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在唐代帝王陵墓中,武則天與唐高宗的乾隆無疑是最讓人感興趣的。文物專家郭沫若曾對周總理說過:“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後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迹都能見到”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事實也如郭沫若所斷言,唐高宗與武則天下葬時,都處在唐朝的全盛時期,墓内陪葬品自然極具價值。陪葬品中肯定有大量的金銀玉器、唐三彩器皿,可能還會有絲綢、典籍和字畫。有人推測,裡面的珍寶可能不下500噸,這是一筆不可估量的天價财富。

盡管郭沫若曾提出挖掘乾陵的建議,所幸周總理沒有批複。之是以沒有批複,與當年明朝萬曆皇帝定陵挖掘有關。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1956年,十三陵定陵發掘。雖然出土了大批的文物珍寶,但是也帶來了無盡的遺憾,由于技術條件的不成熟,剛出土沒多久的絲綢物品遇空氣而風華,萬曆皇帝的棺椁被砸爛毀棄,萬曆皇帝本人的骸骨也在後來的動亂中被拉出來焚燒處理。

基于此教訓,考古界再也沒有主動挖掘過皇陵。而乾陵,自1961年,被公布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以來,一直保護得完好,極有可能是目前唯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但是近來來,随着我國考古技術的進步,“科學發掘乾陵”的提議開始活躍起來,一些考古專家也持贊成論調。他們表示目前已到了發掘乾隆的合适時機。主動發掘理由有二:一是積極保護,“地下水的滲漏對地下建築造成的破壞不能忽視。而且,出土文物的保護難題并非不能解決,有些文物可以繼續放在帝王陵中,采取特殊隔離處理後,不影響參觀。”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二是促進曆史文化旅遊,可作振興陝西經濟的興奮劑。“有經濟學家預測,乾陵一開,陝西每年最少可增500萬遊客,這是多大的經濟效益,這又會給西部大開發帶來多大的投資?”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從技術而言,目前我們的文物保護技術水準,已經奠定了保護好乾陵出土文物的堅實基礎,可以給出土文物以良好的存護保障,挖掘其實也是一種保護。

專家提議:是時候挖掘武則天乾陵墓了

那麼,乾陵到底該不該挖掘呢,大家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