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元修複個人征信報告可信嗎 有銀行表态:“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 在大資料時代,一部分機構或個人在商業利益驅使下,利用銀行與征信報告主體的資訊差,混淆征信異議、信用修複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複”為噱頭,形成一條集征信修複教育訓練、加盟代理、個人資訊售賣于一體的灰色産業鍊

● 征信異議本質上是一種“改正錯誤”的糾錯機制,有别于“失信後”為重塑信用而進行的修複。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複”這一說法,所有聲稱是合法的、商業的、收費的“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 所謂的征信修複機構,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惡意投訴等手段逼迫金融機構作出讓步,若這種方式得逞,會導緻信用記錄失真,影響整個征信體系的客觀性、獨立性和真實性

□ 記者 趙 麗

□ 實習生 楊轶男

“個人征信報告修複價格,一條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複不成功,可以退款。”當你因征信記錄上有逾期資訊而發愁時,恰好有人打出這樣的廣告宣傳,你會相信嗎?

在大資料時代,一部分機構或個人在商業利益驅使下,利用銀行與征信報告主體的資訊差,混淆征信異議、信用修複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複”為噱頭,形成一條集征信修複教育訓練、加盟代理、個人資訊售賣于一體的灰色産業鍊。

那麼,征信修複機構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通過向銀行申請異議是否真能改變征信報告,其中是否存在違法行為,對個人及公司是否會産生影響?圍繞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異議申請移花接木

編撰理由博取同情

征信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資訊的記錄,包括個人基本資訊、信貸交易資訊、其他資訊等。征信報告可以反映個人及企業社會信用的基本情況,由此廣泛應用于商業銀行貸款、申請信用卡、升學就業、高消費等多個領域。

由于征信報告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其結果具有不可篡改和權威性。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當資訊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儲存、提供的資訊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資訊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

征信的重要性,讓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記者在搜尋平台輸入“征信修複”“信用修複”等關鍵詞,都能搜到一批号稱能幫助個人和企業修複征信的征信公司。

記者緻電多家征信公司,這些公司一緻表示,征信修複并非通過簡單篡改征信報告,而是通過向銀行申請異議,通過稽核後,銀行内部會進行修改。是以,所謂的“征信修複”其實就是征信異議申請。

江西贛州某征信修複公司客服人員介紹,該公司是通過找律師向銀行申訴的方法來撤銷報告中的逾期記錄,顧客也可以自己找律師進行申訴,但隻有一次機會。

該客服人員稱,隻要沒有連續3次逾期,總數沒有超過6次,其實可以不用修複,不會影響後續貸款。在确認記者表示2021年出現連續3個月信用卡逾期時,該客服人員則表示要先看征信報告,交給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評估,如果稽核通過,則可以交錢進行後續操作,如果初審通過,才可以進行修複。有的銀行撤銷一條逾期記錄要1800元,有的則隻要1000元,而如果是企業信用逾期修複,一條需要10000元。

“根據銀行的操作難易程度來定價格,而企業的申訴過程更加複雜,律師需要在客戶公司挂職并駐紮3個月,全權代表公司與銀行進行對接,是以價格比較高。”上述客服人員解釋道,征信修複就像打官司,我們有律師幫客戶與銀行申訴,找各種理由與銀行說明客戶逾期還款的原因,盡可能說得慘一些,再看銀行是否會同意撤銷。

四川某征信公司的定價更高,處理個人逾期記錄每條2000元,企業則需要20000元。“我們做的其實主要是征信相關知識教育訓練,你想學,交錢就可以。”該征信公司的客服說。

值得注意的是,贛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員反複向記者确認此前逾期接到銀行催款電話或短信時,是否存在辱罵銀行客服人員或拒不還款等惡意欠款的情況。稱以前就遇到過一個案例,有客戶罵了銀行客服,等到送出申訴申請時,銀行直接拿出電話錄音佐證,直接拒絕申訴申請,這種情況下就無法撤銷。

關于修複流程,客服稱隻需要把存在逾期還款的銀行卡所綁定的電話卡給他們,公司就會根據客戶性别找律師替客戶與銀行對接,整個過程由他們負責,客戶隻需提供相應的材料證明,需要簽字的時候去銀行辦理即可。

具體如何編撰理由?記者了解到,想方設法博取銀行的同情是“關鍵”。“比如你是因為失業導緻信用卡還款逾期時,就可以說是因為疫情導緻公司倒閉,失業後沒有工資,還不上錢了。”客服說。

