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90年前,東北海軍與蘇聯艦隊在同江打了一仗,這是中蘇之間唯一一次海戰。事情還要從中東路事件說起。

清朝末期,沙皇俄國獲準進入東北。為掠奪資源,沙俄修建了一條貫穿東北、長2400多公裡的“東清鐵路”,民國時叫做“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中東鐵路以哈爾濱為中心,主線西至滿洲裡,東至綏芬河,與俄國境内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相接。支線從哈爾濱經長春,南到大連(1905年日俄戰争後,日本控制了大連到長春段)。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列甯曾宣布放棄在華利益,将中東鐵路歸還中國。但列甯死後,斯大林上司的蘇聯不認賬,與北洋政府達成協定,共管中東鐵路。掌控東北的張作霖很不滿,還是選擇了隐忍。

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暗殺。少帥張學良接班後,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東北易幟”,宣布服從蔣介石主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第二件大事就是試圖趕走蘇聯人,收回中東鐵路。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收回鐵路事關國家主權,何樂而不為,蔣介石當然表示支援。張學良此舉還有個原因,如果蘇聯方面不退讓,那就用戰争解決,樹立自己在東北軍中的威望。問題是,年輕氣盛的少帥并不了解蘇聯的底細,低估了對手。蘇聯已經不是當初敗給日本的沙俄。

1929年7月,張學良宣布收回蘇聯控制的中東鐵路管理權,下令逮捕、驅逐鐵路管理局的蘇方人員。蘇聯向南京政府表示願意談判解決,但南京政府态度強硬。斯大林顯然被激怒了,蘇聯迅速成立了“遠東特别集團軍”,開始向東北邊境集結軍隊。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東北軍嚴陣以待。起初雙方隻是零星交火。

10月中旬起,部署到位的蘇聯軍隊開始大舉進攻東北軍。雙方累計投入海陸空部隊20多萬人交戰。這就是著名的中東路事件。

10月12日,爆發了同江戰役。

同江是黑龍江和松花江交彙形成的,俗稱混同江。三條江的彙合處又叫三江口。蘇軍計劃進攻黑龍江同江縣,然後向西進犯。東北海軍江防艦隊守衛着同江口至同江縣城一帶,是第一道防線,首當其沖。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蘇聯海軍黑龍江河區艦隊出動了9艘戰艦發動進攻,其中有3艘排水量一千噸、裝備8門120毫米火炮的列甯級淺水重炮艦,火力兇猛。這種炮艦的裝甲防護也比較強。

再看東北海軍總司令沈鴻烈率領的江防艦隊,就比較可憐了。江防艦隊的8艘軍艦裡,隻有江亨、利捷和利綏3艘輕型戰艦是主力,其中噸位最大的利捷号才310噸,火力比較弱。餘下幾艘則是商船改造的木殼艦船,更是不堪一擊。

其實當年東北海軍的實力在各路軍閥中很強,還擁有4000多噸的海圻号巡洋艦,比同江戰役中蘇聯的戰艦強多了。問題是海圻号這樣的大家夥吃水比較深,無法用于江防。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可以說,蘇聯海軍的一艘淺水重炮艦就能抗衡守衛同江的整個江防艦隊,更别說蘇軍的艦艇數量還占優。這仗簡直沒法打。

沈鴻烈很清楚這一點,但也隻能硬着頭皮頂上。戰前,沈鴻烈把兩艘主力艦上的火炮替換為口徑較大的76毫米火炮,增強攻擊力。但這種火炮還是無法擊沉蘇軍的淺水重炮艦。、

怎麼辦呢?沈鴻烈無奈之下,忽出奇招。開戰前,他找來一艘廢棄的貨船,裝上兩門120毫米海軍炮作為移動炮台。沒有動力的貨船被一艘軍艦拖到江口的沼澤區,利用蘆葦蕩作掩護,準備伏擊蘇軍艦隊。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10月12日淩晨,蘇軍9艘戰艦進犯同江口,還有20多架飛機和3000多步兵協同作戰。蘇軍戰艦的總噸位接近5000噸,而東北軍出動的艦船,加上打伏擊的貨船,隻有6艘,總噸位才1000多噸。配合作戰的陸戰隊隻有300人。

敵我力量如此懸殊,但東北海軍卻沒有退縮,人人奮勇迎敵。

蘇軍艦隊兩次火力齊射,就将東北軍僅有的正規軍艦利捷号和利綏号擊傷,利綏号的主炮被炸毀,指揮官和6名炮手全部犧牲。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東北海軍奮力還擊。激戰中,旗艦利捷号被蘇軍炮火擊沉。然後利綏号被敵艦包圍,僅剩的主炮也被炸飛。艦上的東北軍戰士殺紅了眼,竟然用甲闆上的兩挺機槍掃射敵艦,這當然奈何不了對方。蘇軍的炮彈雨點般飛來,利綏号的甲闆上血肉橫飛,最後隻剩下艦長黃勳一個人。

利綏号完全失去了還擊能力,再挨幾炮就會沉沒。艦長黃勳隻好下令突圍。蘇軍認為利綏号已經全毀,就放棄了追擊。

接下來,蘇軍一艘淺水重炮艦隻用10分鐘就擊沉了東北海軍木殼結構的江平号炮艦。說是炮艦,其實江平号上隻有4挺機槍和1門迫擊炮,打到敵艦隻是撓癢癢。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東北海軍已經損失了主力,但躲在蘆葦蕩後面的貨船東乙号卻立功不小。它在隐蔽處不斷發射120毫米炮彈,多次擊中敵艦。蘇軍的旗艦雪爾諾夫号挨了好幾發炮彈,一個炮塔被炸飛,甲闆上數十人死傷。

蘇軍起初被炸得暈頭轉向,不知道哪裡飛來的炮彈。好容易找到了東乙号,蘇軍艦隊立刻擊中火力猛轟。東乙号有蘆葦作掩護,船身很低矮,炮彈很難打中。它繼續向敵艦開炮。

蘇軍把炮火轉向東乙号的拖船江安号。不一會兒,江安号上的鍋爐被擊中,在劇烈的爆炸中斷成兩截,沉入江中。艦上的戰士幾乎無一生還。趕來救援的江泰号遇上了蘇軍的千噸戰艦,很快也被擊沉,艦長莫耀明陣亡。

同江之戰:張學良挑戰斯大林,東北海軍血戰蘇聯艦隊,結局如何

激戰一個半小時,東北海軍的5艘軍艦被擊沉4艘,1艘失去戰鬥力,隻剩下動彈不得卻一直在轟擊敵艦的東乙号。蘇軍艦隊開始全力對付它。最終,在蘇軍鋪天蓋地的炮火中,東乙号遭到重創,兩門火炮被炸掉,被迫自沉。船上幸存的戰士跳水逃走。

此戰,東北海軍江防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傷亡300餘人。蘇軍4艘戰艦受傷,其中3艘損傷比較嚴重。這都是被東乙号擊中的。東北軍估算蘇軍傷亡不下100人,但蘇聯公布的傷亡數字隻有30多人。

整個中東路事件,東北軍都以慘敗收場。但東北軍在同江戰役中的表現稱得上英勇,雖敗猶榮。

同江戰後,蘇軍以優勢兵力猛攻同江縣城,守城的東北軍隻有一個營和一個海軍陸戰大隊,同樣殊死戰鬥。堅守五個小時後,同江縣城陷落。陸戰隊大隊長李泗亭犧牲。

參考資料:《中東路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