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辭》”
分娩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這也是男人和女人差別最大的地方,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所有的人都是通過分娩這件神聖的事情來到的人間。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是不管古代女人平時在家裡是被婆婆如何冷眼相看的,如何被歧視的,一旦到了生孩子的時候,那全家就會以她為尊,基本上全家都是圍着她轉了。
在現在的社會,男女雙方之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基本上處于一個非常對等的地位,女人也備受尊敬,而且現在所有的醫院裡都會設定專門的婦産科,供産婦生孩子。
生孩子這件事情在現在,已經成為了一件非常普通也非常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知道會有專門的醫生接生,是以都很放心。
但是如果是在發生戰争的時候,戰地上的醫生又不在産婦旁邊,女人生孩子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如果在戰争的過程中突然有女性進行分娩,那麼在情況危急時,部隊的處理肯定都是非常草率的。

比如非常随便的把女性抛棄,扔到一邊,讓她自己生。又或者是弄死孩子或者在生出來後直接把孩子扔掉,這種事情都是很常見的。
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曾經經曆了這一生死抉擇的時刻,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威武女将張琴秋
她就是我國紅軍官方記載裡面的唯一一位女将軍:張琴秋,
在當時的長征過程中,她就遇到了生孩子這件麻煩事。這麼緊急的情況,她具體是怎麼完成這項悲壯的任務呢?她分娩之後的孩子命運又将如何?
大家都知道巾帼是不讓須眉的,在中國曆史記載中,其實有很多的女英雄以及女将軍,她們被曆史不斷銘記着,但是在我國近代紅軍的曆史中,其實隻有這一位女将軍。
在當時的紅軍中雖然有着賀子珍、蔡暢等等的女性人物,但是實際上她們從事的都是一些文職工作,主要是一些不需要軍事知識的黨團工作。
沒有在當時的作戰部隊中擔任軍事将領這一個職位,是以張琴秋就成為了唯一在部隊中任職軍官的一位女性人物。
建國之後許多授銜的這些大将、上将和校級軍官,都曾經是她的部下。
二、女将軍的早年經曆
張琴秋不但是一名非常有才的女子,她的樣貌也非常的出衆,小時候的張琴秋出生在浙江一個富足的人家中,當時不算大家閨秀,但是也可以算得上是小家碧玉了。她從小就去了當時的女校讀書,成績也是非常的優秀,在女校畢業之後又到了上海讀了國中。
在上海的學習,讓她見識到了革命思想,得到了一定新文化新思想的陶冶,也結交了許多的社會名士,
是以當時的她就暗暗埋下了一顆要革命的種子,再到後來當時她和大文豪沖突的弟弟沈澤民喜結連理。之後的她們又共同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從此之後,張琴秋就成為了一個徹底的革命者。
在1932年,當時的紅軍被蔣介石的部隊進行圍追堵截,但是此時的沈澤民卻積勞成疾,生了一場很嚴重的病,張琴秋為了大局,最終把丈夫留在當地治病,自己狠下心來,跟着大部隊進行轉移,她這一走和丈夫也成為了永别。之後,她的丈夫感染重病,最終在1936年的3月不幸離世。
三、張琴秋雪地産子
當時的紅軍在長征過程中路過了四川省,張琴秋跟當時的紅四方面軍的陳昌豪将軍結下革命友誼,後來兩個人步入婚姻殿堂。她們這一對非常的爽朗、樣貌也非常出衆,是以也被稱為紅軍中的一對兒俊男靓女。
後來不久,張琴秋懷了身孕,但此時戰況激烈,在長征途中,她随時有可能會生孩子。就在即将臨盆的時候,突然槍炮聲響了,
在這個危難時期,她周圍的這些士兵紛紛幫助張琴秋,主動用身體圍成一個大圈,臨時組成了一個戰地婦産科,她們主動幫助張琴秋進行着分娩。
在戰火中,張琴秋艱難地生下了一個孩子,多年之後,當時幫助張琴秋生孩子的這些戰友回想起來這個情景,無不痛哭流涕,感慨以前的艱苦歲月。孩子是生出來了,但是更棘手的問題是孩子怎麼辦?但是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當時如果帶着孩子,可能兩個人都走不了,還會拖累部隊。
張琴秋最後狠下心來,把孩子扔在了剛剛分娩的這個雪地裡,然後頭也不回地往前走着,為了革命事業不斷地前行着,走了好遠,還能聽見這個孩子在雪地中哭泣的聲音。
後來張琴秋就跟着當時的部隊轉移了,急行軍了整整一個晚上,到了天亮的時候,她的戰友才發現,她的臉已經基本上是慘白,整個下半身基本上被血染紅。
當時的張琴秋才30多歲,因為這一次生孩子的事情她落下了病根,留下了巨大的傷痛,從此心理以及生理都受到了巨大的折磨。至此之後,她便失去了生育能力,再也沒有生下一個孩子。
在建國之後,張琴秋擔任了紡織工業部的副部長,是中國第1個女性部級的幹部,她在紡織工業領域不斷的鑽研,提倡國家學習先進的紡織技術。
在去國外考察時,張琴秋還主動當起了翻譯,出色的外語水準,使得外國紡織企業者對她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因為她在建國之後離開了部隊,失去了當時授銜的機會,不然她肯定是能授銜到上将這個級别的,
但是對于此時的張琴秋來說,所有的名利都對她來說已經是身外之物了。她知道能為國家做貢獻,自己能好好的奮鬥終身就可以了。
小結:
在1968年的4月22日,當時的張琴秋因為動蕩年代的曆史原因,不肯忍受當時的折磨,後來自殺了。一代傳奇女将在經曆了這麼多事情之後,最終悲壯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享年64歲。
和平的到來非常的不容易,大家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時期,不要忘了以前為國家作出貢獻的那些人,這些為共和國奮鬥了自己一生的人,她們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值得我們永遠歌頌。
參考文獻:《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