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口文學|丁氏故宅,閱盡人間春色

龍口文學|丁氏故宅,閱盡人間春色

文/劉玉濤

在富饒美麗的膠東半島,很早很早以前就流傳着一首民謠:“黃縣房、栖霞糧、蓬萊淨出好姑娘”。其中的“黃縣房”就是指的丁氏故宅,它的締造者“丁百萬”的傳奇故事和這個家族曆經二百多年風雨為我們留下的現代啟示錄。

丁氏故宅始建于雍正年間,建成于道光年間,至今已曆經二百餘年的風雨歲月,丁氏家族于昌盛時期大興土木,建造了這座富麗堂皇的宅第。眼前的建築群,它以每路中軸對稱布局,皆是統一的五進四合院落,典型的北方硬山建築。丁氏故宅作為“黃縣房”的代表,是兼攝京城府第之長而獨具膠東民居之大成。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據統計,鼎盛時期丁氏家族宅第達3400餘間,遍及大部分黃縣城區,氣勢恢宏,冠絕一時。遺憾的是歲月流逝,昔日的輝煌在兵荒戰亂中已成為曆史。如今的丁氏故宅,隻是丁家“西悅來”一支遺存下來的部分宅居,現僅存有55棟243間,占地約1.5萬平米,不足其原有整體規模的十分之一。老宅像一位飽經滄桑的世紀老人,述說着主人“丁百萬”家族的興衰往事。

我們眼前這座現存的“西悅來”丁氏故宅,四個大院方正統一,建築平面形似“丁”字。在建築設計上可以與京城的王爺府相媲美。走在幽長的更道,隻見院牆高聳,庭院深深。丁氏故宅在風格上講究宏偉、堅固,多選用松柏木和花崗石,而木雕、石雕、磚雕更是丁家建築的一絕,已經被列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當你品味存留下的華麗,我們不難想象丁氏家族在鼎盛時期的強大。據記載,丁氏家族十一世祖丁元沂,随後相繼創辦了八大支系,每個棧房都有自己的字号,如“文來”、“泰來”、“東悅來”等,号稱丁家的八大錢囊。自此“丁百萬”成為富有的丁氏家族稱謂而遐迩聞名。在乾隆盛世,丁家在全國建有當鋪72座,至晚清已遍及全國十一個省市,相傳資産折合白銀達五千四百餘萬兩,相當清廷兩年财政收入,真正是富可敵國。

據《黃縣志》書載:“山東言富者,德望推丁氏焉。”丁家富甲天下,可他們的創富過程卻充滿着傳奇色彩。從身無分文的飯莊“夥計”,到富可敵國的“當鋪世家”,他們在打拼過程中所貫徹的以德為本、誠信經營、善于理财、重視教育等富含現代啟示的理念,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追溯族譜,丁氏家族先祖積德為善,理财有方,之後走上一條“儒、官、商”興家立業之路,才是昌盛的根本。“古今來多少世家無非積德 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是丁氏家族的家訓。丁氏家族随着經濟的快速發展,把教子讀書放在了突出位置,建有專門的供孩子學習的書房,并出資聘請飽學之士來這裡執教。孩子們念書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還花巨資送到北京國子監或太學繼續深造。丁氏家族教育為先的理念,最終使家族發生了質的變化,受過良好教育的丁門子弟,經商的形成儒商風範,而更多的子弟則走上了學儒緻仕的道路。為此,光緒帝兩次頒發聖旨表彰了丁氏長輩教子有方:“教育可興家,更可興國”。丁氏家族的發展史,生動地印證了這一規律。

丁氏家族在經商方面,非常注重商業道德和信譽。丁家當鋪在收當時堅持不壓價、不克扣當戶,對過期的“死當”也分别以不同情況适當照顧。是以,聲譽好,發展快,并像滾雪球似的越辦越大。其它産業,如糧行、雜貨鋪等也帶動發展起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景象,并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視,頒發給丁家的所有店鋪“龍票”。有了皇帝頒發的“營業執照”,所有官吏、惡霸都不敢幹擾店鋪正常營業。再加之丁家曆代都有不少人在朝中或地方為官,這對保護、促進丁家商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丁家“以仕保商”所取得的積極成果。

上百年家族的風雨變幻,丁氏家族的财産早已風流雲散。但在曆史大潮的湧動中,丁氏家族十五世孫丁佛言,是清末民初著名社會活動家,古文字學家。他曾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議員”,是黎元洪“大總統”的秘書長,并參與起草了中國第一部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他一生著述近百萬言,被譽為 “魯之靈光”。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丁氏家族中參加革命的人數有100餘人,其中11人為了革命成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後一批丁氏後代成長為各條戰線的棟梁之才,例如丁方明曾為山東省副省長,丁钊成為共和國的将軍。丁氏子弟能夠跟随時代的潮流前進,正說明:财富可以瞬間風流雲散,而人才才是支撐家族的脊梁。

丁氏故宅是清代山東首富“丁百萬”家族“西悅來”支系遺存的部分宅居,它是清代膠東民居的典型代表,這片稀有的“四合院”式古建築群,曆經風雨滄桑,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悠久曆史。從此,這座融儒家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于一體的龐大建築群,永遠矗立在膠東半島這方寶地上。它的存在,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和史料價值。

曆史猶如一面鏡子,通過她能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曆史文化的震撼,又能展現出龍口燦爛文化的根基。當百年的歲月綿延而逝,曆史積澱在紅塵,似乎丁氏故宅的每一寸土地下都有道不盡的滄桑與過去。

龍口文學|丁氏故宅,閱盡人間春色

山東省散文學會龍口創作之家郵箱:[email protected]壹點号龍口文學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龍口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