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間掌權最大的宦官,人稱“九千九百歲”,就差把真正的皇帝朱由校處理,自己做皇帝了,是以崇祯皇帝朱由檢即位後,首先就将魏忠賢處死了,而魏忠賢臨死前對自缢前對崇祯說了一句話,崇祯死前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

魏忠賢出生于1568年,家境貧寒,卻喜歡賭博,後來因為賭博大輸,便憤恨自宮,又因皇宮中有和他交情好的太監,是以入宮當了太監,魏忠賢進宮後特别善于谄媚,雖然不識字,但能說會道,在皇宮中也謀了份好差,并且與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交好。
1620年,朱由校登基為帝,不理朝政,一心鐘愛他的木工創造,魏忠賢和客氏卻如躍龍門,幾乎掌握了所有朝廷官員的生死,權勢滔天,而朝廷内的大臣逐漸建立起門戶,特别喜歡語出驚人,越過激越好。
宰輔大臣又被言官彈劾攻擊,是以稱病引退,士大夫們不願屑于宦官魏忠賢,依附于自哀東林書院講學的吏部尚書顧憲成,“東林”一名是以而來,魏忠賢一朝得勢,對東林黨打壓得很厲害,客氏則是逐個處理了朱由校的嫔妃,使得朱由校沒了子嗣。
魏忠賢在世時,明朝廷确實有不少臣子因他而死,并且下場并不好,隻是朱由校在位僅有7年,17歲的朱由檢登基後,迅速處理起魏忠賢的事來,最終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與客氏一起上吊自殺了,他臨終還跟崇祯皇帝說“我死之後,大明必亡。”
崇祯皇帝當時并不知其緣由,魏忠賢死後,又一一處掉了魏忠賢的黨羽,東林黨獨大,但崇祯皇帝很快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東林黨一群人隻會說得動聽,但卻不做事,國家内憂外患,這樣一群人根本不能成就大事。
而魏忠賢對東林黨打壓得非常厲害,并且要求他們繳納工商稅,是以明朝國庫是充盈的,還有就是魏忠賢是宦官,怎麼也不可能當成皇帝,他隻有依附于皇帝才能夠握牢權勢,是以魏忠賢對朝廷百官一個個不忠,但對皇上是忠心耿耿。
在明朝回天乏力時,崇祯皇帝發現,魏忠賢權勢滔天時,百姓并沒有受苦,邊境戰事方面也不成問題,糧草和軍饷供應及時,遭殃的無非是地主階級,但東林黨得勢後,他們不繳稅,又無作為,國庫日益空虛,百姓紛紛揭竿起義,如此以來,明朝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