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暴雨,旅社,一見鐘情,這是獨屬于後周太祖郭威與妻子柴氏的浪漫。柴氏本應該是後周的開國皇後,可惜她離世太早,沒有機會戴上那象征着皇後身份的鳳冠,但郭威登上帝位時仍然将柴氏封為皇後,甚至愛屋及烏之下将皇位傳給能力更強的養子柴榮。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皇帝嫔禦與邋遢粗漢之緣

柴氏原本是唐莊宗李存瑁後宮中的一名嫔禦,相貌自然甜美可人,可惜李存瑁僅在位三年便被殺害,新帝李嗣源将先帝宮中嫔妃宮女悉數遣散歸家,柴氏就是其中一位。柴氏和父母在歸家途中遇到天下暴雨,隻好就近入住一家旅社,誰也不會想到,這場暴雨卻使柴氏和郭威結下了不解之緣。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當時暴雨傾盆,有位穿着破破爛爛,看起來有些邋遢的客人也來旅社住店避雨,一般人看到這樣的邋遢粗漢一般都會躲開,何況是柴氏這樣在宮中待過的貴人。但緣分就是這樣妙不可言,柴氏看到這位客人之後卻認為他儀表非凡,以後定能飛黃騰達,于是便告知父母打算以身相許。

柴氏父母得知女兒的想法之後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女兒好歹也是在皇宮中伺候過皇帝的人,雖然現在被遣傳回家了,但以後找的夫婿怎麼也不能太能差,起碼要是個節度使。眼前這個名叫郭威的男人怎麼看都隻像一個粗漢,不像有權有勢的樣子,于是堅決不同意女兒的請求。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對于柴氏來說,她早已厭煩了宮中形單影隻的生活,也厭倦了宮中的女人心計,是以她隻希望能找到一個真正與她厮守一生的男人。看到高大威猛、面貌俊秀的郭威,即使穿着有些破爛,身上也有一種異于常人的氣質,這更堅定了非郭威不嫁的想法,即使父母反對也無法阻止。

見女兒意志如此堅定,柴氏父母也隻能妥協,托人找來郭威征求其意見。郭威見到溫柔賢淑、甜美可人的柴氏自然連連點頭應允,于是兩人在辦了酒席婚禮,正式結為夫妻。柴氏畢竟在宮中待過一段時間,對于朝政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每當郭威遇到難事都能提出一些解決方法,幫郭威渡過難關,是郭威稱帝路上最大的助力。

郭威受皇帝猜忌,妻兒被害

郭威出生于河北,原本為常姓,隻不過父親離世之後母親改嫁郭家,他才改名為郭威,後來繼父、母親相繼去世,年幼的郭威被其姨母帶回家撫養長大。長大之後的郭威儀表堂堂,性格豪爽,喜歡打抱不平,而且他愛好武藝,渴望當兵建功立業,後來郭威被李繼韬看中招入麾下并有意栽培,自此郭威不僅可以習武,也得到了習文的機會,這為之後郭威建立後周奠定了堅實基礎。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後來郭威與柴氏成親,在妻子的勸導和悉心照料下,郭威變得更加穩重,不再是那個喜歡賭博喝酒的粗漢。之後郭威進入“開挂模式”,二十四年間一路高歌猛進,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後漢樞密使,而妻子柴氏則跟随在夫君身旁,風雨無阻。

柴氏本以為能夠和丈夫厮守一生,可惜天不遂人願。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死後,郭威遵從遺诏成為托孤大臣輔助新帝,不過新帝對郭威忌憚不已,因為郭威手握重兵又功高蓋主。新帝很怕郭威會謀權篡位,于是派人刺殺郭威,結果刺殺不成,惱羞成怒之下派人将郭威的妻兒全部殺害,可惜當初在旅社牽手的戀人還是沒能相伴走完一生。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郭威接到消息後該是多麼悲傷已經不得而知,但顯然郭威意識到不反不行了,于是領兵推翻後漢,建立後周。郭威登基之時仍舊封柴氏為後,并且對臣子們說自己隻有這一個皇後,之後郭威雖然也冊封了幾個妃子,但皇後之位一直沒有變動,由此可見郭威對柴氏的感情有多麼深厚。

郭威為何将皇位傳給柴榮

郭威建立後周時年紀已經不小,有一個現實問題他不得不考慮,那就是他百年之後選誰繼承皇位。郭威的親生兒子已經喪命于漢隐帝之手,論關系親近,他隻能從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與養子柴榮之間做出抉擇,最終他傳位給柴榮。

按理來說,另外兩人與郭威的關系更近,那麼他最後為何選擇了養子柴榮呢?選擇柴榮繼承皇位應該有柴氏的一部分原因,但郭威考慮的或許更多,因為他是開國君主,私人感情在選擇繼承人方面造成的影響很小,他要考慮誰的能力更強,能夠帶領後周走向強盛。

柴榮是柴氏的侄子,郭威與柴氏的感情深厚,是以柴榮也很受郭威的喜愛,不僅将其認為養子,還親自教他騎馬射箭,而柴榮在軍中的表現也獲得了大部分将士的認可。郭威之是以選擇柴榮同時也是看中了養子的能力,當時處于亂世當中,改朝換代的事情頃刻間就可能發生,如果不選擇一個能力強的君主,後周也有可能被推翻。

皇帝嫔禦被遣返出宮,回家路上對邋遢粗漢一見鐘情,後來竟成皇後

事實證明郭威的選擇是正确的,柴榮後來的成就可以說是五代十國所有君主中最高的一位,不僅将後周治理得愈發強盛,在戰場上也頻取佳績,甚至有人說,如果不是柴榮英年早逝,五代十國亂世很有可能在柴榮手中終結。

可惜柴榮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便已撒手人寰,将皇位傳給自己兒子,結果兒子的皇位卻被趙匡胤奪走。不過幸運的是,趙匡胤并沒有鏟除柴榮兒子,而是善待他們,這對于柴榮來說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參考資料:《東都事略·張永德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