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在程式員日,為什麼程式員都喜歡去阿裡?

10月24日,是程式設計界的重大節日,這一天被稱作程式員日。

在連接配接成為所有企業戰略以及用技術改變未來的今天,程式員越發重要。企業們要有對于目前及未來的社會責任,程式員則有未來實作萬物互聯時代的擔當。一個企業是否真正重視技術,從其對程式員渴求度即可見一斑。是以,從近兩年程式員的流動走向,基本上能看出企業對于技術的重視以及戰略的轉型。

譬如,我身邊有不少好程式員,近來都去了阿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想想也就明白了,從幾個月前釋出“NASA計劃”到前些日子成立研究院,阿裡其實正在戰略轉型為技術公司,技術則是貫徹其“解決社會問題”邏輯的基礎。對于一個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重視的技術的企業,程式員們沒有理由不選擇去阿裡。

10月11日,馬雲在雲栖大會宣布成立探索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達摩院”,并在三年内集團研發投入1000億人民币,用于涵蓋基礎科學和颠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 馬雲認為,要創造未來,就要解決未來世界經濟與社會的問題,“解決社會問題”是阿裡始終貫徹的技術研發邏輯。現在的阿裡,已經到了必須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階段。是以,社會責任與時代擔當,是阿裡巴巴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根本動力。

這個根本動力與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目标相比,顯然要宏大的多。按照馬雲“即使阿裡巴巴不在了,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的構想,達摩院不隻是阿裡的,還是世界的,乃至全人類的,因為它擔當了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重任。因為,用技術去突破未來社會與人類的邊界,這才是科技應該具備的精神,也是一個有長遠未來的企業應該具備的責任。

事實上,這樣的目标放在十年甚至五年前,估計都沒有哪個企業敢這樣說。因為即便說了,人們要麼認為它是在吹牛,要麼根本就懶得去聽。

但是現在阿裡敢公布這麼宏大的一張未來藍圖,大家卻相信這不是阿裡在大放厥詞,因為在過去的8年,阿裡雲已經用其不斷精進的技術及越來越強的計算能力,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領域。目前,阿裡雲已經有來自67個國家的一百多萬使用者,其中在中國五百強企業的覆寫率超過1/3,在産業覆寫率方面大概已經超過了50%。

阿裡有超強的程式員陣容,達摩院請來科學界半壁江山

如果說以前程式員選擇去阿裡,是因為阿裡的重視與薪酬,現在估計更多程式員是因慕名與向往。達摩院未來要投入1000億不說,還會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達摩院”首批公布的十個名單裡有三位是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包括人工智能領域知名的Michael I. Jordan,以及“人類基因組計劃”的George M. Church。

寫在程式員日,為什麼程式員都喜歡去阿裡?

在“達摩院”公布前,還有十三位頂級科學家在阿裡巴巴總部參加座談。可以說,達摩院請來了科學界的半壁江山,在有錢有人有技術并有機會與知名大佬一起做技術研發的阿裡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殊榮。

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時代,主要特征就是計算無處不在,物聯網技術融合任何領域。一定程度上,阿裡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程序,就是先用技術連接配接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當全行業都實作連接配接以後,就可以用更深的技術去改造并更新已經連接配接的一切,其中也包括人類的未來。

目前阿裡已經在人類健康及醫療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布局,ET醫療大腦就是是以領域而生。前不久,阿裡雲已經與華大基因共同釋出了“2020計劃”,到2020年,2000塊人民币以内,24小時内,對于人的23對堿基因進行全量測序。

馬雲之是以說阿裡已經到了必須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階段,之是以說社會責任與時代擔當,是阿裡巴巴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根本動力。是因為阿裡已經具備了探索的能力,能夠擔當時代重任。阿裡也正在通過踐行雲計算與各大産業的具體融合,來證明其擁有這個能力,不妨看看下面的多個案例。

在紡織領域,中國最大的紡織面料生産廠商恒逸,面料生産過程當中用煤炭發電,阿裡雲的技術可以優化它的發電效率,僅僅1%,一年就可以節省450噸的煤;

在家電制造領域,飛利浦中國已經把它全部的資料中心放到阿裡雲上,整體的運維成本,包括人員大幅度下降,整體成本下降50%;

在能源領域,發電企業中國華能,每一年将要采購巨大的物資,阿裡雲幫助他們把采購的資料進行整體打通,對采購效率發生很大的變化。

寫在程式員日,為什麼程式員都喜歡去阿裡?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在阿裡雲的行業解決方案中,目前已經涵蓋包括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新技術等在内的十六種行業解決方案,且這個名單還在不斷累計。

阿裡雲以能夠連接配接各行各業的能力告訴大家,阿裡已經到了必須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階段,且阿裡有責任與擔當去做這些。而随着阿裡具備覆寫更多産業的能力,用計算改造行業的機會就越多,其責任與擔當也就越大。計算正在改造整個社會,雲計算企業都應有相應的社會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及擔當越大,程式員的能力施展空間越大

