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走出地球後,人類看到了浩瀚的宇宙,也知道了地球的渺小。當科學家們繼續探索宇宙時,他們逐漸發現,地球不可能永遠是他們的家,即使人類可以很好地保護地球的生态環境,但太陽的演化,最終也會完全吞噬地球。

實際上,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地球在不到50億年的時間裡,就被太陽吞噬了,進入了紅巨星膨脹期,地球很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面臨太陽的威脅,使地球變成了一個煉獄般的星球,不适合人類生存。為什麼呢?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據科學家研究,十億年後,太陽的能量輻射将顯著增加,這主要與其内部的核聚變反應有關。當太陽輻射能量大大增加時,地球溫度也會急劇上升,成為火焰世界。此時地球将不再适合生命存在,更不适合人類生存下去。

假如地球不再适合人類生存,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搬到别的星球去。也許對許多人來說,十億年仍是無比漫長的,隻要人類的科技繼續發展,相信我們早已是強大的星際文明的那一刻,一點也不憂傷。

确實是這樣,理論上,十億年的科技發展時間足以使人類的科技力量達到驚人的高度。但是地球會給人類發展帶來這麼長的時間嗎?我想這是很困難的,盡管太陽的溫度在十億年之後才會顯著升高,但地球自身的生态環境卻有可能無法維持到那時。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工業的迅猛發展,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福祉,讓人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然而,工業也同樣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生态惡化,如今氣候環境一年比一年惡化,工業以前的生态環境與現在的氣候環境相比,明顯發生了巨大變化。

假如未來工業污染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那麼,也許幾百年後,地球将不再适合人類生存,按目前的趨勢繼續惡化。Horkin也曾說過:地球給人類留下的時間可能隻有幾百年,如此偉大的現代科學家,同樣不看好地球的未來,甚至多次警告人類要盡快離開地球,甚至是從太陽系中走出來。

假如地球隻給人類留下幾百年的時間,那麼我們所選擇的新家園基本上就隻能在太陽系中找到。在太陽系中,沒有第二個天然的可居住的星球,隻有一個類似于地球的類地行星,那就是火星。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作為地球的鄰居,同一顆行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通過對火星上數十億年的大量探測,我們已經在火星上找到了水資源,找到了有機物質等等。從目前基本發現的火星古代河床痕迹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很久以前的火星,有可能也是一個美麗的生态星球,甚至有生命存在。

由于其良好的基礎條件,火星也被科學家們視為人類的第二家園,但為了在這顆星球上生存,我們需要對它進行一系列的改造。經過逐漸的改造,它有望成為一個适合居住的星球。

為了改造火星,前期一定不能少得可憐,必須在火星上建立初步生存基地,把地球的一部分送到火星上生存。是以,什麼時候人類才能實作火星移民,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呢?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美國太空公司Space一直緻力于太空探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開發一種預計于2021-8月投入使用的大型星際飛船。據推測,這艘星際飛船能容納100人,并将100名地球人送入火星。

與此同時,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一次采訪中說,無論是太陽的膨脹還是人類對地球的持續破壞,都告訴我們,人類文明想要長期持續下去,向外行星發展是必然的。要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發生在地球上,我們就把雞蛋放在藍色的籃子裡,人類就有可能真正像恐龍一樣遭遇命運。

Mask說,從地球到火星,我們必須走出一條建設火星文明的道路,并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入火星。對火星移民的渴望和探索,馬斯克是非常瘋狂的,我們也看到了他近年來為實作人類火星移民所做的傑出貢獻。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是以,為了達到火星移民的目的,人類能做到嗎?如果想在2050年把100萬人送上火星,那就意味着每天至少要發射3艘星際飛船,這是可能的嗎?從科技的角度看,隻要人類的科技力量發展到一定程度,這個人的目标就不難實作,但要在2050年前達到這個目标,恐怕是非常困難的。

為了大規模地向火星遷移,我們首先需要對火星進行一系列的改造,使其能初步适應人類的生存。在目前的火星環境中,我們隻能穿着宇航服進行活動,一旦脫離宇航服,我們将在數十秒内死亡。那是因為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含氧量很低,而且火星表面的宇宙輻射也很強。

人類在火星表面環境還沒有發生重大變化之前,不要指望有大量的人移居火星,而要對火星進行初步的适居性改造,這可不是短短幾十年就能做到的,在30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就能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初步的封閉地球生态基地,這已經很不錯了。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除改變火星環境的困難外,我們還需要建造能進行星際航行的飛船,這不僅需要能徹底消除來自太空的輻射,而且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人工重力環境,否則在長達半年的星際航行中,宇宙輻射和微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類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是以可以看出,即使是接近火星的行星,移民也并非一帆風順,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到2050年之前,所有這些因素都難以解決。即便将來人類成功地将火星改造成了火星,大量的人移居火星,那麼火星就不再是人類理想的新家,它更像是一個跳闆,成為人類向太陽系外移動的中轉站。

有些火星的基底和地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它的品質遠小于地球,而且它的重力隻有地球的1/8。因為火星的品質較小,它的核心在早期就熄滅了,沒有一個強大的磁場。而且磁場對人類的生存是很重要的,沒有磁場,大量的太陽輻射和宇宙輻射都會直接到達地表,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

馬斯克稱太陽将吞噬地球,計劃在2050年将100萬人送上火星

是以,即使火星的環境改造成功,可自然的劣勢也注定了它不能成為人類滿足的第二家園。為了找到更适合居住的星球,我們仍然需要離開太陽系,到其他星系去探索,隻有自然生态的星球,才是人類理想的家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