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對于意義非凡。當然,不是因為今天我脫單了,而是我聽了一場直播。彈幕裡,有人說,這場直播,堪稱自己覺醒的分水嶺。我不會說那麼漂亮的話,但我确定,我的人生可能被改變了,我可能真的是被激發了。
這場直播的主角是知名技術專家左耳朵耗子和極客時間首席内容官小蓋,他們用 2 個小時的時間,解了我心頭太多的惑。聽完之後,七夕那天,我沒有再浮躁的刷抖音,而是靜下心來,拿了本書,去星巴克待了一下午。
我知道,我現在焦慮、迷茫,對現在自己的工資、工作也不滿意。但之前,我都是向外歸因,而現在,我知道了,我是需要努力,把自己的刀磨好,像左耳朵耗子那樣。
甚至,我也立了個大志,我以後技術厲害了,我也要去做更厲害的事情,去做創新的事情。而不是在現在這家外包公司,做增删改查,靠體力來掙錢。
這裡,我也真心誠意推薦小蓋(微信搜尋:極客時間小蓋)的視訊号,真的太好了,給了我向上的力量。以後,我再也不吐槽了,我生逢其時,選對了計算機專業,在一個資訊化革命的時代裡,并且,我年紀也還不大,我還能去改變、創造一些事情。
下面是我整理的直播内容,沒有整理全,把對我自己啟發最大的内容拿出來了,希望也能幫到你吧,咱們一起努力。
Q:可以談一談雲計算對于軟體外包公司的影響嗎?低代碼平台對于程式員發展的影響?
A:雲計算對于外包公司沒有太多的影響,它更多影響的是一些運維的公司,像什麼 DBA。因為雲計算更多的做的是控制邏輯,而不是業務邏輯,你看沒有一家雲計算公司是幫你做業務。但是未來肯定要一點點上業務,業務的有些東西肯定還是可以标準化,但是不能夠完全的标準化。
真正可能颠覆外包公司的會是低代碼這樣的東西,低代碼對于一些中小企業是 OK 的,因為他們并不想要特别複雜,定制化的東西。他們隻想要一個可以快速使用的,它可以通過一些低代碼手段做自己的低配的一些定制化的東西。
低代碼,我們可以這麼了解,就是有些時候我想做定制,但是這個定制化呢,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它算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或者可以被标準化的需求。這樣的需求可以通過低代碼的手段來解決。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像 SQL 就是一種低代碼的一種方式,它是一種隻描述業務場景的語言,是以它根本不關心你後面的資料庫到底是怎麼去把這些資料撈出來的。它就是在描述,我要什麼樣的資料。
有了低代碼平台之後,使用者就可以像用 SQL 去操作一些東西。是以,一些不去思考的外包公司就可能會被颠覆掉。
如果你在做外包的話,我覺得還是需要去自己思考,如果不思考的話,颠覆你的往往不是這些雲計算,也不是 C++,而是什麼都可以颠覆你,因為你隻是在按部就班的做事,使用者讓你做啥你就做啥,沒去想,使用者說我要一匹更快的馬,你就去做,你去訓馬去了,而不是去做個汽車,我覺得這是外包公司最大的問題。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就是使用者讓他幹啥他就幹啥,而使用者絕大多數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
Q:也就是說低代碼應該會去拿掉一部分增删改查的工作。
A:是的。低代碼肯定會拿掉一些标準化的東西,拿掉一些 CRUD 的東西。但是我覺得我們技術人員可以去幹更進階的事情,我想說的意思就是技術不是去做什麼 CRUD 這些,技術是去創新,大家一定要了解。
這個邏輯不是說給外包公司的同學聽的,你知道,你在大公司裡面也可能是做外包,不要覺得在大公司裡面不是做外包,大公司裡你可能是在給那些營運做外包,一樣的道理,無非就是你是他養的人罷了,沒什麼差别。
但是真正技術你是要拿來做創新,你要去颠覆點什麼東西,創造點什麼東西,如果你是走在這條路上的話,你是不用擔心的,不管是低代碼也好,還是别的什麼也好,都無所謂的,為什麼?因為你在創造新的東西,創造價值。
Q:要去拿技術創新,勢必要技術過硬。這裡面就涉及到大家怎麼學基礎技術,但是,好像很多基礎技術一時半會工作又用不到(彈幕問題)。
A:我覺得學 Linux 的一些基礎一些知識會給你,為什麼?因為有兩種,也不需要特别底層,你要底層的話也是非常底層,你問題就是,
我覺得學這些基礎知識,有兩個好處。第一,你知道裡面的原理,知道很多複雜的東西他是怎麼運作的。你不用着急他有沒有用,肯定有用。你還是要堅持,因為你慢慢會發現,很多東西都是想通的,到一個時間點,你就會有一通百通的感覺。
第二,你學這些基礎知識以後,當出現了一些比較難解的問題,你這些知識馬上就可以用上了。你要知道,這些難解的問題可以讓你你跟别人快速拉開差距。邏輯很簡單,你有基礎和不懂基礎完全是在兩個層面上,當遇到了一些比較稀奇古怪的問題,不懂這些基礎知識的他就在那瞎搞,這裡試一下,那裡試一下,就像我說的散彈槍,這裡捅一下那裡捅一下,也許捅對了,也許沒捅對,沒捅對還得接着捅。
舉個例子,Linux 作業系統,你懂 PageCache,這在做性能優化的時候,你就能快速 get 到關鍵點。一個人比另外一個人強,強在哪些地方?就是因為我會用工具,而他在那使蠻力,就像從一加到一百,使蠻力人就真正去從一加到一百,會用工具的人,一個公式就做完了。學基礎就是讓你會用那些更好的工具。
Q:彈幕裡有人問,能說一下你在比如說亞馬遜和這樣的大公司都學到了什麼東西?
