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施耐庵
說起“尋寶”可能很多人都想到了盜墓界的鼻祖曹操,相傳,他為了籌集軍費,專門組建了一支軍隊,一直專門盜墓的軍隊。除此之外, 曆史上還有不少人幹過盜墓的活,乾隆當了60年皇帝,一輩子收藏了無數古玩字畫,最後被孫殿英給盜了,專政40多年的慈禧太後,死後墓也被孫殿英給盜了,順帶還把她嘴裡的夜明珠給奪走了。

人們之是以盜墓當然是為了古墓裡值錢的古董,這些東西一旦現實,那就是人們口中的寶貝啊,不過,有的人盜墓一生都沒能找到寶貝,有的人随便種個地,都能見到寶貝。真是運氣來了躲都躲不掉啊。
上個世紀70年代,山西省就有農民碰上這種事情,那時候人們剛剛離開集體化生活,雖然日子過得貧窮,但也能自給自足,吃穿用度雖然不要,但是沒這麼繁忙的工作節奏,遇上下雨天的時候,還能休息一下。但是村裡每年還是會有一次割草大隊,要集體去割草。
在割草的時候,其中就有一個老農民發現了一個木匣子,雖然已經腐朽了,但是依稀能看出這個匣子很精緻,并且這個匣子挺重的,感覺裡面有不少東西。于是叫來了一起幹活的人來看看。因為木匣子已經腐朽了,很快就被大家給打開了,裡面出現了很多青黃色的東西,這東西分量挺重的,看起來又不像普通的銅鐵,也不像金銀。
不管是什麼,最後都被平分了,而發現這個匣子的村民不僅分到了裡面的東西,還拿到了匣子,他回家研究了很久,始終看不明白這是什麼。一天他帶着盒子和裡面的東西來到了農村信用社,但是這裡的人也不能給出答案,最後驚動了陝西文物管理局。
經專家鑒定,這匣子裡面裝都是金器,是古代的黃金。但是這件事情不怎麼好處理,村民們發現了文物依照法律規定,是不能據為己有的,必須上交,據這位村民所說,當時發現這些東西的時候,大家平分了,那要讨回這些文物确實是個難事。
好在這些村民都很配合,在考古學家和警方的協調之下,他們也将手裡的金器都交了出來,加上木匣子,這批東西足足有五六十斤重,一番研究後,這些東西中間,一共有5件器物上面刻有銘文,并且有一件寫了乾元元年。
既然這批東西帶有銘文,那就好推斷這是什麼時候的藏品了,乾元元年也就是758年,是唐朝年間,安史之亂發生在755年到763年中間,也就是說,這是安史之亂時期的文物,當時安祿山已經占領了長安城,唐肅宗剛剛繼位。
那麼,究竟是誰,将這麼多金器抛在了山西這個小鄉村裡面呢?在例外的金器中找到了答案,上面刻有“柱國魏國功臣張通儒進”,也就是說這是張通儒的财物,而張通儒這個人在安史之亂時期還挺有名的,他是安祿山的部下,安祿山稱帝後,張通儒還被封為了宰相,可是個大人物。
考古學家根據一系列的發現進行了推算,最終搞清楚了這批文物的曆史來龍去脈,這是當過年張通儒在逃難的時候丢下的一批金器,當時安祿山的大軍已經節節敗退,在這為難時刻,為了趕路,他隻好先将這批文物埋在這裡,等以後再回來拿,誰知道後來他和自己的随從死在了亂軍之中。
張通儒沒能揮霍掉的文物卻被一千多年後的村民發現了,經過計算,這裡面一共有193金器,總重量有3萬多克,按照市場價來算的話,被批金子估計達到了1150萬,就算平分到當時的每個村民手裡,他們也能拿到大幾十萬,不過這已經成為古董了,它們見證了曆史,更應該成為文物,而不是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