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名将蘇定方,一人滅三國,為什麼被後人黑得最慘?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曆史上被黑得最慘的一個人物就是唐朝名将蘇定方。

明明是唐朝的開國元勳,他為唐朝東蕩西殺開疆拓土,曾使唐朝的國土一度擴張到極緻。

就是這樣一位大英雄,戰績被載入史冊,甚至被鄰國南韓立碑祭祀的人物,卻被清朝說書藝人刻畫成了一個“白臉”的大奸臣,說他陰險、狡猾、毒辣害死了冷面寒槍的俏羅成……

唐朝名将蘇定方,一人滅三國,為什麼被後人黑得最慘?

清朝說書藝人為什麼要颠覆蘇定方的英雄形象呢?

話不多說,春秋君想通過曆史的抽絲剝繭來尋求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蘇定方的生平和戰績在《新唐書》、《舊唐書》都有記載,唐朝曆任皇帝對蘇定方的評價都很高,被供奉到武廟之中,乃至到了宋朝以後也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

真正歪曲颠覆蘇定方形象的是清朝撰寫《說唐演義》的作者如蓮居士以及《隋唐演義》一書的作者褚人獲。

由于通俗演義故事傳播很廣,加上老百姓對真實曆史不甚了解,是以從清朝以後,蘇定方的形象被完全颠覆了。

清朝的文人為什麼要颠倒黑白肆意颠覆蘇定方的形象呢?咱們先看看蘇定方都做了些什麼吧。

蘇定方(592~667)名烈,字定方,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初年名将。

蘇定方的父親名叫蘇邕,曾是武邑縣鄉“保安隊長”,也就是率領鄉勇們抵禦盜賊和亂匪的洗劫,保一方平安。

蘇定方從18歲上就加入了鄉勇隊,由于孔武有力加上打架不要命,後被提升為分隊長。

4年後,由于在一次死磕戰鬥中,他的父親不幸被射死,22歲的蘇定方就被鄉裡任命代替了其父的職位,鄉裡的老百姓都依靠蘇定方來保護。

到了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蘇定方就投奔了河北義軍領袖窦建德的帳下。

到後來窦建德敗亡後,蘇定方就投奔了窦建德的舊将劉黑闼麾下。

評書演義上說,在李世民奉命平叛的時候,當時作為劉黑闼的将領蘇定方,把銀槍将羅成引進淤泥河亂箭射死了。

其實曆史上就根本沒有羅成這個人,傳說羅成的原型是羅士信。

曆史上的羅士信,确實是在這次戰鬥中被射死的,是不是蘇定方所為沒有曆史依據。

到後來李世民滅了劉黑闼,蘇定方不願意效力唐朝(當時李淵當政)于是歸隐故鄉。

這一年(623年)蘇定方31歲。

唐朝名将蘇定方,一人滅三國,為什麼被後人黑得最慘?

(蘇定方)

等到了唐太宗繼位後,即唐太宗貞觀初年,蘇定方被重新啟用,随後做了唐軍中的一個低級将領(折沖)。

貞觀四年,李世民為了報當初自己登基之時東突厥侵犯邊境之仇,派大将軍李靖為元帥,蘇定方為先鋒征讨東突厥。

此戰蘇定方戰績可圈可點,他遠遠望見了可汗牙帳,親率200鐵騎,愣是把颉利可汗趕跑了。

戰後,論功行賞,蘇定方被授左衛中郎将(相當于團長)。

李世民去世後,他的兒子李治繼位,蘇定方的軍旅生涯達到了巅峰,一路開挂銳不可擋。

歸納一下就是:永徽六年(665),蘇定方奉高宗之命,随魯國公程咬金征讨西突厥。

唐朝名将蘇定方,一人滅三國,為什麼被後人黑得最慘?

戰鬥過程咱就不說了,咱直接說結果。

最後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這一仗是程咬金的滑鐵盧,程咬金是主帥,由于在勝利返朝的時候,他下令屠城犯了兵家之大忌,加上在勝利後沒有制止謀士王文度私分戰利品。

回朝以後,程咬金被罷官,謀士王文度被處死,而蘇定方由于拒絕私分戰利品受到了高宗的賞識。

縱觀蘇定方戎馬生涯,可以高度概括為:征西突厥,平蔥嶺、夷滅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說了這麼多,和清朝文人颠覆他的形象有什麼關系呢?

隻因為蘇定方的滅國戰績太厲害了,是以清朝文人對他沒有好感。

前面也說了,後人把蘇定方定位為白臉的奸臣,而南韓人則把他奉為開國的英雄進行立碑祭祀。

唐朝名将蘇定方,一人滅三國,為什麼被後人黑得最慘?

原來蘇定方當初滅的百濟,是幫助現在的南韓(過去稱新羅)滅掉了敵國百濟,是以南韓人把蘇定方立碑祭祀。

蘇定方另一顯赫的戰績就是滅了高句麗,高句麗在哪呢?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

在唐朝時,高句麗控制着遼東地區,大家想一想,遼東地區是清朝先祖居住的地方,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如此說來,蘇定方滅的就是清朝的先祖。

南韓祭祀蘇定方是因為他幫助南韓的前身滅了敵國百濟,同樣的道理,清朝文人颠覆蘇定方的形象就是恨他滅了自己的先祖。

唐朝名将蘇定方,一人滅三國,為什麼被後人黑得最慘?

講真清朝文人怎麼會歌頌一個滅了自己祖先的人呢?剩下的隻有抹黑和颠覆蘇定方的形象,這個道理不難了解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