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在我國曆史上,幾乎每一個朝代都一直苦于北方蠻夷的侵襲,秦始皇修長城就是為了抵禦胡人,而之後的曆史之中,也有五胡亂華、蒙古進兵、滿清入關等等事件,而這些在經濟、政治和文明程度都不及中原的民族,之是以能夠進兵中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着他們軍隊之中一種強大的兵種——騎兵。

因為北方民族是遊牧民族,常年生活在馬背,是以北方騎兵一直十分強大。而為了應對這些威脅,中原王朝也十分重視騎兵的發展,是以在我國古代曆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有騎兵的舞台。但如此多的騎兵之中,能夠稱之為精銳的騎兵部隊,卻并不算多。

漢朝——幽州鐵騎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秦始皇雖然修建了長城,一定程度上能夠抵禦匈奴的進攻,但是秦朝大興土木,緻使大量的人口死在工事之下,加上後來農民起義,中原變得更加空虛,是以在漢朝的時候,匈奴的威脅已經十分之大,是以漢武帝才讓衛青、霍去病前去征讨。

于是衛青與霍去病兩人各領精銳騎兵5萬進入西域,以日行三百餘裡的速度快速突入敵軍之後,在靈活的戰術、精良的裝備和強大的武力之下,衛青跟霍去病在西域有如狼入羊群,殺得敵軍丢盔棄甲,讓漢朝鐵騎名揚天下。

而訓練騎兵的傳統就這樣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光武帝劉秀時期更是出現了一支幽州鐵騎。幽州鐵騎在當時混亂的戰場上是連戰連勝,勢如破竹,曾以4000兵馬大破數萬敵軍,為劉秀稱帝掃除了障礙,而幽州鐵騎之名也青史留名。

曹魏——虎豹騎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三國時期是自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大亂世,華夏大地興起了無數勢力,連年征戰之下,中原變成了一個“絞肉機”。而在這絞肉機當中扮演刀片的,就是曹魏陣營的虎豹騎了。

虎豹騎作為曹操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因為實力太過強大,為了防止虎豹騎成為他人的刀劍,曆來隻有曹家人才能夠作為統領。據《三國志》記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骁銳,或從百人将補之。”也就是說,這些士兵都是真正的百裡挑一,十分厲害。

而虎豹騎的戰績也相當突出,在北征烏桓的時候,曹操虎豹騎就直面北方胡人騎兵并且大獲全勝。後來在長坂坡一戰之中,劉備也輸在虎豹騎之下。而以“西涼鐵騎”聞名的馬超部隊,也被虎豹騎擊潰,由此足見虎豹騎之戰力。

唐朝——玄甲騎兵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唐朝的強大,表現在于經濟、文化和社會之上,而為唐朝的強大托底的,就是李世民麾下直屬的玄甲騎兵了。所謂“玄甲”,乃是一種輕便卻十分堅韌的黑甲,在人與馬身上都有裝配,玄甲騎兵以其戰術靈活、突刺強勁而聞名。

《資治通鑒》記載,玄甲騎兵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加上李世民身為秦王也自己披甲上陣,更是讓玄甲騎兵有着其他騎兵和兵種無法擁有的時期。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時候,就是帶着這一千多的玄甲騎兵橫沖直撞,摧枯拉朽,王世充軍隊雖然上萬,但是幾乎沒有反抗之力,最終隻能遁逃。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正是因為李世民有玄甲騎兵,是以李淵對于他才會十分忌憚。而也正是有玄甲騎兵托底,緻使當時無論是吐蕃還是回鹘還是其他任何民族,都完全不敢冒犯唐朝大軍,這就是唐朝能夠達成“萬國來朝”成就的原因之一。

北宋——靜塞軍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靜塞軍由宋太宗親手所創,選用的馬匹和士兵都是精中選精。彼時契丹騎兵已經十分強大,耶律大石敗逃西域之後,曾經就靠着契丹遺留騎兵橫掃中東,而靜塞軍卻可以戰勝契丹騎兵,足見當時靜塞軍之強悍。

靜塞軍的編制為3000人,每個人都擁有5匹好馬,人跟馬都穿上了極其厚重的盔甲,一旦整個軍隊開始沖撞起來,簡直就像是“生物坦克”開動了一樣,戰鬥力十分驚人,連遼國最強大的騎兵——鐵林軍都不是靜塞軍的對手。

宋朝——背嵬軍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嶽家軍的名氣我們都已經十分了解了。所有的嶽家軍,都受到嶽飛的親自訓練和統領,無數次戰勝了金朝的軍隊,讓金朝将領金兀術吃到了苦頭。而嶽家軍中最為精銳的,就是在嶽家軍中都百裡挑一的騎兵——背嵬軍。

當時的嶽家軍總共有十幾萬,但是背嵬軍騎兵數量僅僅隻有8000,是以每一個背嵬軍騎兵都是精挑細選的。此外背嵬軍的戰術還十分靈活,整個騎兵被分成了12軍,不同的兵種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組合之下能夠發揮不同的戰術功效,而這就是嶽飛在面對金朝鐵騎的時候,依然能夠勝多敗少的原因。

元朝——蒙古鐵騎

中國曆史上6支真正的精銳騎兵,宋朝有2支,另外4支分别是誰?

蒙古鐵騎自不必多說,作為當時最後的赢家,接連打敗女真鐵騎和宋朝軍隊,蒙古騎兵的戰力是有目共睹的。而在蒙古鐵騎的加持之下,忽必烈才得以東征西讨,克定中原,橫掃中亞,一路打到歐洲面門。

要不是當時一場大雨導緻歐洲泥濘不堪不适宜騎兵進攻,加上東方又出現了叛亂,以當時歐洲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抵擋元朝的蒙古鐵騎,歐洲也就加入元朝版圖了。而這也是西方“黃禍”之稱的由來,蒙古鐵騎的恐怖,已經深深埋進了西方文化的骨子裡,時至今日還依然有着源于此的PTSD。

結語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比較強大的騎兵,比如明朝關甯鐵騎和滿清鐵騎也十分有名。但跟以上6支騎兵比較而言,關甯鐵騎和滿清鐵騎衰敗太快,尤其是滿清鐵騎,在清朝建國之後就耽于逸樂,騎兵的戰鬥力也就很快下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