A:首先得說下,并不是在大公司裡才能學到東西,其實用心觀察的話,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你都能學到東西。但是啊,你得用心觀察,你得走心,你不用心的話,在哪裡都一樣。
大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就隻能幹你負責的那一小部分,你就是他的一個零件,是以有的人就覺得可能在大公司裡學不到很多東西。但是在小公司裡,你可以做一個面的事情,這樣也能學很多。當然,小公司也有他的特定問題,比如不夠複雜。這是你要想清楚的。
話說回來,我在大公司裡面,在亞馬遜我學到是大公司裡面重點你要學它整個組織運作的方式,整個體系化的管理,以及它是怎麼調動那麼多人來完成一件事的。還有它的一些思維方式,比如為什麼它要做這個,而不是做那個,這是大公司跟小公司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大公司有資源。這是我能從大公司上面學到的一些知識,你看,都不是技術的。
當然,有的大公司管理方式也不對,你得辯證理性的看。大公司很多時候能夠招聘到行業裡的聰明人,你可以跟着他們學。就像你打羽毛球下象棋一樣,你必須要找高手學。
總結下,大公司裡面,我學到了三個事情,第一個是它是怎麼組織這麼多人做事情的。第二個是大公司是怎麼掙錢的。第三個事情是大公司裡面那些高手是怎麼工作的。這是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東西。
具體來說,亞馬遜組織整個公司都類似于我們常說的微服務架構。工程師的分工不再看技能,而是以職責分工,也就說是,我讓你完成這個事,這個事得從前端一直幹到資料庫,幹到運維,反正打包起來就是一個事,你幹完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這個事都沒完,你必須從頭到尾全部都幹完。
是以他在拆的時候,是豎着切的,就是比如說這是購物車,這是下單,這是發短信,這是位址。裡面有一個團隊把所有事情全部弄完,這個團隊是兩張披薩可以喂飽的團隊,也就是 8 個人左右的樣子。
在入職亞馬遜之前,業界讨論的是瀑布模型,是靈活之類,這些我都覺得有很多問題,直到看到亞馬遜以後,我感歎說這種組織模式是真厲害。
它怎麼掙錢?這裡面我也學到了很多,具體不展開了。就一句話,它是用技術掙錢。是以你看他做了世界上第一個推薦系統,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雲計算平台。
亞馬遜的理念是,首先一個事情,你必須要把它簡化,簡化的話你就必須要抽象化。然後簡化後才可以标準化,标準化的東西才能自動化,自動化的東西才能導緻規模化。大概邏輯就是抽象化->簡化->标準化->自動化->規模化。而簡化、标準化、自動化這條線全部都是技術在幹的事,你想想,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全都是在幹這事。
也就是說,隻有技術,才可能最終推動規模化,這是亞馬遜信奉的理念。
Q:如果說我一直在小公司去不了大公司,怎麼能夠那樣快速成長呢?
