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古話說“君子愛财,取之有道”,也就是說君子與普通人一樣,對于金錢财富也是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隻是無論多麼向往這份财富,對于金錢的獲得方式依然會非常謹慎,會通過很正當的方式去獲得錢财,而不是那一些不正當的手段,隻是具體什麼才是正當的方式呢?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對于古人的生平研究,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而這也正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真谛所在。晚清被譽為“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他的人生便是非常典型的由貧而富的過程,而根據他在家書中對于親人們所說的話,我們可以總結出來的就是,哪怕當下再窮,隻要願意在這3方面花錢,那麼最終還是能夠發财。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第1個方面就是願意為自己的頭腦花錢,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學習需要靜下心來,而才華的獲得則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學習,但是學習卻并不僅僅是靜下心來就可以了,它有的時候還需要付出金錢,比如說曾國藩在1836年的時候,因為參加會試失敗,是以決定回去湖南老家。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那一個年代交通很不發達,是以曾國藩是走的京杭大運河先到了江蘇南京,然後再轉道湘江回的湖南,也正是在南京的時候,他看到一套《二十四史》,很喜歡但是很貴,最終他将自己的衣服給賣了買下這套書,每天都至少讀二十頁,于是學業大進,最終得以成功考中進士。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第2個方面就是願意為自己的朋友,尤其是那一種對自己有恩的朋友花錢,有句話叫做“朋友多了路好走”,願意幫助自己的朋友,這樣自己的人生道路自然就能夠越走越寬闊,而對那一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花錢,那就是一種更為直覺的情緒表達,展現出來的是自己具有基本的感恩修養,在未來必要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幫助。

曾國藩在1838年考中進士以後,很長時間都在京城裡擔任比較“清貴”的官員,所謂清貴就是說官職地位很重要,但同時工資不是很高,也就是說曾國藩在京城很長一段時間裡收入都不是很高,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為自己的湖南老鄉、同榜進士們花了很多錢,甚至為此而專門寫信回家借了一百兩銀子,讓那一些朋友可以度過艱難的日子,後來這些人也大多成為了湘軍中的骨幹成員。

曾國藩生财之道:無論多缺錢,隻要在這3方面舍得花,終會發大财

第3個方面就是願意為自己的家人花錢,曾國藩哪怕是在自己也極其艱難的時候,依然不忘囑咐自己的父親與祖父,每年按時給自己宗族中的那一些親人長輩發錢(這個錢當然是他自己出),而對于自己家中的兄弟子侄那更是盡心盡力地花了很多錢,幫弟弟請老師、給其提供住所飲食等等。

也正是由于曾國藩對于家人極其重視,在自己進步的同時也帶動着家人一起進步,是以最終才有了曾家綿延百年的福澤,而他自己也正是在多位兄弟的幫助下,才成就了湘軍的功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