信,手握重兵,張居正倒台,他就自然也被誣陷有造反之嫌了。

在這種妥協沖突中,戚繼光還是立下了剿滅倭寇、重創鞑靼的不世之功;同時他所編練的戚家軍以及編寫的《紀效新書》等兵書,都讓他為後人所敬仰。

參考資料:《明史》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