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場釋出會再結合CES,讓筆者更加堅信了一個事情:智能眼鏡就是耳朵上的累贅。為什麼?且聽我給你詳細道來。重量/續航之殇
智能眼鏡要所謂智能,首先得有電。但有電有個問題:電池多大合适?電池小了,智能的東西,哪怕是兩個小喇叭,也沒續航。電池大了,實在太重!
那麼界限在哪裡?筆者認為,過去的玻璃眼鏡片眼鏡,應該是上限,因為今天都是樹脂鏡片更輕,可以轉移一部分玻璃鏡片的重量到電池或是電子元器件上,更重耳朵受不了。
功能之殇
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我們對智能眼鏡賦予了無限的期許。甚至都在暢想未來智能眼鏡變成隐形眼鏡該有多美好。但事實不這樣,從谷歌眼鏡算起,到今天已經快十年了,你再想想其實作在的所謂智能眼鏡功能上都不如谷歌眼鏡。

但谷歌眼鏡是失敗的,因為它有個小屏,且不輕,且沒啥用,最關鍵的是谷歌眼鏡很貴。現在的智能眼鏡為了成本,是以可以實作的功能普遍非常少。要麼隻能點陣的LED顯示簡單的文字、圖形,要麼隻能帶兩個喇叭起到耳機、電話的作用。
真正的智能太遙遠
有沒有符合未來感的智能眼鏡?其實一直有,那就是微軟都Hololens。這是正經的AR眼鏡,切非常智能。但價格十分昂貴,微軟也隻能商用,再加上體積龐大太過沉重,隻能在頭頂頂着,不能戴到耳朵上。
可以說,以現在的半導體的密度,內建個幾年前智能手機能力的智能眼鏡,都不現實,技術上做不到又便宜又輕又智能,或許幾年後半導體2納米1納米的內建度會有希望?
智能眼鏡幹什麼?
在CES上,很多示範的AR場景裡面,我們帶着智能眼鏡,隻要對它說話,它就會把很多東西疊加到我們的眼前。看起來無比美好。
AR視界
但事實上,這個也隻能是動畫示範,因為需要一個無比強大的攝像頭、鏡頭以及處理器、分析的AI,來識别你事業内的一切,然後還要實時的繪圖通過AR疊加視覺,這就不是今天的技術。那麼今天的技術什麼樣?我們就單說識别目标這個事情,目前很強大的汽車車機,也就識别識别車道、路邊的交通訓示牌,還不是特别靠譜。
現在,所有的企業都沒想清楚智能眼鏡到底是什麼樣一個角色:是取代手機屏的視覺終端嗎?做不到,但能做到的拍照、藍牙耳機和簡單文本顯示又看起來功能單薄。這個産業還需要幾年的孕育才行,起碼現在不是一個好時候。
(784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