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北韓戰争,已經過去70周年了,但提起北韓戰争,最熟悉的場面莫過于上甘嶺之戰了。不過說起在上甘嶺上血戰的十五軍45師師長崔建功,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曆。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崔建功

崔建功,河北魏縣人,兒時名叫崔小四,舊時結婚早,在崔建功16歲的時候,他結婚了,有了第一個名字:崔日發!作為窮苦人家的孩子,起這個名字也就是想早日發達了。

1934年秋,19歲的崔日發已經結婚三年了,作為家中的頂梁柱,崔日發選擇出外謀生。路上正好碰上了東北騎兵師的三個逃兵,他們一路向南,到了九省通衢的漢口,希望在那裡找到工作,但是結果讓崔日發失望了,恰巧此時遇上了東北109師招兵,崔日發就應征入伍,成為了一名國民黨士兵。

1935年10月,當時在武昌任職的張學良調任西北剿總副司令并代行總司令職權,崔日發所在的東北109師也随着張學良的調動來到了西北。

1935年10月19日,是紅軍具有曆史紀念意義的時刻,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會師了!這讓圍剿紅軍失敗的蔣介石大為惱火,調集大量兵力圍剿陝甘根據地,為了粉碎蔣介石的圍剿,毛澤東親自部署指揮了直羅鎮戰役,取得了戰役勝利,這場戰役被稱作是陝甘根據地的奠基禮。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直羅鎮戰役

參與了這場戰役的東北109師,被殲1000多人,俘獲5367人,而剛參軍一年的崔日發就是俘虜中的一員,不過這次俘虜經曆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崔日發被俘虜後,參加改造,成為了紅軍一員,當時紅十五軍團破壞部的部長唐天際成為了崔日發的貴人。

唐天際,青年時期參加學生運動,1926年入黨,參加了南昌起義、長征等重大軍事行動,是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将《辯證唯物主義入門》與《大衆哲學》兩本書送給了崔日發,徹底改變了崔日發的人生觀。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唐天際

從此,愛學習、肯鑽研、能攻善守的崔日發在槍林彈雨中成熟起來,為建立工農革命政權而奮鬥。也是以改掉了自己認為封建的名字崔日發,重新取名崔建工。

崔建功經曆了土地革命戰争、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足迹踏遍11個省,曆任敵工股長、營教導員、團政委、分區司令員、旅政委、旅長等職。

1951年3月,已經擔任十五軍45師師長的崔建工帶兵赴朝,當時的他肯定沒想到在一年多以後,一個叫上甘嶺的地方,他會和45師的其他将士們血戰聯合國軍并一戰成名。

晚年的崔建功對那場戰役還記憶猶新,抗美援朝五十周年的時候,崔建功将軍85歲了,常年征戰的他身體已經不是很硬朗了,坐着輪椅接受了采訪,動情地為記者講述了40多年前他和他的戰士們浴血奮戰上甘嶺的故事。

1952年10月14日,中國陸軍和美國陸軍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火力緻勝論的忠實信徒範佛裡特醞釀了一個多月的“攤牌行動”,這一天開始了。

範佛裡特,作為參加了一二戰的老手,自然也懂一點疑兵之計,多點展開的佯攻方式讓鄧華和秦基偉第一時間抓不住聯合國軍的主攻方向,這讓駐守在上甘嶺兩個高地的45師吃了不少虧。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秦基偉還懊惱,檢讨道:

“如果我們預料到敵人的進攻方向,那麼第一天敵人就爬不上來,對敵人進攻的持續力也不足,是以,指揮上發生錯覺!”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秦基偉

上甘嶺戰役的第一天,就讓志願軍感受到了什麼是範佛裡特彈藥量。

“聯合國軍”發起攻擊是在淩晨,崔建工還在坑道内睡覺,就被一連串的炮彈炸醒了。當他走出坑道的時候,597.7高地和537.7高地就像火山爆發一樣,三百二十門大口徑火炮和二十七輛坦克同時向這兩個高地猛轟,火力最密集的時候,平均每秒鐘六發炮彈落在這兩個連隊的陣地上!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志願軍在密集的炮火中沖鋒

在這個超過二戰火力密度的戰役初始,我軍卻沒有火力還擊,火炮都調往注字洞南山方向去了,我軍能做的就是在陣地的連隊硬拼!

但兩個連隊如何擋得住美韓軍一共投入七個步兵營十八個炮兵營和兩百餘架飛機的攻擊,表面陣地丢了,一連隻剩下二十多人,隻得退入坑道防守!

“夜裡反擊,把丢失的陣地奪回來!”

這是45師交戰第一天從師指揮所發出的第一個明确指令,盡管此時崔建工和作戰科長還沒有搞明白範佛裡特想幹什麼!

當夜7時,争奪陣地的戰鬥開始了,沒有炮火掩護的45師135團愣是奪回了日間失去的陣地,殲敵一千九百人,但是45師也傷亡了五百五十人。

就這樣,從第一天打到第三天,陣地反複易手,45師已經有十五個連隊投入戰鬥,殲敵近5000人,而秦基偉也終于初步摸清了範佛裡特的意圖,軍主力、軍和師炮群開始向上甘嶺集結了!

