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把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40歲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近代名人

自古以來,做父母的心中都會十分挂念子女的幸福,這是亘古不變的親情展現,而子女們的終身大事更是他們的頭号難題。在沒有提倡自由戀愛的古時候,父母都會想方設法地讓自己的子女能夠獲得一場“值得”的婚姻,哪怕是名臣墨客都是如此。

在清朝的時候,李鴻章也為了這一件事發愁,他的小女兒的終身大事可是讓他猶豫了許多年。最終,李鴻章把他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了一名40歲的大臣,看似門不當戶不對,年齡還十分懸殊,可誰知兩人的子孫卻成了近代的名人。

李鴻章把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40歲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近代名人

1866年,已經43歲的李鴻章在合肥十分激動地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女兒,取名李菊藕。小女兒生下了就讓李鴻章寵愛不已,可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用最好的條件來讓李菊藕學習成長,還親自教她讀書寫字。

很快,李菊藕就展現出了她自己獨特的風采。年僅16歲就已經出落得十分漂亮,常年讀書讓她氣質拔群,并且還有着出色的才華,俨然一副大家閨秀的姿态。這個時候,前來提親的大家子弟們已經把李府的門檻都踏平了。

李菊藕并沒有發表意見,但是李鴻章卻愁壞了,如此多的提親之人中,确實有幾名非常傑出的青年才俊,這讓他很是糾結。直到1888年,一個叫張佩綸的人出現了。

李鴻章把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40歲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近代名人

張佩綸生于1848年,23歲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滿腹詩書,才華橫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而此時的他,正作為船政大臣與法國軍隊作戰,兵敗閩江被遣戍口外,李鴻章處于惜才之心把他救于門下。

張佩綸的家族有着十分複雜的關系,他的父親和慈禧太後之父情深義重,侄兒是袁世凱的親家,兩任嶽父都是朝廷官員,這讓李鴻章更加器重他了。而且他的妻子在兵敗之時也因病離世,這讓他極度悲痛又心灰意冷,李鴻章不由得産生了聯姻的心思。

李鴻章把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40歲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近代名人

經過再三考慮,李鴻章還是做出了決定。1888年,李菊藕下嫁張佩綸,張佩綸對此十分感激,更是和李菊藕恩愛有加。盡管他們二人相差了将近20歲,但憑借李菊藕出色的才識讓二人能夠共同探讨文學,一來二去感情迅速升溫。

在張佩綸寫下的《澗于日記》中也記載到“以佳釀與菊藕小酌,月影清圓,花香搖曳,酒亦微醺矣。”二人感情十分濃厚,沒有多就便生下了一子一女,取名張志沂和張茂淵。

李鴻章把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40歲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近代名人

1903年,郁郁不得志的張佩綸病逝,時年37歲的李菊藕開始全心全意的教導兩個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成材,有朝一日出人頭地。

1915年張志沂和黃素瓊結婚,四年後擔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年少時勤奮讀書讓他有着一手流利的英語,1928年前往英國留學。張志沂的一生十分平淡,但是在1920年,他和黃素瓊有了一個日後十分出名的女兒——張愛玲。

李鴻章把仙女級别的女兒嫁給40歲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近代名人

張愛玲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現代作家、文學家,一生在文學、話劇、翻譯等領域上都有着極高的造詣。1961年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她大力贊揚,稱她的《金鎖記》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經評價到“張愛玲當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張愛玲文筆冷靜,手法豐富,在文壇裡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十分的著名。李鴻章永遠也不會想到,當時出于利益的包辦婚姻,竟然能為他帶來一個如此傑出的孫輩,這大概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真實展現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