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十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皇帝,字耀之,号浩然,取自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意。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鹹豐帝之弟)之孫、載沣(醇親王)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榮祿之女)。溥儀在光緒死後繼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改造成為新公民,1967年因患腎癌去世,享年62歲。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火葬後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後來西陵的從業人員找到溥儀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并說服她,于1995年将溥儀的墓葬遷到了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圖為華龍皇家陵園的大門。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清西陵有關負責人介紹,将溥儀墓葬遷入清西陵,因為溥儀登基之初,就确定此地為他的陵墓。溥儀墓距離光緒皇帝的崇陵後圍牆僅200米。圖為華龍皇家陵園内的山門。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穿過山門,便可遠遠望見溥儀墓地的全景。可見,其墓地規模不大,與一牆之隔的崇陵反差強烈。然而,目前所立象征皇家身份華表,卻讓這個不大的墓地顯得氣勢很足。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墓地前方一側,立着一塊生平碑,簡單介紹了溥儀不平凡的一生經曆。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這是溥儀墓地的正面,還是具有一定的皇家氣勢。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墓碑的正面,隻有愛新覺羅溥儀幾個大字。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溥儀墓地的一側埋葬着末代皇後婉容。當年婉容跟随溥儀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前往長春。日本戰敗後,婉容與溥儀一起逃亡,曆經磨難,1946年病逝于延吉監獄。婉容死後被人用舊炕席裹卷起來,埋到了附近山坡上。解放後,人們曾多次試圖尋找這位末代皇後的屍骨,但始終沒有下落。2005年,婉容的弟弟郭布羅潤麒把婉容的一張坐姿端莊最能反映她身份氣質的照片,在背後簽名後裝在水晶相框中埋入墓穴。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墓地另一側埋葬着溥儀僞滿時期冊封的“祥貴人”譚玉玲。人們通常把她稱為溥儀最愛的女人。

實拍末代皇帝溥儀墓地:規模雖小氣勢卻足,一後一妃長伴左右兩側

這是從墓地背面拍攝地整個墓園情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