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馬懿配享曹操太廟
曆史總會在不經意間,透出一股子幽默感來。比如昭烈廟,也就是劉備廟,如今成啥了?應該都知道,成了大名鼎鼎的“武侯祠”,諸葛亮的“道場”一般。而人們非但不以為“妖”,反而還認為很正常。
反觀曹操那邊,畫風就不一樣了。出了位司馬懿,一個高平陵之變,就奪走了曹魏大權,由此打開了司馬氏篡魏的空間。哪料就是這位司馬懿,卻在死後堂而皇之配享曹操太廟。
倘若說劉備地下有知的話,看到諸葛亮奪走自己地盤,是不會有啥不高興的——若沒諸葛亮,蜀漢早就崩盤了。且臨死前他舉國托孤,把整個蜀漢都給了。自己的廟這才多大點地盤。

但曹操卻絕不一樣,倘若他地下有知的話,當看到司馬懿,溜達進自己的太廟後,必會氣得恨不得,掐死自己的那些後代——我人都死了,卻還給我添堵,都不嫌丢人現眼嗎?
那麼,為何司馬懿能進曹操的太廟呢?莫非曹魏後代,想讓曹操在那邊,好好教育一番司馬懿?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須知臣子配享太廟,從來都意味着無上榮耀,是對其忠誠的最大認可。是以司馬懿跑入曹操太廟,純屬惡心人去了。而且就算抛開司馬懿謀反,僅從貢獻、親密度、影響力等綜合來考量,也輪不到司馬懿進去。
二、荀彧、賈诩、許褚黯然神傷
荀彧是曹操的第一合夥人,奠定了曹操的人才基礎,引颍川人才歸曹操,還起到了安撫漢室勢力的作用,讓曹操勢力和漢室勢力,大體上能形成一股繩,這才有了曹操橫掃天下。雖最終荀彧反對曹操稱魏王,搞得曹操非常不高興,但對比司馬懿的高平陵之變,簡直不值一提——卻是沒資格配享曹操太廟
賈诩,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先用一條毒計,引發李傕、郭汜圍攻長安,使得經曆完董卓之亂後,剛剛走上正軌的漢朝,徹底進入等死模式。
随後賈诩又用一條毒計,使張繡偷襲曹操,殺掉了曹操長子曹昂,大将典韋。尤其是曹昂之死,是公認的影響三國走向的事件。看看賈诩的這些事,比司馬懿更牛吧,卻也是沒資格。
最讓人看不懂的是許褚,他可是曹操的金牌保镖,多次在危難中救下曹操性命,對曹操更是忠心耿耿。論親密度,除了諸曹夏侯外,就是許褚了。按理說許褚生前保護了曹操一輩子,如今兩人都去世了,就應該讓許褚也進太廟守衛曹操吧。哪料,許褚卻還是沒這資格。
反而是對曹操來言,八竿子打不着的,最後還謀反的司馬懿卻進去了。也就是說,司馬懿若進太廟的話,他應該進曹丕的才對。
畢竟他跟曹丕的關系非常親密,是曹丕提拔起來的,并賦予其重任,最後成了托孤重臣。可事實卻是司馬懿不搭理曹丕,擠入曹操太廟裡玩去了。
瞅瞅,這個事幽默不幽默?完全是一股子黑色幽默的感覺,讓人想笑,卻又有點笑不出來。
那麼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想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看看到底都有誰,在什麼時間點,進入曹操太廟的,不然,根本說不清楚。
三、先有24人配享曹操太廟
據《三國志》載,是曹叡時期(青龍元年夏五月壬申),開啟了讓臣子配享太廟的。第一批配享曹操太廟的隻有三位。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程昱。曹叡這第一炮打得很漂亮:人物少,彰顯尊貴和嚴肅。這三人也選得很服衆,是文武搭配的格局。
夏侯惇,号稱曹魏第一大将,是曹操最信任和喜歡的人,地位一直很高,是老大哥級别的。曹仁,比夏侯惇歲數要小,是曹操最倚重的軍事将領之一,排位一直在夏侯惇之後。
是以這兩位率先入選,是代表着“諸曹夏侯”進來的。在曹操陳留起兵之時,諸曹夏侯是原始股,屬于元勳人物,必須要給予此榮耀。