萬物互聯的發展趨勢,是由網際網路整體向物聯網演進,然後再過渡到智聯網。但萬物互聯不是靠幾家企業能做到的,總需要一些企業身先士卒,去引領及帶動各行業的企業及産品的物聯網化。從阿裡雲釋出“NASA計劃”,到達摩院落地,再到馬雲多次提及的第五大經濟體,以及目前将阿裡雲覆寫衆多産業連接配接100萬+使用者的成績,能夠見到其推進物聯網發展的決心,這同樣也展現了阿裡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寫在程式員日,為什麼程式員都喜歡去阿裡?

事實上,企業能夠意識科技的能力、責任與擔當,是一件好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說法是毋庸置疑的。但對企業而言,更難得的是能夠考慮到能力與責任,以及擔當。而這種責任與擔當,具體執行則要展現在程式員身上,他們要不斷通過研發,将技術融入更多的的領域,用技術去改造現實提升效率。是以,阿裡要“解決社會問題”意味着以後要連接配接的行業會越來越多,對于阿裡的程式員而言其能施展能力的舞台也就越大。

阿裡雲總裁胡曉明也說:“當科技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其實科技還能承擔更大的責任。”阿裡雲後來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能源來完成最大的計算。後面,誕生了阿裡雲的麒麟液冷伺服器,所有伺服器都是浸泡在液體裡面,通過液體帶走伺服器的熱量,通過這樣可以少用30%的電,少用40%的電,這種技術能夠跟環境有很好的結合。這對于阿裡而言是小創新,展現的卻是企業在資源節約及環境方面的責任感。

在公益組織與技術能力方面,阿裡同樣也做了的一種最優的适配。阿裡雲的碼上公益平台,幫助公益組織找到阿裡雲平台上的自願研發者,架起自願研發者和公益組織架起橋梁,用阿裡雲的技術,幫助公益組織更好的發展。一個如此重視公益事業的企業,這也是責任與擔當的具體展現。

類似上面通過技術創新節能降耗的案例,以及用技術連接配接公益的案例,以後會越來越多,企業的責任及擔當與社會關聯度越大,也就意味着需要用技術改變現實的機會越大,程式員的發揮空間也就越大。

推動萬物互聯用技術改變世界,企業責任與擔當需程式員實作

事實上,對于未來的社會及經濟發展,雲計算企業本就應該擔當一定的責任。近幾年,中國在不遺餘力的推進“網際網路+”、“中國制造2025”及“人工智能+”,中國的數萬企業要上雲,政府各級職能部門要上雲,維持整個社會秩序的職能體系都要上雲。要上雲,首先,要有足夠的提供雲服務的雲計算企業;其次,還需要雲計算企業有能力幫助各種企業及組織上雲。最終,才能實作萬物互聯。

寫在程式員日,為什麼程式員都喜歡去阿裡?

萬物互聯的實作,除了實作人的連接配接,還需要物的連接配接,需要将數以億計的基礎設施搬上雲。這個目标,可能需要持續推進數年乃至十數年才能實作。成百上千個行業的成千上萬創業者,可以通過硬體智能化實作硬體與APP的連接配接,而APP總歸是雲-網-端體系的端,最終還是需要雲計算企業來推動萬物互聯的總體進度。

隻有雲計算為各行各業提供足夠的計算能力,才能讓這些行業具備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可能,才能讓更多的基礎設施實作“線上”化。企業尤其是雲計算的産業鍊企業,都應為推動萬物互聯而盡職盡責。而要想快速推動萬物互聯,則需要更多的企業,像阿裡一樣有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時代發展應有的擔當。

企業要履行社會給予的職責,用技術改變世界創造未來是目标與趨勢,程式員則是實作這個目标的推動者與執行者。企業負責的是戰略與布局,程式員要做的是推進與實施,兩者缺一不可,卻更展現了程式員的重要性。

萬物互聯的大體程序是,由具備能力的雲計算廠商搭起架構,然後再由各行業出色創業者将各雲計算廠商的計算能力連接配接到各領域,最終實作各行業的萬物互聯。雲計算企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也可以說,雲計算的責任與擔當,注定是曆史賦予的。

從這個角度,阿裡能夠率先把社會責任與時代擔當,作為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根本動力,是先一步走在了行業前面,甚至是曆史的前面。相信在阿裡的影響之下,将會有更多的企業将責任與擔當作為其發展動力,會有更多的程式員參與其中用技術改造現實并創造未來,整個社會都将會向更加高效、節能、綠色、生态的趨勢發展。

一幅由阿裡引領由程式員主筆的人類科技曆史畫面,正在慢慢打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