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不能眠,她隻好對月抒懷,留下這首《子夜歌》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虛應空中諾。

這首詩是無名氏的作品,已經沒人知道作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隻知道詩中的女子夜不能眠,藏了一天的心裡話,隻能對月亮說。《子夜歌》是樂府曲名,相傳古代女子喜歡用這個曲子表達愛意。這首五言詩,可以了解為樂府曲子《子夜歌》的歌辭,可以吟唱。

夜不能眠,她隻好對月抒懷,留下這首《子夜歌》

愛情是什麼?愛情是個體之間互相愛慕的感情。如果愛情就像解釋詞條那樣,也就不會令人着迷了。愛情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可以讓人有幸福感、挫折感、期待感等等。這些感覺,平時體會不到。詩中的女子,就體會到了愛情的纏綿哀怨。長夜漫漫,睡不着覺。既然睡不着覺,那就不要睡了。恰好,晚上的月色明亮,心裡話兒可以對月亮說說。

為什麼對月亮傾訴心事?古人認為,日為陽,月為陰,陰陽調和,萬物昌盛。月亮在人們心中代表了美好,是以詩中的女子會對月亮傾訴。對月抒懷,分享她的小秘密。這個秘密,也許心上人都不知道。

夜不能眠,她隻好對月抒懷,留下這首《子夜歌》

恍惚之間,仿佛聽見有人呼喚女子的名字。那個女子滿臉羞澀,連忙輕聲回應。從詩中用詞可以看出來,“空中”二字,表明了女子在幻聽。通過幻聽這個動作,表明了女子内心的患得患失。

面對愛情,緊張、忐忑、糾結、甜蜜,這麼複雜的感情,都在一聲“虛諾”中展現出來。可以對比一下,如果詩中的女子表現出欲說還休的狀态,整首詩的意思馬上就變了味道,就不會有這麼豐富的想象空間了。妙就妙在,有問有答,這番滋味,隻有經曆過愛情的人才能明白。

夜不能眠,她隻好對月抒懷,留下這首《子夜歌》

有人用“癡”字形容詩中的女子,相當精準。什麼叫癡,戀愛中的男女一見面就開心,一分别就痛苦。同時享受甜蜜,同時享受相思,這就是癡。女子對月抒懷,那首詩中沒有出現的男子,想必也在對月傾訴。如果這是一首長詩,也許就會出現第二視角、第三視角,讓讀者全方面了解這個甜蜜的愛情故事。

夜不能眠,她隻好對月抒懷,留下這首《子夜歌》

《子夜歌》有個優點,設定了一個開放式結局。詩人寫的是個片段,讀者看到的是對月抒懷的畫面。詩中有畫面感,讓整首詩有了動人心弦的魅力。這時,再看最後一句,就能腦補出一幕短劇。一個女子站在月下,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畫外音響起,“想不想?”

女子說,“想!”

畫外音再次響起,“愛不愛?”

女子說,“愛!”

“既然愛他,那要怎樣?”

女子輕輕地說,“那就答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