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三國志通俗演義》:颍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台。孟德無終始,留侯不再來。忠心懷恨死,天下盡悲哀!

“左膀右臂”是自古君王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的統稱,曹操曾将自己比作漢高祖劉邦,将他身邊的得力之人荀彧比作輔佐當年劉邦坐上君王之座的張良。曹操能夠坐上最終的高位,與荀彧有着脫不開的關系。曹操早就認可荀彧的能力,當年荀彧加入曹操軍隊的時候,曹操别提多開心了,他直言荀彧是我的子房,将來将會為我所用。以此,我們便能看出曹操對荀彧的器重。可是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荀彧對曹操的幫助

曹操看重荀彧,而荀彧也并沒有讓曹操失望,幾次危急時刻荀彧都立了大功。當年,曹操與陶謙對立,危急時刻兖州卻沒有團結一心,其中有人勾結呂布,導緻兖州部分城池直接被呂布占領,局勢動蕩。曹操正一籌莫展之際,荀彧站了出來,他呼籲大家團結一心,最終守護住了曹操的三座城池。有了城在,曹操方能有資本再戰。調整戰略後,曹操重新反攻,這一次,徹底将呂布擊敗,保護住了兖州的安穩。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不過,荀彧對曹操的幫助,可不僅僅于此。在官渡之戰時期,荀彧的幫助才是曹操徹底走向高光的資本。那時候,袁紹大軍的壓制緻使曹操喘不過氣起來,荀彧提出應該以計謀處事,于是提出了曆史上有名的“四勝論”。四勝分為度、謀、武、德四個方面,他從這四個方面分析,為曹操服下了一顆定心丸。因為荀彧認為,曹操在這次戰役中必勝無疑。正是這一預測,令曹操信心倍增。不過,荀彧并沒有說出自己有這一預測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認為袁紹的謀士必然會生變,導緻其無法取勝。果不其然,袁紹的主心骨斷了,自然戰鬥力減弱了一大半。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但因為袁紹的兵力比曹操強大很多,是以曹操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依舊不是袁紹的對手,在他快要抵擋不住袁紹的時候,荀彧告訴曹操,越是這時候,越不能撤退。如果這時候撤退了,那麼曾經與袁紹僵持了半年耗費的心力和經曆,豈不是全部都浪費了嗎?曹操聽後大受啟發,堅持了下來。随後不久,許攸就投降了,許攸向曹操表示,可以偷襲烏巢,以這種方式将袁紹的兵力扼殺。曹操雖不敢全信,但還是聯合荀彧一起,将烏巢燒了。沒想到這一燒,果真滅了地方勢力,最終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作為曹操的謀主,出謀劃策都是荀彧的日常,但除了這些瑣碎的謀略外,荀彧對曹操在其他方面的幫助也非常大。譬如在曹操征戰時,荀彧就幫他處理政事,并且能将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政務與征戰之餘,荀彧會舉薦大量的人才給曹操,以便之後勢力的擴增。總之隻要是荀彧能想到的,對曹操有利的,他便都會努力地去做好。有了他的不懈努力,曹操的事業才得以穩步上升。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相親相愛,最終卻勢同水火

曹操與荀彧,可謂是人們眼中“天造地設”的一對兒事業伴侶,他們之間相輔相成,互利共生,仿佛是老天爺有意把二人聚在一起的,認為其二人能夠創造出不小的成就,就連曹操和荀彧自己都認為,彼此将會是走的最長遠的人。可是,事情總不會向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二人一旦發生了理想上的沖突,曾經的友好便立刻灰飛煙滅。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曹操勢力鞏固後,唯一的願望就是趕緊自立為王,不過,他所言的“王”,并不是荀彧也期望的那個“王”。原來,荀彧期望曹操興複漢室,而曹操卻想步王莽的後塵,成為新一代的君王。荀彧一心為漢,他起初輔佐曹操便是為了複漢,如今一切都背道而馳了,他豈能違背自己的心意?

曹操送了個空食盒給荀彧,荀彧看後就自殺了,這是為何?

空食盒成罪魁禍首

荀彧勸誡曹操,可曹操卻全然不聽,二人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馳。友情一度走到冰點,曹操認為荀彧不了解自己,而荀彧認為自己多年的努力已經毀于一旦了,二人的芥蒂越來越深,且無人願意妥協。作為荀彧的摯友,曹操将一個空食盒送給了荀彧,想要以空空如也警戒荀彧“我可以讓你活着,也可以短你生路…”本想威脅一下荀彧,讓其快妥協與自己,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舉動卻令荀彧直接選擇了死亡。因為他的心意太過堅定,哪怕是威脅,也絕不會動搖他。曹操得知荀彧死訊後,悲痛欲絕,他沒想到摯友竟會如此固執,這也成了曹操一生的遺憾。

參考資料:《三國志通俗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