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鴻門宴,張良欠下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陳平不找張良推薦,反而去找魏無知?

公元前207年,劉邦迂回進入武關,直逼鹹陽,“秦三世”子嬰無奈,向劉邦獻城投降,按照劉邦和項羽的約定,誰先打入鹹陽,誰便是老大,可項羽在擊敗章邯後,也直逼鹹陽,在鴻門“請”劉邦吃飯。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當時的劉邦,隻有10萬兵馬,而項羽,卻擁兵40萬,劉邦根本不是項羽對手,于是便有了著名的“鴻門宴”,雖然鴻門宴之時,在項伯的幫助下,劉邦僥幸逃生,但鴻門宴後,劉邦被困在鹹陽,依舊朝不保夕。

無可奈何的劉邦便向張良問計,張良也是一籌莫展,于是想到了項羽帳下的陳平,跑去找陳平“聊天”,沒想到二人一見,聊得甚是開心。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陳平先是用“調虎離山”,用計讓範增離開鹹陽,範增走後,又借口諸侯齊聚鹹陽,開銷太大,糧草供應不足,讓諸侯傳回各自封地,可範增臨走前交待了,一定要把劉邦留在身邊,怎麼辦?

陳平又想了個好辦法叫做“聲東擊西”,先讓劉邦假意請假,說要傳回沛縣省親,項羽當然不同意,于是,陳平便趁機道:“既然不能讓劉邦會沛縣,可您已封他為漢王,不如讓他帶着殘兵敗将去漢中吧!”。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陳平一番話,終于說服項羽,真的放劉邦離開,劉邦這才脫離險境,可以說,沒有陳平幫助,劉邦根本沒可能死灰複燃,是以,無論劉邦還是張良,都欠了陳平一個大人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公元前205年,司馬卯背楚降漢,項羽遷怒于陳平時,陳平選擇投奔劉邦,既沒有直接去求見劉邦,也沒讓張良推薦,反而找了個在漢軍中沒啥存在感的魏無知,究竟是為什麼呢?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為何不直接求見劉邦?

為何陳平不直接找劉邦毛遂自薦呢?原因很簡單,陳平第一個效忠的是魏王魏咎,但覺得魏王不行,又投靠了項羽,如果直接去找劉邦,或許劉邦會認為他朝秦暮楚,這樣的人,如何會得到君王重用?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陳平隻是個文人,如果直接去找劉邦,憑借“救命恩人”的身份,劉邦一定會給陳平極高禮遇,可一個新人,剛剛加入一個團隊,未建寸功,便得到老闆親睐,難免引起同僚嫉妒,這不利于陳平仕途,聰明如陳平,這一點,如何會想不到?

為何不讓張良推薦?

俗話說的好,同樣是冤家,張良與陳平,同樣都是以智計百出讓人熟知,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在中國曆史上并不少見。

如果去找張良推薦自己,張良會不會給陳平使絆子,這陳平心裡沒底,畢竟人都是自私的,而且鴻門宴之時,陳平的表現,似乎已經證明自己比張良還要高明,在這種情況下,陳平如何還敢去找張良?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還有一點,自己和張良都是以智謀著稱,如果張良推薦自己,讓劉邦誤以為自己和張良是一夥的,那無論是對張良還是對自己,都是緻命打擊,畢竟,當時天下兩大智囊聯手,讓正處在幼兒期的劉漢江山易主,也不是不可能。

陳平投靠劉邦,是來升官發财的,不是自尋死路的,是以,陳平無論如何,也不會找張良去推薦自己。

為何要找魏無知?

不能直接找劉邦,也不能靠張良推薦,怎麼辦?陳平想到了自己的好友魏無知,當時的魏無知,在劉邦軍中,隻是個可有可無的武将,這樣的人,一來,對劉邦沒有絲毫威脅,通過魏無知推薦,劉邦的猜忌心要小很多,二來,魏無知也算是“貳臣”,這樣的人,在劉邦軍中,地位低下,如果想要立足,最好的辦法便是抱團取暖,進而更容易讓陳平融入他們的集體,陳平初入漢軍陣營,最需要的便是一塊踏腳石,而魏無知,不大不小,剛剛好。

鴻門宴張良欠陳平人情,為何投奔劉邦時,不找張良反而找魏無知?

為何,陳平投奔劉邦時,既不直接找劉邦,也不讓欠他人情的張良推薦,反而去找魏無知,您還有哪些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