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名将有一大招,很少有人練成,秦瓊練成後在戰場所向披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唐朝名将秦瓊的武器都是雙锏。在小說中,還有關于他與表弟羅成互教武功,卻保留“殺手锏”的情節。而事實上,秦瓊最擅長的武器,卻是馬槊。馬槊是中國古代的冷兵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起源于漢朝,興起于魏晉-隋唐時期。據劉昫在《舊唐書》中記載:“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衆,可謂勇矣。”而秦瓊在馬槊使用上的一個絕招,五千年來,隻有兩個人會。另一個人便是在秦瓊之前的北魏名将拓跋虔。

古代名将有一大招,很少有人練成,秦瓊練成後在戰場所向披靡

拓跋虔出身鮮卑貴族,祖父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父親是拓跋纥根,堂兄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他姿貌魁傑,武力絕倫,在年少時便以強健勇敢而聞名。登國初年,他便被賜封爵位陳留郡公,後來又憑軍功被封為桓王。拓跋虔最擅長的武器便是馬槊,但因天生神力,是以總感覺普通的槊太細短。即使用特大号馬槊,依舊覺得輕。為了比對自己的力量,拓跋虔又命人綴鈴于刀刃之下。當時衛王拓跋儀因膂力過人,用的是将近十石的弓,是以時人稱他們為:“衛王弓,桓王槊。”

古代名将有一大招,很少有人練成,秦瓊練成後在戰場所向披靡

拓跋虔因力大神勇,是以在戰場最喜歡幹的事便是以槊刺人,遂貫而高舉。簡單來說,就是舉着馬槊将敵将刺穿,然後高高地将死者舉起,震懾敵人。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大招,那便是“跑馬植槊”。這個技能是怎麼使用的呢?主要是在他佯裝敗退時使用。拓跋虔在戰場上遇到不利于己的情況時,便會“以一手頓槊于地,馳馬僞裝敗退”。

敵人看到他兵器丢了,自然會前來争搶。但拓跋虔将馬槊插入地裡太深,是以敵兵一時半會兒無法拔出來。就在他們拔馬槊的功夫,拓跋虔張弓搭箭,便射死了這些士兵。他往往是一箭殺兩三人,争搶他馬槊的,都成了箭下亡魂。而這個大招,在之後的曆史上,除了秦瓊外,幾乎沒人學會。

古代名将有一大招,很少有人練成,秦瓊練成後在戰場所向披靡

據唐代筆記小說《隋唐嘉話》記載,秦瓊在助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陽時,也秀了一把“跑馬植槊”的技能。當時他将馬槊插入地中,馳馬而去。洛陽城中出來十多個守軍,竟沒一個人能拔得起馬槊,即使合力都不行。等他們撤回城後,秦瓊輕而易舉的便拿了起來。如果秦瓊也像拓跋虔一樣箭術高超的話,恐怕那十幾個守軍也會小命不保。但随着時間的遷移,這項技能已經沒人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