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意難平的胡楊,阿秀在萬衆矚目裡終于出現。
大家戲谑:班長還活着呢,咱就替野子哥惦記人媳婦兒了?這不禮貌啊。
玩笑歸玩笑,班長這一犧牲,這兩天的四集幾乎讓人哭成狗。

還是說阿秀吧,她生在農村,沒有胡楊的文化高度,更讀不懂惠特曼,她的顔值和氣質,在劇中人眼中也不及江南征,可卻是她讓顧一野懂了什麼叫人民責任。
從班長張飛的言語中,可以發現,阿秀最初看上他,就是因為他的一身軍裝和解放軍的身份,而後因為了解再喜歡上這個人的本身特質。
她去部隊看張飛,說的最多的也是讓張飛報效國家。
她說自己最佩服這樣的男人,不圖他家境如何,就圖他是個為人民的軍人,别人的好日子富日子,他都替他們扛了,這樣的男人才是真男人。
她說這話時候的真誠和認真,帶着那個年代百姓對軍人獨有的崇敬。
其實無論多少年過去,提到保家衛國的軍人,大家都滿懷崇敬,滿眼敬佩。
阿秀代表了那個年代一部分女子的質樸。
阿秀說,要感謝部隊,感謝不對将張飛培養成這麼優秀的男子漢。
知道自己不能随軍,她可以很有力量的說,我回家,照顧咱媽,喂豬,安安靜靜的等你,你别擔心家裡,好好打仗,好好訓練。
軍嫂的覺悟和付出,在那個年代,在她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緻。
之後,張飛犧牲,她知道打了勝仗軍隊凱旋,再次感到部隊,心存希望。
而且這次再來,作為軍嫂,她帶了很多家鄉特産,熱情的想送給張飛的戰友,還記得一年前來和她接觸最多的顧一野會咳嗽,是以細心的帶了藥。
對于張飛的犧牲,做好了心理準備,甚至猜到了結果,卻始終不願承認。
她強裝堅強的笑,說:哪怕張飛殘了,一輩子需要人照顧,我都認了,我帶他回去,一輩子當英雄供着,隻要人活着,我不怨部隊,以後張飛的飲食起居,我也不麻煩部隊……
她隻要張飛活着而已啊。
可這個願望,終究是太難了。
她支援張飛勇敢的保家衛國,也做好了所有準備,可是當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她終究是會難過,隻即使如此,她始終覺得張飛是她的驕傲。
阿秀這樣的思想,展現了多少抗戰年代犧牲英雄家屬的心思,不怨部隊讓他上前線,還會擔心的問,他打仗是不是不夠勇敢呀?思想是不是不夠積極呀,你們别怪他,我會和他一起努力的。
最後,接受現實人沒了,她們會流着眼淚笑,這是他的責任,是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