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複興主義珠寶展現了從過去吸取靈感的悠久傳統 — 或照搬複制,或重新诠釋古代圖案。這是我們佩戴珠寶的一種方式,讓我們與文明起源的豐富曆史連接配接起來。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追溯至 20 世紀 90 年代,Castellani(卡斯特拉尼)制作的這條 19 世紀古董複興風格的項鍊,飾有心形和棕榈葉形吊墜,墜于有隔珠的狐尾鍊上。這張項鍊元素的特寫照片展示了項鍊的雙絞線細節和造粒工藝。由 Frances Klein(弗朗西絲·克萊因)古董和珠寶商友情提供。攝影: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GIA 和 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

考古複興主義

1738 年在赫庫蘭尼姆古城出土的舊物,以及十年後在龐貝古城發現的文物推動了考古複興主義的發展,這兩座古城均毀于公元 79 年的維蘇威火山大噴發。一個世紀後,雜亂無章的挖掘技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伊特魯裡亞墓地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再次掀起對複興主義珠寶的追捧熱潮。

自 1936 年開啟 Regolini-Galassi 墓後,珠寶商 Fortunato Pio(福爾圖納托·皮奧)和 Alessandro Castellani(亞曆山德羅·卡斯特拉尼)獲得羅馬教皇的準許,開始潛心研究從該墓地陸續出土的黃金珠寶。在 1840-1850 年間,他們還獲準研究了大量古董收藏,Castellani(卡斯特拉尼)家族是以得以學習伊特魯裡亞的造粒工藝、花絲鑲嵌和其他黃金工藝。他們通過關注金屬處理細節(而非雕刻、穿孔或切割工藝),開始揭開古代珠寶制作方式的神秘面紗。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Eugène Fontenay 是法國 19 世紀中後期(50-75 年代)間的主要珠寶商之一,他制作的珠寶出類拔萃,被認為是當時生産的珠寶中技術最為精湛的。這枚黃金伊特魯裡亞複興主義吊墜的亮點包括啞光琺琅裝飾物、玫瑰式切磨鑽石、造粒工藝和串珠,所有元素均與 Eugène Fontenay(1824-1887 年)的作品和考古複興主義珠寶相關。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友情提供。攝影:Joseph Coscia。

Michelangelo Caetani(米開朗基羅·卡塔尼)是一位對文學、雕刻和金飾工術感興趣的意大利學者,他鼓勵兩位珠寶商将精力集中在古代風格的珠寶上,還為他們提供了古物中的最優質的珠寶範例模型。通過這次合作,他成為了對兩者的設計産生重大影響的關鍵人物。Castellani 公司還将埃及聖甲蟲融入到了他們的設計中。

新文藝複興風格

珠寶靈感來自 19 世紀的各種來源,包括幸存的文藝複興時期作品,以及珠寶設計文獻中儲存下來的設計圖紙。新文藝複興風格的吊墜、胸針和耳環的标志性特征是以有色寶石或珍珠為中心焦點,周圍點綴一些較小的寶石。通常會使用各種琺琅技術來增添色彩。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Tiffany & Co. 出品的新文藝複興風格的條形黃金胸針,裝飾着三個雕刻而成的頭狀花序晶簇。左側晶簇由六顆藍色藍寶石環繞着一顆橙色柘榴石。右側晶簇的中心石是綠色的,被六顆橙色柘榴石環繞着。中間那個晶簇上鑲嵌着一顆老歐式切工鑽石,被一些小鑽石包圍着。由 Neil Lane, Inc, Beverly Hills 友情提供。攝影: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GIA 和 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

在 19 世紀,文藝複興主題的化裝舞會非常流行,人們着迷于費很大的勁去重制文藝複興時期的服裝和珠寶。

都铎時期(1485-1603 年)的德國藝術家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小漢斯·霍爾拜因)是新文藝複興風格珠寶的早期影響者。他的畫作描繪了引領時尚的都铎皇室和上流社會。他的畫在倫敦一經展出就影響了 19 世紀上流社會的舞蹈風尚,進而啟發了英國新文藝複興風格的珠寶設計。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件獅子頭吊墜使用了考古複興主義風格的黃金造粒工藝。上面的銘文刻印着“ROMA ETERNA”。攝影:Kevin Schumacher(凱文·舒馬赫)/GIA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枚維多利亞時代的考古複興主義黃金美杜莎胸針使用造粒工藝和花絲鑲嵌工藝進行了美化。由 Neil Lane Estate Jewelry, Beverly Hills 友情提供。攝影: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GIA 和 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隻新文藝複興風格的黃金手镯上鑲嵌着鑽石、珍珠和藍色與白色的琺琅。由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Rijksmuseum) 友情提供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Wièse 制作的這枚新文藝複興風格的黃金胸針的中央裝飾着一個面具,兩側雕刻着比例獨特的女性形象,與葉形圖案交織在一起。由 Neil Lane, Inc, Beverly Hills 友情提供。攝影: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GIA 和 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件埃及複興主義法老吊墜的翅膀和頭飾使用了透花琺琅工藝。由 Marilyn & Co. 友情提供 攝影:凱文·舒馬赫 (Kevin Schumacher)/GIA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款埃及複興主義風格的帶翼聖甲蟲手镯可追溯至 1931 年,采用透花琺琅工藝,材質為鍍金銀。由 Marilyn & Co. 友情提供 攝影:凱文·舒馬赫 (Kevin Schumacher)/GIA

