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平型關大捷”使得八路軍第115師聞名天下,這支英雄的部隊及其英勇的将士廣受國人的敬仰。

這次伏擊戰的主力是八路軍第115師343旅,主攻部隊是343旅下轄的第685團、第686團,“平型關大捷”後,這兩個團的團長楊得志、李天佑的大名如雷貫耳,無人不曉。

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留意到,宣傳平型關英雄的名單中,有師長、團長,甚至部分戰士,但是似乎缺了點什麼。

在衆多的宣傳報道中,很少提及685團、686團的上級機關-343旅,旅長陳光的名字更鮮為人知。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陳光

事實上,平型關伏擊戰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的首次亮相,必須打得好,打得赢,如此意義重大的任務,八路軍第115師自然會挑選最優秀、最有把握的部隊去實施。

這支優秀的部隊就是343旅,它的首席軍事主官就是陳光旅長。

因為是主攻旅,是以,陳光參與了平型關伏擊戰的全過程,包括戰前偵察、地域選擇、部隊配置,一直到戰役指揮、打掃戰場等等。

陳光對此戰也是極為用心,謹慎有加,戰役開始前,身為一旅之長的他居然帶着個參謀親自趕去靈丘城外,充當一名“哨兵”監視日軍的動态。

戰役打響前,第343旅在陳光旅長率領下到達喬溝,楊得志第685團埋伏于白崖台,李天佑第686團隐伏在老爺廟。

當日軍進入伏擊地點後,陳光先趕到第685團,傳達師部“開始進攻”的指令,楊得志随即布置了一個營的兵力,準備用火力封住喬溝,用此舉按住了日軍的“蛇頭”,另兩個營則直插“蛇身”。接着,陳光趕到老爺廟山頭陣地督戰“壓陣”。

平型關戰鬥隻打了一天,陳光卻幾晝夜沒合眼,直至大獲全勝,打掃完戰場,陳光這才松了口氣。

将士們興高采烈歡慶勝利的時候,陳光卻不見了,楊得志和李天佑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們的旅長,卻見陳光背靠一棵大樹睡着了,鼾聲如雷。

人們不禁要問,陳光到底是怎麼樣的人,何以擔當“八路軍首戰”這樣的大任?

筆者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位鐵血戰将顯赫的背景。

陳光加入革命軍隊時恰逢南昌起義,他和十幾個造反的農民,帶了十幾條槍加入了朱老總帶領的起義部隊,随即被編入紅4軍第10師第29團,擔任了特務連連長。

10年土地革命戰争時期,陳光作戰勇猛,立功無數,并10次負傷,職務也一路升至紅軍師長、紅1軍團副軍團長,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平型關戰役指揮所

長征時,陳光帶領的紅2師是紅1軍團的先頭師,湘江戰役,紅2師阻擊國民黨追兵,時間長達4天,以巨大的傷亡掩護中央縱隊渡過了湘江。

紅軍攻打遵義時,陳光率部突破烏江天險,智取遵義,襲占婁山關,為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保駕護航”。

著名的土城青杠坡之戰,陳光率紅2師連夜急行軍90裡,與幹部團一起扭轉乾坤,掩護軍委脫離了危險。

四渡赤水,陳光率紅5團佯裝主力牽動敵軍,南渡烏江,陳光令紅6團佯渡北盤江,主力佯攻貴陽,逼得蔣介石急調滇軍“護駕”,紅軍得以從容實作了“調出滇軍”的目的。

翻越大雪山,陳光率紅4團作為全軍先頭部隊,首先越過空氣稀薄、氣候無常的夾金山,第一個與前來接應的紅4方面軍部隊會師。

為過草地,陳光率紅2師第4團作為右路軍左翼先鋒,從毛爾蓋進入草地,為紅軍北上探路。

臘子口之戰,陳光率17名突擊隊員從絕壁懸崖攀緣而上,迂回到敵後,自上而下炸毀了國民黨軍火力點,配合正面部隊攻占了臘子口。

延安時期,中央對陳光是這樣評價的:陳光所部“長征中臘子口攻堅,對中央紅軍北上、渡出險境貢獻極巨。”

中央紅軍主力到陝北後,紅1軍團恢複了番号,陳光就任了紅1軍團副軍團長兼紅4師師長,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平型關大捷老照片

1937年9月,紅1軍團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陳光以紅1軍團副軍團長之身擔任了這個旅的旅長。

平型關大捷五天後,為掩護友軍從娘子關撤退,陳光率領剛打完平型關之戰、傷亡嚴重的第343旅又在昔陽縣廣陽設伏,殲滅日軍辎重部隊1000餘人,獲大量戰利品,史稱“廣陽戰鬥”。

太原失陷後,第115師奉命進軍晉西南。

1938年2月底,日軍一部占領了山西重鎮臨汾,直接威脅我陝甘甯邊區,中央要求第115師相機消滅這股日軍。

在此關鍵時刻,八路軍第115師卻面臨一大難題:師長被友軍不慎誤傷,必須離隊療傷。

于是,骁勇善戰的343旅旅長陳光成為了第115師師長的不二人選。八路軍總部釋出指令,由陳光代理115師師長。

從此開始,八路軍第115新任師長陳光開始進入公衆視野,代師長能否延續八路軍第115師往日的輝煌,中央在關注,指戰員們在期待,就連日軍也在觀望。

陳光臨危受命,可謂責任重如山,壓力着實不小。

不過,陳光很快就以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回應了各界,這次,他的目光投向了日軍第20師團一部,戰鬥任務依舊落在第343旅身上。