而程昱排第三進入,似乎有些意外。但深思過後卻也不意外,倘若說夏侯惇和曹仁,是代表着武将,那麼程昱則顯然代表着“五大謀士”。況且程昱還有個特别之處,一直挂着軍銜,最後當上了車騎将軍。但最主要的功能,卻還是代表着謀臣團隊。
在曹叡死後,繼位者曹芳(正始四年秋七月),再次啟動了配享曹操太廟人選的活動。這一次進來的人可就多了,而且開始有了“幽默”感。
曹真、曹休、夏侯尚、桓階、陳群、鐘繇、張郃、徐晃、張遼、樂進、華韻、王朗、曹洪、夏侯淵、朱靈、文聘、臧霸、李典、龐德、典韋。一共20位,呼啦一下全擠了進去,這下曹操太廟就熱鬧了。
其一:曹真、曹休、夏侯尚、陳群等,筆者總覺得,他們與其擠在曹操身邊,不如去找曹丕玩更合适。不過總體來言,沒啥大毛病。
其二:曹洪和夏侯淵終于來了,且排位還靠後,為何?沒辦法,曹洪得罪過曹丕。在曹丕當世子時找他借錢,曹洪竟敢藐視曹丕,說啥也不借!是以曹丕在登基後,就開戰折騰曹洪,若沒有他老媽卞氏出面,曹丕真就砍了曹洪了。
夏侯淵丢了漢中,腦袋還被黃忠砍了,氣得曹操罵他“白地将軍”。後來曹操被尊為魏武帝,自然金口玉言,夏侯淵就成了“另類”。好在經過這麼多年後,當年的事情都冷卻、淡化了——自然,也必須,要給這哥倆認可和榮耀。
其三:五子良将中,除了投降關羽的于禁之外,其餘四位都手拉手進來了,當之無愧!
其四:龐德和典韋,來了!筆者認為,這是必須的。龐德顯然擠掉了于禁,而典韋進入,則對許褚來言是個積極的信号。畢竟許褚當曹操的保镖,是接班典韋。
其五:幽默的地方來了,朱靈竟然進來了!熟悉三國曆史的都知道,曹操最讨厭的武将就是這位朱靈,讓于禁奪其兵權,統領其部卒。如今卻被塞進來了,恐怕對此曹操也隻能無可奈何。
畢竟他當初那麼對朱靈,是有點過分。而朱靈雖遭受到不公正待遇,卻依舊毫無怨言。故而這相當于,變相給朱靈平反。曹操再不高興,也隻能心裡嘟囔兩句。
哪料這二十人剛入太廟,轉過年來(正始五年冬十一月),曹芳就又添加入一人,誰?曹操的重量級謀士,荀攸!
其實他早該進入,奈何受叔叔荀彧的連累。荀彧當年若沒有反對曹操稱魏王,估計荀彧會代替程昱第一批進入,而荀攸必會在第二批進入。不至于如今這般,有點“偷偷進村,打槍不要”的感覺。
如今,共有24人,配享曹操太廟了。那麼司馬懿呢?别急,馬上就來!
四、司馬懿來了
公元251年,司馬懿死了!如今曹魏的朝堂内外,司馬家的勢力占據了主導地位。所謂蓋棺定論,司馬懿死前發動的高平陵之變,到底是清君側,還是謀反?必須要有個最直覺,且有力的說法。
怎麼辦?司馬師和司馬昭,看中了曹操的太廟。于是乎,“嘉平三年十一月,有司奏諸功臣,應飨食于太祖廟者,更以官為次,太傅司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
意思就是說,在司馬懿死後,大臣們上奏皇上:配享曹操太廟,不應隻盯着官職尊卑大小,這不科學。司馬懿功比天高,官職也高。無論怎麼看都是最牛的,倘若他都不能配享太廟,恐怕連曹操都不會答應!
就這樣,司馬懿甩着袖子,晃悠進曹操太廟了。顯然他能進入,就是為了夯實司馬家族,繼續掌權的重要步驟。畢竟司馬師的權力來源是司馬懿,若司馬懿和他的高平陵之變被推倒,他也就完了。隻是可憐了曹操,從此就隻能天天看着司馬懿運氣了……
随着司馬懿溜達入曹操太廟,就等于宣告着曹操太廟的性質,完全變了。由此許褚、賈诩、荀彧等一大波人,就隻能被拒之門外了。
當然也有特例,這就是郭嘉,他是最後一位配享曹操太廟的人,于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進入。僅過四年之後,曹魏就被司馬炎推倒……是以最終在曹操太廟内,共有26位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