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非遺主題婚禮精彩瞬間。視訊攝制:杜船

河北新聞網訊(闫德見)端一杯溫潤的定瓷茶盞,品一口清香的白茶,可賞“比翼雙飛”的沙燕風筝、豔麗精巧的藁城宮燈……1月8日,一場别開生面的非遺主題婚禮在石家莊舉行,衆多河北非遺飾品、非遺民俗表演、非遺美食彙聚一堂,讓廣大賓客盡享非遺之美。

非遺與婚禮巧妙融合 創新婚禮“新玩法”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藁城宮燈。 王建攝

婚禮現場布置,那可是大有講究,16組藁城宮燈組成的燈籠牆,色彩豔麗、喜慶,格外引人注目。相傳,藁城宮燈始于東漢,清代因工藝精湛、造型美觀懸挂于宮中,是以得名。宮燈由卡紙敷彩、镂空雕刻而成,以紅黃中國傳統色彩為主要色調,印刻以“龍”“鳳”“魚”等吉祥圖案,有富貴吉祥之意,外觀新穎漂亮。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廊坊安次區第什裡風筝。 王建攝

“這是一整套的沙燕家族風筝,體型肥壯呆萌的肥燕風筝象征男性、身形瘦小靈動的瘦燕風筝象征女性、比翼雙飛的雙翼沙燕風筝意指夫妻……這套風筝寓意喜結連理、夫妻和睦、多子多福。”新娘的朋友李金芳向記者介紹婚禮現場懸挂的河北非遺第什裡風筝。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婚禮現場非遺節目表演。 王建攝

現場節目表演是婚禮的亮點之一。配以激昂喜慶的音樂,國家級非遺項目井陉拉花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腳”等豐富的舞蹈動作,色彩鮮豔的服飾道具,剛柔并濟、粗犷含蓄的表演風格赢得了在座賓客的聲聲喝彩。炫酷而富有力量的吳橋雜技——頂壇子,唱腔簡潔歡快、韻味獨特的西河大鼓,變幻莫測、神奇無比的魔術戲法……本次婚禮邀請了多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助陣。精彩紛呈的節目表演,讓婚禮更顯喜慶和熱鬧。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婚宴上的非遺美食。 王建攝

婚宴中的非遺美食同樣讓人贊口不絕。鋼制烤架上,烤全羊有規律地緩緩轉動,在炭火的烘烤下,外表黃金油亮、焦黃發脆,裡肉綿軟鮮嫩。豐甯烤全羊非遺傳承人劉磊熟練地為烤制中的全羊改刀并撒上秘制調料,“豐甯烤全羊的特色是一羊五吃,吃一層烤一層。一吃脆皮,酥脆、入口即化;二吃油脂,鮮香滑口;三吃羊排,焦香、唇齒留香;四吃貼骨肉;五吃炖羊骨。”說話間,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色香味俱全的烤全羊第一層便烤制完成了。除了這道“硬菜”以外,馬家燒雞、柴溝堡鎮熏肉、大名五百居香腸、韭菜雞蛋炒曲陽燒餅、正定宋記八大碗、藁城宮面、黑閨女水餃、邯鄲花馍、平泉禦膳糖餅、唐山棋子燒餅等10餘道非遺美食也驚豔亮相,讓在場賓客大呼過瘾。

非遺與婚禮的巧妙結合,讓賓客們紛紛贊歎身邊的非遺可以這麼美,那麼潮。“這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婚禮,真沒想到一場婚禮能看到這麼多非遺物件、這麼精彩的非遺表演,吃到這麼美味的非遺美食,真是太贊了。”一位賓客稱贊道。

非遺融入生活 “新”婚禮助力非遺“活”起來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新婚夫妻接受采訪。 王建攝。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折射着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彰顯着優秀傳統文化内涵。“本次婚禮的主題是傳承。‘傳’就是将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過來;‘承’就是用新的方式,在創新融合中傳承下去。”新郎劉皓天說。“非遺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像第一套婚服是京南禦繡,非常唯美,文化底蘊深厚。婚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把非遺美的元素和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婚禮中,給自己留下美好回憶,讓親朋好友印象深刻,同時也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非遺更好地傳播與傳承。”新娘王暢笑着說。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婚禮策劃經理接受采訪。 王建攝

婚禮是大衆參與的舞台,也是生活化的場景。通過婚禮策劃、空間環境設計、視覺形象設計等手段,往往可以讓非遺給人留下深刻印記。“非遺有着其獨特魅力,也非常貼合婚禮這種喜慶的氛圍。策劃這場婚禮更多地是想讓非遺走進現代化的生活,融入人們的生活,讓非遺‘潮’起來。”在談及策劃這場婚禮初衷時,婚禮策劃經理這樣介紹道。

非遺活态傳承|這場别開生面的婚禮“破圈”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定瓷燒制技藝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龐永輝接受采訪。 王建攝

“這次非遺婚禮很時尚,讓很多人心動。非遺與婚禮融合,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新方向。這是一個展示非遺的好機會,本次婚禮帶來的定瓷‘孩兒枕’,在古代寓意早生貴子、多子多福。”婚禮證婚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定瓷燒制技藝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龐永輝說,“這是一次非遺與婚禮融合的嘗試,非遺隻有走進生活、走進家庭、走進百姓中間,才能真正活态傳承。”

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路徑也日趨多樣化,正如本次非遺主題婚禮,正是讓非遺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充分實踐。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