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悠悠,王朝興衰,沒有什麼是永恒的。每一個封建帝王都想長生不老,永遠穩坐江山,但都逃不脫曆史的必然規律。要說唯一幾個能永恒的,隻有盜墓賊和帝王之間的博弈了。

不管哪個朝代的帝王,死後都希望自己的陵墓不被人惦記。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不會有任何人希望自己死後還被人打擾。自從曹操旗下的摸金校尉創立了盜墓行業,後世無數帝王便開始了和盜墓賊的鬥智鬥勇,他們在墓碑上恐吓,勸誡,甚至在墓室中巧設各種機關,卻還是很難防住盜墓賊的各種奇技淫巧。
不過也有特例,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便是,其稱得上是最有心機的墓主,盜墓賊在他墓裡光顧了9次,愣是沒找到一件随葬品。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時間來到上世紀80年代,陝西西安某郊區工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勞工們正幹的熱火朝天之際,突然有人挖出了幾塊青石闆。在西安這種地方,随便一挖都有可能看到古墓。是以,當地人的文物保護意識也相當高,這位勞工随即就通知了文物局。沒一會,考古學家和挖掘隊就趕到了現場。
随着進一步挖掘工作展開,考古人員在其中發現了9個盜洞,頓時心裡涼了半截。其意味着,這個古墓至少被盜了9次,即便是重見天日,墓中珍貴的曆史文物和資料也都所剩無幾,但挖掘工作還是要繼續的,隻是從考古挖掘變成了搶救性挖掘。
終于,挖掘工作結束,墓門被打開。看到空蕩蕩的墓室,考古學家徹底失望了,墓室中隻有一具石棺,除此之外一無所有。這些盜墓賊簡直喪心病狂,着實是一點殘渣都不剩。但專家跟盜墓賊目的不同,即便是石棺,對于他們也是有相當重要的考古價值。
最終,工程隊調來了起重裝置,将石棺擡走。也就是這一刻,考古人員有了意外的發現。原來,厚重的石棺之下,還有一個洞口。而且,這個洞口完全沒有被盜的痕迹,順着洞口按圖索骥,竟找到了80多件珍貴的唐三彩,在場的考古人員集體傻眼。
看來,這個墓主人為了自己陵寝不被盜墓賊洗劫一空,也是費盡了不少心思。将随葬品藏在石棺之下,這種防盜手法連考古學家都是第一次看見,更别提之前那些個盜墓賊了。
可以想象,這9個盜墓賊費盡千辛萬苦挖到墓室,結果卻一無所獲氣急敗壞的模樣。而這場持續了幾千年的盜墓之戰,墓主人終于占據了上風。
從中也不難看出我國古墓保護的現狀,要知道,我國絕大多數考古挖掘都是搶救性挖掘,即考古學家開掘前,早就被盜墓賊搶先了一步。而這些盜墓賊的猖狂程度遠遠超乎想象,他們不僅偷走了古墓裡的珍貴的文物,還對墓室大肆破壞,給我國曆史研究工作帶來了極大阻礙,也讓我國不少稀有文物就此在民間流失。
是以,如今盜墓賊的敵人并不隻有墓主人,還有每一個曆史考古科研工作者,以及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保護我國傳統曆史文化的戰役,遠不比我們想象的要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