A:不去大公司也能成長,但是我覺得關鍵點是,你有沒有跟那些聰明人在一塊,并不是所有聰明人都在大公司裡邊,你的朋友圈會比公司更重要。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的收入是你最經常接觸 5 個人的平均數(不是皓哥原話,是我補充的)。你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決定了你怎麼樣成長。
有的小公司也不一定你不能成長,關鍵是你跟對了什麼,有沒有跟對人,他的格局夠不夠,大概是這樣子。你看像我們公司,我們公司就是非常注重員工成長。每周都要讓他們去做分享,我會留出大量的時間來讓大家去學習,甚至要去寫東西。因為我覺得寫作是一種深度思考。你不是說學,學完東西以後,看完書就扔了,你還要寫一寫。你要去做個筆記寫一寫,因為寫作是一種深度的思考。你才能夠寫作的過程當中你才會去認真去想,去總結,去歸納。
Q:接着剛才聊,你的創業方向是怎麼聚焦到網關這個方向的?
A:使用者來找我的東西無非就是那麼幾個事。第一個,我要高并發,第二個,我想開發速度更快。第三個,我使用者量很大,我速度又很快,我必然不穩定,我需要一個高可用。
你看這裡面的邏輯,你釋出速度快,你就必須要用并行釋出,那肯定會疊代到微服務了。你不用微服務的話,你就是單體,單體的話所有人就在等排期,這是不可能快的。有些公司所謂的快,其實是拿人堆,他并不是技術上,你可以很悠閑的快,他是那種很忙碌的快。
高并發、高配速、高可用,所有這些東西都會導向雲原生、分布式、微服務,還有 Kubernetes。
我們再抽象一下,其實就是幾個層面的問題,服務治理、流量治理、資源治理、資料治理。這四塊東西會逐漸變成企業的基礎設施。你要解上層問題的話,你的基礎設施必須要好。就像我怎麼讓車開到 180 公裡每小時?你先得鋪路去,先得把那個路給我搞好,路修不好,我車怎麼可能開快,全是坑坑窪窪的土路。
服務治理,Spring Cloud、Eureka、Dubbo 這樣的工具在做,資源治理是 Kubernetes 在做,唯有兩個事情沒有人做,一個是流量治理,一個是監控。是以一開始我們起步的時候,就是一個流量網關加監控。但監控,我看到,很多公司都是在比,誰家的監控名額多,但我想說,資料太多等于沒有資料。你得把資料關聯起來,資料和資料之間有了關系之後,那才叫資訊。
我們不是做資料,我們是做資訊。資訊裡面能找到因果關系,因為這個是以那個,有了這層邏輯以後,才能導出公式。所有做科學實驗都是走這條路的,不斷的做實驗拿資料,在資料裡邊把它标注好,關聯起來,找到資訊,找到資訊裡面找因果關系,找到因果關系裡面看看能不能推出一些公式,大概就是這麼一個邏輯了。
是以我覺得今天很多監控系統都做錯了,大家隻是在拼命的采集資料,而不去思考這些資料到底裡面有什麼樣的聯系,我舉個例子,我們做監控系統就是上面會有,我要說清楚這個 API,對外的一個 API,後面連着多少的 Service,這些 Service 運作在哪些 Resource 上,然後它又使用了那些資料庫,哪些中間件,你如果說不清楚這些,這個關聯資料的話,你是沒辦法做的,今天那些運維,因為它是按技能分工,運維我隻關心我底層資源。我不關心你應用層,我底層的資源 OK 我就 OK 了。是以這就導緻了什麼?導緻了我停這台機器,比如說我今天想來問你,我想下線這台機器,它到底影響哪些使用者?在今天我可以告訴你,在今天中國,沒有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說清楚這個事情,包括 BAT。
國外可以說的清清楚楚,因為資料有管理,我就知道停這台機器到底它服務了前面那些 API,這些 API 有多少使用者在用。因為我資料是關聯了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走這條路。這套東西我們接下來都會開源,大家可以去關注。
GitHub 位址:
https://github.com/megaeasePS:做流量網關,目前已經有一些解決方案了,但歸納看,就兩種,一種是偏應用的(Spring Cloud),一種是偏控制面的(Nginx、HAProxy)。左耳朵耗子做的是偏應用的,具體大家可以去 GitHub 看看。
Q:為什麼你們會選擇用 Go 語言?
