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AITO M5上市 賽力斯SF5将面臨怎樣的結局?

财經網汽車訊,近日有媒體發現,目前已有大量賽力斯門店開始進行重新裝修,不少門店的LOGO已經更換為“ATIO”。門店裡原來擺放的華為智選賽力斯SF5已經被撤下,訂購通道在12月中旬就已經關閉,不再接受該車預訂,華為官方商城也沒有了賽力斯SF5的身影,目前展示的是AITO品牌首款新車問界M5的産品頁面。因而網絡上出現大量“賽力斯SF5即将停産”傳聞,并引發熱議,甚至多位賽力斯SF5車主在網絡發文控訴稱被“割韭菜”。

1月4日,有媒體報道,北京華為旗艦店的一位從業人員稱:“SF5沒停産,隻是不接受預訂,現在AITO問界M5新車上市,生産線主要供應M5,SF5要看廠家通知。”

1月5日,賽力斯在其官方微網誌釋出公開信回應此傳聞,表示賽力斯SF5會繼續接受使用者訂單。并承諾首任車主除正常質保外,還将額外更新享有整車和增程器的終身質保。另外,首任車主如果四年内換購公司旗下其他型号的車輛,在享有拟購新車當期權益的基礎上,還可以獲得1萬元人民币的優惠。

華為AITO M5上市 賽力斯SF5将面臨怎樣的結局?

賽力斯是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則是由華為與小康股份合作打造的首款車型,于2021年4月19日上市,并在華為的線上線下管道同時銷售。為此,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南京東路旗艦店進行了一場長達五十分鐘的重磅演講。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4月至11月,賽力斯SF5銷量分别為129輛、204輛、1097輛、507輛、715輛、1117輛、1926輛、1385輛,共計7080輛。不足千輛的月均銷量成績,與“蔚小理”等月均銷量過萬的主流造車新勢力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其中,僅有銷量或主要也和華為背書相關。2021年1-3月,賽力斯累計銷量僅為523輛,與華為合作後,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上市兩天訂單就突破3000輛,甚至超過了賽力斯成立兩年間的訂單總量。

此前,華為曾明确了兩種與車企的合作模式:其中Huawei Inside模式是華為與車企共同定義、聯合開發智能汽車,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目前華為與北汽、長安、廣汽的合作采用這種模式;另外是tier1與tier2的合作模式,即向車企提供零部件和解決方案。

2021年上海車展期間,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車型登台亮相時,賽力斯CMO張正源也曾明确表示,“華為體驗店在選址、規模、數量上擁有不可比拟的優勢,華為體驗店做好使用者開口;而賽力斯在各大城市建設使用者服務中心,給予更标準化、更優質化的服務,讓服務覆寫使用者全生命周期。”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也曾透露,華為和賽力斯雙方共同參與了該車的産品功能定義、品質管控和一緻體驗等開發工作,該車搭載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配備HUAWEI HiCar解決方案。

華為AITO M5上市 賽力斯SF5将面臨怎樣的結局?

而于2021年12月23日上市、華為聯合賽力斯釋出的全新汽車品牌AITO(問界)旗下的首款車型,問界M5,則明顯不同于前述兩種合作模式。與此前華為賽力斯聯合打造的SF5隻參與到銷售環節有所不同,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 CEO餘承東在問界M5釋出會上表示,除了在智能座艙方面的賦能以外,此次華為還深度參與到産品設計、營銷管道等多個環節。由此可見,比起與長安、北汽等車企的合作,華為與賽力斯開創了傳統整車企業與ICT企業合作的全新模式,雙方取各家所長,彼此賦能,圍繞技術、産品、管道,共同打造高性能、智能化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據内部人士透露,雙方共同組建團隊參與到産品全生命周期,根據各自擅長部分分别牽頭主導。其中,有着整車豐富制造經驗的賽力斯負責制定AITO整車研發體系、整套采購體系、全套品控體系,包括車型平台技術等重要子產品;華為則在品質管控、營銷營運、銷售及服務等方面深度賦能,包括幫助制定、完善、提升品控體系,確定AITO為使用者提供高品質産品。

以此來看,華為對AITO問界M5的重視程度及付出的精力遠超過SF5,而此次的合作深度也遠超行業預期。在銷售層面,華為還曾表示,希望AITO問界能夠替代削減的手機業務,成為華為在消費者業務上新的流量和增長點。

在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上市前,小康股份開始上漲,達31.9元曆史最高位。新車上市後,小康股份迎來多次漲停,幾個月内股價最高達83.83元。然而,戲劇的是,就在12月23日華為AITO M5上市後,小康股份股價開始連續直線下滑。截止1月7日收盤,小康股份每股價格已跌至52.56元。

日前,據經濟觀察網報道,12月28日華為授權體驗店銷售人員表示,目前AITO問界M5的全國大定訂單數量已經超過6000個,近乎是賽力斯的6倍。如果這些訂單全部傳遞,相當于實作了近18億元的銷售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3天時,這款車的大定訂單量僅為2000個,而在上市5天後,訂單量激增到6000個,也就是說,僅用了兩天時間,AITO問界M5就達成了4000個訂單。

無論是從銷量來看,還是從華為及賽力斯方面付出的各方面精力來看,AITO問界M5替代智選SF5的可能性都很大。根據計劃,自2022年1月20日起,AITO品牌首款車型問界M5将會陸續在118個城市,500家華為門店開啟預約試駕及預定。整場由華為主導的AITO釋出會中,對于同底盤的SF5卻隻字未提。另外,AITO品牌的第二款車,中大型豪華SUV,也将于今年年内釋出。

雖然官方明确回應SF5未停産,但華為更多參與的AITO品牌已然成為華為在汽車市場的發展重心,少了華為的“注入”,SF5或将很難再得到市場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