據贛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員介紹,隻要客戶沒有罵過銀行客服,沒有表示過惡意逾期,基本上都可以修複成功。隻有初審通過确定需要修複征信時,才會與客戶簽訂合同;如果修複不成功,則可以全額退款。并且如果客戶“拉來人頭”,還可以獲得10%的回扣。

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背後暗藏詐騙陷阱

為進一步驗證信貸公司所介紹的流程是否可以成功撤銷征信報告記錄,記者又聯系了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服。

“是否可以以失業為理由進行申訴?”記者問。

“除特殊情況外,因個人原因導緻逾期的都不能通過申請。”該銀行信用卡客服回複稱,比如之前有一個客戶是因為疫情期間生病了,這屬于不可抗力,最終該客戶被撤銷了逾期記錄。

而據吉林長春某銀行職員楊先生介紹,如果銀行要撤銷征信逾期記錄,肯定會全方位調查客戶的實際情況,至于客戶所送出的原因及證明材料,銀行也會反複核查。如果發現材料造假,後果會更加嚴重。

楊先生提到,委托征信修複企業辦理征信申訴過程中,對于辦理征信修複的客戶來說,還存在網絡詐騙的風險,“先不說能不能申訴成功,萬一有人交完錢,這些所謂的征信修複公司的人跑了,又該找誰要錢呢?”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說,如果征信修複公司通過非法方式,比如與銀行内部人員串通,提出假的異議,銀行進行修複,則屬于違法行為。

“若以合法民事代理方式,依照《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提出異議申訴并不違法,但如受托主體不具備征信業務資質,打着修複征信、征信洗白、逾期鏟單等幌子進行虛假宣傳,并通過僞造銀行流水、篡改資料資訊、編造不可抗力事件等理由進行違法申訴,則不僅面臨民事責任及行政處罰,亦可能觸及刑法中‘詐騙罪’等對應罪名,承擔刑事責任。”趙占領說。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征信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機構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資訊的準确性,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銀行等資訊提供者,都無權随意更改、删除信用報告中正确展示的信用資訊。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複”這一說法,所有聲稱是合法的、商業的、收費的“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損害社會誠信體系

處罰力度亟須加大

在采訪中,有些征信修複公司的客服人員稱,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四章第二十五條,每個公民對自己的不良逾期記錄都可以申訴複議,是以公司的操作合法合規,客戶隻需提供所需資料,後續由他們來處理。

實際上,記者發現,上述客服所說的内容與《征信業管理條例》的具體表述有明顯出入。

“征信系統不存在‘征信修複’的概念,網絡上關于個人征信可以進行修複的說法屬于虛假宣傳,實質是故意混淆了其與征信異議的差別,讓資訊主體誤以為可以随意更改或删除征信資訊。”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征信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進一步解釋說,征信修複和征信異議有很大的差別。征信修複是産業鍊上的一種說法,甚至是一種違法違規行為;征信異議是監管部門規定的,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等規定,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銀行等資訊提供者,都有如實報送信用資訊的義務,無權随便更改、删除征信報告上展示無誤的不良資訊。然而,資訊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儲存、提供的資訊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資訊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信異議本質上是一種“改正錯誤”的糾錯機制,有别于“失信後”為重塑信用而進行的修複。

趙占領認為,所謂的征信修複機構,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惡意投訴等手段逼迫金融機構作出讓步,若這種方式得逞,會導緻信用記錄失真,影響整個征信體系的客觀性、獨立性和真實性。具體來說,征信體系應用廣泛,如果某家銀行稽核不嚴甚至輔助作假,不僅會導緻個人征信報告失真,也會影響其他金融機構,比如其他銀行在進行放貸發信用卡時,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就會降低,風險也會随之增加。

尹振濤指出,随着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及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日益發展,征信資訊及信用資料對個人的價值和意義凸顯,是以才形成征信産業鍊存在的土壤。必須增加違法違規成本,對尋找征信修複機構進行征信修複的征信主體要進行相應處罰,對從事征信修複的機構也要進行嚴格的處罰。

“對個人而言,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征信修複機構,如果對信用記錄有異議,可以通過合法合規的途徑提出。同時,要養成合理借貸、量入為出的習慣,不要過度借貸、盲目借貸,個人征信是‘第二張身份證’,要珍惜和維護個人信用記錄。”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複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說。

(法治日報)

千元修複個人征信報告可信嗎 有銀行表态:“征信修複”都是騙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