戰役進行到第四天,範佛裡特還是如此不要命地想要攻下這兩個小山包,這是殺紅眼了!戰損預估200人的攤牌行動還沒有攤成功,已經折進去快六千人了,範佛裡特這是惱羞成怒下的賭氣行為,想找回面子,但是看十五軍答不答應!

秦基偉電告崔建工:

“十五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為了全局勝利,十五軍打完了也在所不惜,國内十五軍這樣的部隊多的是,而上甘嶺隻有一個!”

是啊,上甘嶺失守了,五聖山就失去了第一屏障,如果失去五聖山,後退200公裡,志願軍将無險可守!

崔建工回電秦基偉:

“四十五師打剩一個營,我當營長,打剩一個連,我就當連長!”

此前因傷亡過大而流淚的作戰科科長宋新安也不哭了,對崔建工說;

“師長,我給你當班長,過了鴨綠江我就沒想過回頭!”

10月19日夜,十五軍有炮火了,第一次大反擊打響了,在四十四門重炮和二十四門火箭炮的掩護下,537.7高地二十分鐘就奪回來了,而597.7高地,地形複雜,注定是一場血戰。

在這場血戰中,後來被追授特等功的黃繼光犧牲了,他用血肉之軀堵住了暗堡的機槍,為我軍争得了喘息之機,陣地奪回來了,這一夜,美韓軍又折了二千五百人。

美軍傷亡嚴重,這幾天,參戰的聯合國軍十八個營都輪番打了兩三次,最慘的一個連隻剩下一個獨苗了,20日當天,在597.7高地南邊的山溝裡,美韓軍運走了三十卡車屍體。

而我軍也損失慘重,四十五師已經拿不出一個完整的營了,盡管現在是殲敵的大好時機,因為殺紅了眼的範佛裡特也顧不上什麼兵家大忌了,“添油戰術”似的沖鋒送到嘴邊的肥肉,四十五師已經吃不動了!

本來下令要大量殲滅敵人的鄧華不得不下令進入坑道,四十五師婆娘娃娃已經一起上了!

坑道防禦是艱苦的,坑道雖然抵禦了炮火,但是在黑暗潮濕的坑道中,堆滿了物資彈藥、擠滿了士兵傷員,還有烈士遺體....味道污濁可以忍,氧氣稀薄可以去洞口吸,但是沒水是大問題。

為了一點點帶有水分的東西,志願軍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牙膏、尿都屬于能解渴的好東西了,好多戰士渴了隻能舔舔濕漉漉的石頭。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志願軍戰士坑道接水

吃飯,因為炒面沒有水,嘴太幹了難以下咽,後勤想辦法送點含水高的蔬菜水果進去,以解決坑道生存問題。剛開始送了蘿蔔,但吃多了蘿蔔燒心,希望換蘋果!

十五軍在平壤一帶買了三萬多公斤蘋果,但是要送到坑道難度超乎想象,在這樣艱苦的時刻,四十五師下令:

送入坑道一筐蘋果者,可記二等功!

足以想象難度了,因為敵人的火力網太密了!

三萬多公斤蘋果隻有一個進入了坑道,而這個蘋果在坑道的幾十名志願軍戰士手中轉兩圈還沒有吃完,這個動人的故事已經進入國小課本,在教育者一代一代的中國孩子!

為了水,四十五師的志願軍戰士還趁着夜色,多人掩護出坑道去找水,很多人再也沒有回來!

四十五師的将士們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堅守了十天十夜,損失也非常慘重,此時的四十五師已經損失快過半了,很多士兵拖着疲憊的身軀在坑道守着,師長崔建工守了七天七夜,上廁所、出去喘口氣都要兩個人架着,沒有力氣了!

10月30日,經過十天的準備,大反攻終于開始了,做足了準備的十五軍一百三十三門大口徑火炮和三十門一二〇重迫擊炮轟炸了四個多小時,接着是蘇聯神器喀秋莎,八秒鐘,三百五十二發火箭彈,射向了敵人陣地和縱深!

帶領45師上甘嶺血戰20天,人大秘書處為其改名,秦基偉題詞

接着是殘酷的沖鋒,本已虛弱不堪的志願軍士兵靠着頑強的意志和巨大的犧牲,在忍受了非人的十天坑道生活後終于奪回了高地,這一天,第一次在火力上壓倒了對手,我軍消耗的子彈、炮彈爆破筒數量創造了上甘嶺日消耗量之最!

美軍失去了陣地,也打殘了大部分戰鬥編制,無奈隻能拉王牌出來了,空降187團,就是在巨濟島屠殺中朝俘虜的那隻空降團,也隻能為後來成為中國空降部隊的十五軍祭旗!這是四十五師極大的自豪!

随後的三天,美韓軍已經經不起大浪了,四十五師以巨大的犧牲博來了上甘嶺戰役的有利時機,半路被調遣來的十二軍接下了四十五師的防務,四十五師終于可以歇歇了。

強将手下無弱兵,四十五師湧現了孫占元、黃繼光、牛保才、龍世昌等衆多戰鬥英雄。1954年3月29日,45師勝利回國。同年,崔建工被選為全國第一屆人大代表。大會秘書處将其名改為“崔建功”,以表彰他指揮上甘嶺戰役,為祖國立下不朽功勳。

(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别以崔将軍當時的名字相稱,1938年前為崔日發,1938年~1954年為崔建工,1954年以後為崔建功,此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