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你們知道75年前,是誰率領八路軍率先挺進東北,是誰将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工業中心沈陽率先牢牢掌控,是誰拉響了遼沈戰役的第一聲号響,又是誰被劉少奇譽為搶占東北的“先鋒官”?這個人與解放東北的戰争息息相關,建國之後卻默默無聞,這又是因為什麼?

實際上,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這位關鍵人物名叫曾克林,是共和國的開國少将。其實以他的資曆,他完全可以評上中将,甚至上将。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為何一名戰勳卓著的戰将,最終會遭到如此待遇。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一、東北“快丢了”

曾克林出生在共和國有名的“将軍縣”,這個縣湧現出上百位共和國将軍,曾克林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曾克林出生時,這個縣還是十分貧困落後的。為了改變家鄉貧苦人民的命運,曾克林在16歲時便參加了革命,加入了工農紅軍。

此後,曾克林一直堅定地選擇站在中國共産黨的隊伍裡,跟随紅軍南征北戰,從一名小戰士,一路成長為團參謀長。此後,曾克林更是率領部隊,跟随中共中央長征,一路輾轉到了延安。1937年,抗戰爆發,曾克林參加了抗大集訓,接受了系統的抗戰教育訓練。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從抗大畢業之後,曾克林率領200多名優秀骨幹來到了冀東北,在這裡發展抗日力量,開辟敵後根據地。此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關内外的咽喉之地。曾克林在這裡苦心經營,不斷壯大革命力量,等待最後決戰的到來。

1945年,日本法西斯敗局已定,各國首腦齊聚雅爾塔,最終商定由蘇聯出兵東北,給予日本最後一擊。該年8月8日,蘇聯出動百萬軍隊突破了日本法西斯布下的重重防線,進入了東北地區。随後,毛主席在延安做出訓示,号召全國人民行動起來,對日寇發起最後一戰。

曾克林所在部隊也接到了指令,要求他立即率領部隊趕赴關外。随後,曾克林被任命為先遣縱隊“先鋒官”。就在這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黨反動派與蘇聯達成了秘密協定,以承認蘇聯在東北地區的既得利益為前提,獲得了蘇聯對其接管東北地區的默許。

這一協定嚴重損害了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毛主席早在此前就強調過東北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對于我國的革命事業,還是對我國的國防鞏固來說,都是如此。為了防止東北地區落入國民黨的手中,中共中央指令曾克林決定盡快向山海關進發。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二、搶占東北,卻屢次被貶

當時,山海關附近駐紮有近10萬人的日僞軍,雖然日本已經宣布投降,但是由于蘇聯與國民黨反動派的約定,這些日僞軍拒絕向中國共産黨投降,占據了山海關這個險要據點。本來曾克林不想與這些守軍多做糾纏,決定繞過山海關,盡快趕赴關外。但是在山海關外,曾克林遇到了一股蘇軍。

這股蘇軍被曾克林說動,決定幫助八路軍攻打山海關。這一下,曾克林底氣十足,認為加上這股蘇軍,完全有能力啃下山海關這個硬骨頭。他立即下令部隊調轉方向,往山海關而去。最終,經過艱苦奮戰,曾克林拿下了山海關。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讀者會很疑惑,蘇聯不是和國民黨達成協定了,為什麼還會幫助八路軍攻打山海關呢。實際上,并非是蘇聯軍隊不知道這事,而是曾克林不知道。他并不知道國民黨與蘇聯達成的秘密協定,也不知道蘇聯隻允許國民黨軍隊接管東北,他就這麼理直氣壯地找上了蘇聯軍官,要求他們講共産主義革命友誼,幫助自己。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在随後的戰鬥中,曾克林也是這般行動,一路打到了沈陽。但是在這裡,曾克林遇到了大麻煩。駐守沈陽的乃是蘇聯近衛軍第六集團軍,這支部隊對于曾克林的到來十分震驚,并且嚴詞拒絕了曾克林接管沈陽的要求。

不過曾克林并不會放棄,他一邊跟蘇聯進行交涉,一邊想辦法讓沈陽城的群眾知道八路軍的到來。當沈陽人民知道這一消息後,一下子就沸騰了。因為從1931年開始,在東北地區活動的革命力量就隻有東北抗聯,隻有中國共産黨上司的軍隊。可以說共産黨的軍隊,對于東北人民來說,就是黑夜裡的一盞燈。

沈陽人民自發走上街頭,要求八路軍留在沈陽,接管沈陽。最後,蘇聯軍官看到了沈陽人民的熱情,為八路軍所震撼,建議曾克林将部隊改名為東北人民自治軍。這樣蘇聯軍隊就可以将曾克林的部隊當成是東北的地方性部隊,進而将沈陽移交給他。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這個建議對于曾克林來說不算啥,他向來不拘小節,不講究名分,隻要能将沈陽牢牢把控在手中,怎麼做他都樂意。就這樣,曾克林接管了沈陽城防,并穩定了城内局勢,将沈陽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此後,中國共産黨便以此為據點,逐漸掌控了東北全局。

按道理說,曾克林取得如此大功,開國之後應該授中将,乃至上将軍銜,但是實際上自從這事之後,曾克林便屢次被貶,從最開始的沈陽衛戍區司令員,一路降到了師長、旅長。甚至在1955年授銜時,曾克林所擔任的職位是不夠資格的,完全是憑借着老資曆才評上的少将軍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三、背後的“隐情”

實際上,曾克林之是以會屢次被貶,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便是他的指揮能力并不适合當一支部隊的指揮官。在這前的革命生涯中,曾克林指揮過幾次縱隊級别的戰役,大多數都損失慘重。

例如在掌控沈陽後,曾克林指揮三縱肅清沈陽周邊的日僞軍,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實際上三縱的表現不是很好,部隊損失很大。是以,上級認為曾克林不适合擔任部隊總指揮,是以此後,曾克林隻能擔任副手。

四野名将曾克林,為何在解放戰争中屢次被降職?授予少将已是照顧

第二次原因便是曾克林在掌控沈陽之後,回到延安進行報告。在這次報告中,曾克林言過其實,他說在東北到處都是日軍随意丢棄的武器裝備,到處都是見都沒見過的先進武器。這個言論讓不少部隊信以為真,最終導緻了我軍在制定東北戰略時出現了極大的失誤。這也是四野在剛進入東北時,便遭遇戰敗的一大原因。

這兩個原因加起來,最終導緻了曾克林屢次被貶。但是曾克林将軍并沒有是以怨恨過什麼,即使他曾經的手下已經成為了上将,他依然繼續堅持革命理想,組織上的任何安排,他都欣然接受。

文/樂宇

參考來源:《搶占東北:開路先鋒曾克林》,顔梅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