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筆】Before Your Eyes

【随筆】Before Your Eyes

遊戲的縮寫是 BYE,意味着作者與逝去的父親的告别。

1

一個令人沉浸其中的叙事遊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設定一個場景,例如和家人們一起在客廳的飯桌上用餐;例如坐在房間的一角,面前的是開蓋的鋼琴,翻開的樂譜和提醒珍惜時間的擺件;例如坐在車裡的後座,面前是家人開車的背影,放在椅背後面的樂譜和窗外天色變暗的景象。

隻有那些片角的場景才是故事的主線,玩家作為擺渡的靈魂,被限制回憶的自由,不被允許對過去有太多的留戀。

為了避免單調,遊戲還是在這些微小的場景創造了角色不同的性格路線。除了物品互動,玩家還可以在突發場景中選擇不同的行為。即使不能改變故事的結局,提供選擇能讓玩家在限定的規則中擁有參與故事的自由。遊戲的玩法不是探索世界,但它需要玩家深刻體會 ,希望玩家透過回憶産生達到預期的共鳴。

【随筆】Before Your Eyes

是以真的不該用任何能夠捕捉眼球移動的裝置玩遊戲。尤其是了解創造共鳴還需要遊戲中那些悠然的對話的時候,生理技能的不足能讓遊戲加以嚴苛地遵守“不能留戀回憶”的規定,也給原本唏噓的故事多加一份生命的殘酷。

2

生命的殘酷,除了生老病死還有碌碌無為。

十一歲的主角在本該享受玩樂與探索的年紀中接連體驗了人生沉重的時刻:任何生命不可抗力的轉逝;難以實作來自母親年少的遺憾,病魔一點點地奪取他的壽命, 以及從中無法滿足他人期待的内疚。

幻想是眼前的母親駕駛着歸家的小車偷偷歎息,機遇悄然在下個路口等待着相遇;事實是主角失敗的那刻,病魔的侵襲封鎖了主角人生剩餘的入口。

年幼夭折的主角,渴望對抗命運的願望使得他在幻想中成為名譽千裡的畫家。在夢裡,随手一筆就能畫出大師級的作品,獲得周圍人的認可,甚至重新找回失而複得的友情。主角将新的機遇賭注在母親眼中的功成名就上,在幻想中想象了一個現實中不存在的彼岸,讓彼岸的一切撫慰對事物無能為力的傷痛。他和母親之間的關系也是微妙的。從一個熊孩子變成别人眼裡的乖孩子,遊戲微妙地從中處理着這過程中的聯系,成長的煩惱伴随着主角與母親的隔閡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人有三種死亡,肉體上的死亡、社會上的死亡、精神上的死亡。最後母親認可了主角在精神上存在的意義:他給家人以及其它人帶來的喜悅與希望;他在努力中頓悟的自我。在這個溫馨團結的家庭裡,結束了碌碌無為但有資格說出平庸可貴的人生。

這樣的故事太過幸運和完美,以至于讓我覺得這其實是無能的升華。将不合願的勞動升華成所謂的實作自我。

3

影子工廠的 Lynri 也是相同的背景:天資禀賦、家庭美滿但身患絕症,他們同樣在實作願望的路上遭遇設定中不可扭轉的事故,并且除了含恨妥協以外沒有第二次實作的機會,最後他們卻可以在沒有任何改善的情況下實作美好的結局,真正讓我感到厭倦和遺憾的正是這種不斷湧現為了刺激多巴胺設計的動蕩起伏的故事。但同時,每天都在上映的普通人的故事在大家心中的确無法産生吸引力甚至更深刻的感悟。

當初 Vlog 的興起讓我看到了人們求同存異的渴望。每一個觀看着他人生活的人,都想從中體驗與過去不一樣的活法。現代社會裡一個個互相疏離的自我,渴望在虛拟世界與他人重新聯結,其中還不會是以犧牲個體的自由,完美的解決了作為社群性動物來自本能的欲望。如果那樣的方式稱得上美好的話,那我們克服社交困難,努力從磨合中達成協作的勇氣還能産生甚至能以何種方式産生?

社交焦慮就和主角的夢一般。當畫面從鋼琴具體的輪廓,以點面的形式縮減剩下 88 個琴鍵上,玩家彈奏的時候,鏡頭進行急促的移動,想要演奏不斷,玩家必須在鏡頭移動範圍内快速敲出考試要考的高難度曲子。随着彈奏的範圍越來越小,令人感到壓迫、緊張、呼吸困難,我難以想象這部分用眼球捕捉遊玩會是怎樣的體驗。

其實我更加希望,人們借助科技與虛拟空間,從身心上再次與人産生互相信任與了解的聯結。而不是從虛拟空間中做着泡沫般的美夢。

祝我們的未來不會因為忘記過去而重蹈覆徹,不管是為了實作個性,為了突破障礙,還是為了緬懷給我們帶來精神價值的親人。

【随筆】Before Your Ey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