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企業的日常工作中,可能安裝伺服器也是後端開發的活,對于剛入門linux的小夥伴們來說,真心比較困難,樓主在這裡整理在日常環境中常用的linux指令,掌握以下指令一般的安裝中間件和釋出項目就應該信手拈來了。建議新手收藏。
本文通過安裝中間件介紹在過程中使用的指令。
1.操作防火牆
在雲服務上操作時,防火牆一定要安排好,否則你的伺服器大佬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firewall-cmd --state 檢視目前防火牆的運作狀态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開啟防火牆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關閉防火牆
firewall-cmd --reload 重新加載修改的配置
2.開放端口号
在打開防火牆之後一定要記住要開放端口号,否則外部還是會通路不同的。如果安裝後一直不能夠通路請檢視端口号開放情況。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769/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0000-29999/tcp --permanent 開啟端口段
解釋:
- –zone #作用域
- –add-port=8769/tcp 端口号/協定
- –permanent #永久生效,不加重新開機失效
3.檢視端口情況
檢視具體端口使用情況
netstat -ntlp //檢視目前所有tcp端口·
netstat -ntulp |grep 8769 //檢視所有8769端口使用情況·
netstat -anop|grep 8088
netstat -lnp |grep 8100
檢視系統所有端口情況
systemctl status
2.檔案操作指令
1.檔案操作
對檔案檔案夾操作。
touch a.log 建立檔案
mkdir test 建立檔案夾
rm a.txt 删除檔案 删除與跑路
mv a.doc b.doc a重命名為b
2.通路檔案
建立配置檔案或者修改配置檔案。
cat 檔案名 檢視檔案 不能修改
vi/vim 檔案名 修改xx檔案
3.編輯檔案
按ESC鍵 跳到指令模式,然後:
:w 儲存檔案但不退出vi
:w file 将修改另外儲存到file中,不退出vi
:w! 強制儲存,不推出vi
:wq 儲存檔案并退出vi
:wq! 強制儲存檔案,并退出vi
:q: 不儲存檔案,退出vi
:q! 不儲存檔案,強制退出vi
:e! 放棄所有修改,從上次儲存檔案開始再編輯
如果不熟悉可以使用ssh自帶的可視化界面操作
3.安裝過程常用指令
1.解壓指令
一般中間件都是安裝包形式,第一步都是解壓。
tar -xvzf xxx 解壓到目前目錄
unzip xxx 解壓zip
2.操作檔案
第二步一般都是操作檔案,指令見上
3.賦權
有些中間件安裝需要有檔案權限否則安裝失敗。
chmod -777 檔案名 給xxx檔案賦權
4.驗證是否安裝成功
安裝後需要判斷檔案是否安裝成功。
ps -ef|grep xxx 檢視xx軟體是否在運作。
如果有頁面可以通路,也可以執行以下資料。
curl xxx 通路首頁
5.查找指令
如果接手他人伺服器,需要查找老鐵把軟體安在哪了。
ls/ll 檢視路徑下檔案
du -ah /|grep system 檢視system檔案位置
3.操作linux
如果有時記憶體溢出或者磁盤不夠用了需要檢視linux服務情況
1.檢視磁盤請用情況
top 檢視linxu下記憶體占用情況 主要參數為%MEM 占用記憶體的百分比

2.檢視java的堆資訊
jmap -heap 48573
3.查找記憶體磁盤使用情況
df -h
4.開關機
reboot 重新開機服務
shutdown 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