在 19 世紀 40-90 年代,Carlo Guiliano 憑借完美诠釋新文藝複興風格的作品在西歐家喻戶曉。為了迎合富有的客戶,他在設計中使用了内填琺琅、透底琺琅和鑲嵌琺琅技術,還使用了紅寶石、祖母綠和藍寶石。Giuliano 和其他複興主義珠寶商經常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古代技術和工具,如希臘金匠慣用的模具壓花技術。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枚文藝複興風尚的複興風格金色胸針和領帶夾的中心有一個怪誕的面具,并且點綴着葉形裝飾。由 Neil Lane, Inc, Beverly Hills 友情提供。攝影: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GIA 和 Tino Hammid(蒂諾·哈米德)

新文藝複興風格的珠寶重制了怪誕藝術,怪誕 (grotesque) 一詞由意大利語 grotteschi 演變而來,指的是大約在 1500 年的羅馬挖掘工作中發現的石窟裝飾,尤其是公元 65-68 年修建的尼祿金宮。“怪誕”這個詞包括以奇怪的配置将動物、人和植物形象混合在一起,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沒有美感,欣賞不來。

雖然動物頭像和其他圖案有時具有象征意義,但總的來說,怪誕藝術隻具有單純的裝飾意義。

最著名的法國新文藝複興風格珠寶商是 Lucien Falize、Alphonse Fouquet 和 Louis Wièse,以及寶詩龍、尚美和 Vever 等大型珠寶企業。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枚制作于 20 世紀 30 年代的埃及複興主義聖甲蟲胸針的翅膀使用了透花琺琅工藝,鑲嵌在 14K 金中。聖甲蟲用青金石制成,輔以珍珠做裝飾。由 Marilyn & Co. 友情提供 攝影:凱文·舒馬赫 (Kevin Schumacher)/GIA。

埃及複興主義

埃及複興主義珠寶的黃金時期是 19 世紀晚期至 20 世紀早期。1869 年,連接配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竣工,提供跨境了旅遊機會,也提高了對埃及文化的興趣。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于 1922 年被代開,人們在這裡發現了南地中海的古代珍寶,見過的人都深感敬畏。這些重大事件對于埃及複興主義珠寶的興起意義重大。

埃及人認為植物和動物都是神聖的,聖甲蟲、蓮花是埃及設計中常見的圖案。在埃及文化中,聖甲蟲是重生的标志;長翅膀的聖甲蟲預示着重生再世。貓和其他動物被奉為神明。蓮花是上埃及的象征,代表某些創世神話中的新生之神。

設計|複興主義珠寶風格煥發新生: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

這枚埃及複興主義風格的黃金胸針由活躍于 19 世紀晚期到 20 世紀早期的著名紐約珠寶商 T.B.Starr(T·B·斯塔爾)設計而成。鑲嵌着一隻精心雕刻的紫水晶聖甲蟲,飾以綠色、藍色和紅色琺琅,還采用了獵鷹元素,眼睛處鑲嵌着一顆濃綠榴石。這件作品會讓人想起埃及皇家陵墓的地下奇異寶藏,裝飾着标志性的圖案,如聖甲蟲、蓮花、獅身人面像和朱鹭,埃及人認為這些可以辟邪驅惡,求得永生。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友情提供。

埃及文物和藝術品中的顔色也具有象征意義:紅色代表沙漠;綠色會讓人想起尼羅河谷肥沃的土地;藍色象征着天空和水;黃色象征着太陽。法老和獅身人面像圖案很容易被認為是埃及的象征。

如今的珠寶行業仍保持對考古、文藝複興與埃及複興主義的興趣也就不足為怪了。

來源:GIA

小 南 有 話 說

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鑽石的閃耀、寶石的多嬌、玉石的美妙、珠寶的纖巧,都不及大家的支援與鼓勵!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意思,不妨轉發分享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值得參考,請納入收藏

如果喜歡小南的文章,希望你能點個贊

如已閱,就點個“在看”吧

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提的意見與建議,都歡迎大家留言告訴小南呀~

寶石指南

國内寶石類第一專業平台

人氣科普

科普|鑒定|礦區前沿|展會|觀點|鑒賞|拍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