A:一個技術能不能發展起來,關鍵還要看三點。
有沒有一個比較好的社群。像 C、C++、Java、Python 和 JavaScript 的生态圈都是非常豐富和火爆的。尤其是有很多商業機構參與的社群那就更是人氣爆棚了,比如 Linux 社群。
有沒有一個工業化的标準。像 C、C++、Java 這些程式設計語言都是有标準化組織的。尤其是 Java,它在架構上還搞出了像 J2EE 這樣的企業級标準。
有沒有一個或多個殺手級應用。C、C++ 和 Java 的殺手級應用不用多說了,就算是對于 PHP 這樣還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語言來說,因為是 Linux 時代的第一個殺手級解決方案 LAMP 中的關鍵技術,是以,也發展起來了。
用這些标尺來衡量一下 Go 語言,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Go 語言容易上手;Go 語言解決了并發程式設計和底層應用開發效率的痛點;Go 語言有 Google 這個世界一流的技術公司在後面;Go 語言的殺手級應用是 Docker 容器,而容器的生态圈這幾年可謂是發展繁榮,也是熱點領域。是以,Go 語言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Q:我記得你總結說 Java 适合做業務層,Go 是中間件,Rust 是系統層。但是也有很多業務層是在用 Go?
A:Go 寫業務層沒問題,Node.js 也可以寫業務層,我以前都是拿 C 語言寫業務層。你拿着這個東西寫什麼都可以,但是當你的這個架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你裡面一定要有一個架構。
早期的項目你用什麼語言都行,但是從 1 到 10,你開始要去尊重兩個東西,第一個你的開發速度要快。第二個你的穩定性,性能這些,這個時候可能像 Go 語言,或者是 Java、Ruby,Python 這些都還可以,但是如果 10 到 100,我估摸着隻剩 Java(對于大部分公司而言)。
Q:談一談雲原生的本質到底解決了什麼核心問題?
A :Cloud Native 會颠覆掉 Cloud,今天的 Cloud 就是過去的 IBM。Cloud Native 是什麼樣的?我把這些技術拿出來給到企業,你自己學習自建。Cloud 是我把技術封閉起來,我幫你運維,另外一種我把技術給到企業,但是企業不一定 Hold 的住,是以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團隊和公司幫你降低技術門檻。放一張圖你就知道了,從關注資源到關注應用。

Q:後端工程師要不要學 Kubernetes?
A:你可以不學,因為這些東西最終都會打在基礎設施裡。我設想一下,有可能未來 Linux 發行版裡面自己就帶了 K8s,包括像 Docker 這樣的容器之類都會變成作業系統的一份子。那我問你,你今天需不需要學作業系統?我個人覺得你是要學的,不管你是後端也好,前端也好,作為一個工程師你就需要學的。
你可以不學,因為這些東西最終都會打在基礎設定裡,就像今天還有人問我要不要學作業系統,好像學不學作業系統無所謂了,K8S 最終也會,有可能,我設想一下,有可能未來 Linux 發行版裡面自己就帶了 K8S,你一起裡邊那些就有 K8S 了,他直接打在作業系統裡邊,這是很有可能,包括那些什麼 Docker 進項都會變成作業系統的一分子,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個問題跟你今天是一樣的問題,你今天學不學那些作業系統?我個人覺得你是要學的,不管你是後端也好,前端也好,沒什麼,你作為一個工程師你是要學的。
但是你要說是,我不學可不可以?也可以,你如果說我不想做這些,我隻想做應用,那你就做應用好了。你甘心做一個外包、一個碼農,也行。
Q:現在公司裡都是 996,有的時候是 9106,9116,日常的業務需求做不完,感覺組内的同僚沒有人會晚上自己主動學點新的東西,畢業馬上一年了,感覺自己的在這個公司裡沒有什麼成長?學習也沒有多少時間?是不是也應該考慮換工作了。
A:我不知道大家找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凡事咱們先問下目的,我覺得我找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找碗飯吃,如果你找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找碗飯吃,或者說不讓自己餓死,你 996 這些你順其自然就好了。因為這起碼是一條讓你不餓死的路。
但是我找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實作自我價值,我以前是在銀行裡面,我跑出來,房子都不要了。我選擇公司的目标就是這個公司可不可以幫助我實作我的價值,因為這是互相成就的一個事。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我跟我的團隊同學也是這麼說,你成就公司,公司成就你,這是雙向的事情。