陳光熟練應用埋伏、夜戰、分割圍殲等戰術,先暴打日軍的辎重隊,再集中力量圍殲其主力,日軍1000餘人被全殲,有79輛汽車被343旅戰士一把火燒毀。

日軍哪裡吃得了這樣的虧,不久,日軍第108師團再次發兵意欲報複,矛頭直指八路軍第115師。

陳光再次不負衆望,率部創造了“午城井溝戰鬥”和“汾離公路三戰三捷”,殲滅日軍旅團長以下1200餘人。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黃河邊奔赴前線的八路軍老照片

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後,八路軍第115師主力奉命分兵挺進山東敵後。陳光、羅榮桓率師直、第686團、抗大一分校等部,于1939年3月進入泰西。

兩個月後的一天,日軍在駐山東主官尾高龜藏親自指揮下,于肥城陸房地區突然對第115師形成了合圍。

日軍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們想趁八路軍第115師立足未穩之際“先下手為強”,而羅政委正好外出,陳光隻能一個人主持大局,深感責任重大。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陳光不慌不忙,他沒有按常理在原地死守,而是出乎日軍意料地将部隊收縮到了陸房方圓十數裡的山間盆地,憑險據守,待機突圍。

部隊在陳光指揮下沉着應戰,戰士們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讓日軍大感意外。

經終日激戰,陳光率部于夜間成功突圍。

此役,陳光所部以300餘人傷亡的代價,斃傷日軍1300餘人,勝利突圍的消息傳到延安,也傳到了重慶,蔣介石特意給八路軍總部發去電報,對第115師通令嘉獎。

這是蔣介石繼“平型關大捷”之後,第二次給八路軍第115師釋出嘉獎令。

幾個月後,蔣介石第三次給八路軍總部發去嘉獎令,受嘉獎的還是八路軍第115師。

前後數次給一支中共上司的抗日部隊發去嘉獎令,這是老蔣罕見的舉動,可以看得出,老蔣對這支部隊格外欣賞。

如果前兩次是嘉獎第115師英勇善戰、克敵制勝,那麼,第三次嘉獎則另有原因:這次戰鬥消滅了日本天皇的一個皇親,影響巨大,意義非凡。

這場戰鬥就是陳光率115師打赢的一場殲滅戰-梁山殲滅戰(又稱獨山戰鬥)。

陳光的對手是日軍坂垣師團的一個精銳大隊,領頭的日軍軍官叫長田敏江,他是日本天皇的皇親,這次親自率隊出兵,目的、指向非常明确:尋找到八路軍第115師,并與之決戰。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抗戰初期的陳光

這位天皇的皇親做夢都不會想到,他的對手不但沒有被他吓跑,反而三番兩次發起襲擾戰,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

長田敏江被陳光所部沒完沒了的打擊搞得不厭其煩,卻又防不勝防、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陳光發出了總攻令。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但是,日軍終究沒能打得過人地兩熟、鬥志昂揚的第115師官兵,戰鬥結果是,長田敏江帶來的日僞軍隻僥幸逃走了十幾個,其餘不是被擊斃就是被活捉。

戰鬥結束後,官兵們按照陳代師長的要求,四處尋找長田敏江,他們在一個農家小院裡發現了一具日軍軍官的屍體,估計是個日軍進階指揮官。

戰士們走近一看,看到這個日軍軍官胸前的辨別上寫着這麼一行字:皇軍32師團少佐大隊長-長田敏江。”

這位天皇的皇親不是中彈而死,而是剖腹自殺,一把大洋刀從前腹穿過他肥胖的身體,整個人倒在血泊裡……

朱老總和彭老總接到戰報後興奮不已,朱老總滿意地說:“第115師換了個師長,戰鬥力沒有削弱,陳光這個代師長幹得不錯,我們可以放心了。”

彭老總一邊點頭稱是,一邊拿出一份電報:“陳光這一仗又驚動‘蔣委員長’了,你看看,這是嘉獎令,還有三萬賞金呢。”

日軍方面也盯住了陳光和他上司的八路軍第115師,不久之後,115師官兵又殲滅了一股日軍,戰士們從一具日軍軍官的屍體下翻出一個皮包,包裡一份小冊子的封面上印着幾個大字,“陳光部作戰研究”。

蔣介石嘉獎他,日軍“研究”他,英雄115師曆史上不能缺了他?

解放後的陳光

由此可見,日軍對陳光率領的這支八路軍部隊有多“重視”。

陳光的戰績确實也不容小觑,據統計,整個抗戰期間,我八路軍、新四軍一次殲滅日軍千人以上的戰鬥共有8次,其中,陳光參與指揮或者負責指揮的就有5次。

八路軍第115師在山東等地區迅猛發展,兵力也大大增加,陳光率115師剛進山東時,兵力不足7000人,至1940年秋,部隊已經發展到近80000人,可謂兵強馬壯,兵精将勇。

陳光就是這麼一個讓敵人頭疼的鐵血漢子,但是他也生性直率,脾氣暴躁,是以,他在建國後的經曆比較曲折坎坷。

1988年4月,經中共中央準許,陳光恢複了黨籍和名譽,一代名将終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肯定,而他為中國的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作過的貢獻,人民将永遠不會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