如果你的目的是在于選擇一個公司是要成就自己,或者說能夠提升自己。是以換不換工作,你自己問問自己。
同樣,公司也會問你,你能成就我什麼?這就是價值交換。你一定要了解,你和公司是合作關系,而不是賣身關系。合作的前提就是互相成就。
Q:你現在是老闆了,是以你會這麼說。
A:你們認識我的時候,是我比較有名的時候,我有名的時候是因為我去了阿裡,去了亞馬遜的時候,是我稍微有點成就的時候,但是我沒有成就的時候,你們不認識我,是以你并不知道我是怎麼開始的。
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剛開始出來的時候,我去了工商銀行,工商銀行給我分了一套房子,我父母是下崗勞工,每個月兩個人加起來就 200 塊錢工資,我是 600 塊錢,我們一家四口是 800 塊錢,一家三口 800 塊錢,分了一套房,我不要了,全部都不要了,我就出去做外包去了,到上海那邊,我工資是 1500 塊錢,租房 900,一頓飯要吃 15 塊錢,你們算一算,多可怕。
公司說 1500 塊錢你可以出差,出差一天有 30 塊錢的出差補貼,我必須得出差,出差就得到客戶那邊,而且出差客戶還管飯,是以一出差我的收入就好很多了。但是我随時随地我都在想着,我要去更好的地方,是以我那時候,雖然忙,還搞所謂的封閉開發。
不過,無所謂,即便這個樣子我也要去學習,禮拜天也要出去面試,就這樣。很簡單,你要去改變自己,你要同自己的命運抗争。
那個時候,我老實說我跟那些外包公司我是極度不和。我跟老闆吵架,我甚至跟甲方的行長吵架,你能相信嗎?因為我很快把事情做完了以後,我在那看書,那個行長過來說,大家都在這寫代碼,你為什麼要在這看書?我說我看的又不是閑書,我看的是技術書籍。
“不準看,就這樣子”。我說你憑什麼不準看?我沒事了,你安排活給我做就好了,你管我看不看書,我就跟他這麼吵。我想說就是這樣子,就是我後來選擇我的職業,或者我選擇我的公司的時候,我甯可被公司開掉,我也要去做有價值的東西,我想問各位,就是我從一開始的初衷就是這個樣子,并不是我今天功成名就我就可以這樣選擇,是因為我選擇了我才會有今天的所謂的成就吧,大家要理清楚這裡面的因果關系。
我知道,那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那種事情我再做一百次,别人再給你更多的錢,你沒有任何的未來,我今天做公司也類似,有些項目我不接就不接了,我要接項目的話,我也可以把自己做成一個外包公司,一年也有幾個億,但是有什麼意義?我設想是十幾個億的事情,剛才有人跟我說,我做得事情太大了,覺得有點不可能,這就對了,因為絕大部分人都不敢想,他們想一想就覺得這事不可能,他們可能就離開了。
是以我沒有太多的競争對手,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敢想,他們一想他們覺得我做不到,就傻掉了,他們自己就給自己思維架構裡面就放了一堵牆,因為他連嘗試他都不敢嘗試,至少我敢嘗試,失敗了又能怎麼樣?反正我不會後悔,我未來老了以後,回顧這段時間,我至少試過,失敗了,so what,我至少試了一個牛逼的事情,你們呢?人生是你自己的,你連試都不敢試,想都不敢想,不敢想是最大最可怕多事。不敢想是最可怕的事。不好意思,講的稍微有點激動。
Q:如何擠出這麼多的時間學習呢?
A:這個事情我是這樣想的,時間要管理,分兩個角度,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這個我在極客時間裡面有講。
向下管理是管理自己的時間,現在我們都有手機,手機裡面随時都會來資訊,是以你就會被打斷。如果你的時間不斷被打斷,那你的利用效率不會高的,是以不要被打斷。
你說我們公司裡面還有什麼釘釘群那些東西,沒關系,你用好工具,别老上下文切換,專心把事情做好。比如我的微信,就是隔斷時間,統一回複下消息。
第二個事情是向上管理,因為會有很多人來扭曲你的時間。比如說這個事情就是一星期能做完的,他就要讓你兩三天能做完,你要自己接了你就不要怪别人,該鬥争的時候還是要鬥争的。但是鬥争你是要有資本跟他鬥争,沒資本跟他鬥争就比較麻煩。
我可以去 996,去加班,我會努力做。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等公司對你有比較大的依賴的時候,你就可以跟他談條件,因為他很害怕你跑了,就這樣。但注意,我說的和他在不正确的地方談條件,不要誤解。
另外一個,我建議你有些時候也不要太直,我在外企學到一個東西叫 Never Say No,永遠不要說不。你要說 yes,要說有條件的 yes,比如說在這種情況下,我能做得到,那樣的情況我做不到,你得給我更多的時間我才能做得到,你給我那麼短的時間,我隻能傳遞你半成品,要不要?
我們很多技術人員比較實在,好像回答這種問題,隻能說可以或者不可以。不是的,你這樣的話,就被 PUA 了。PUA 是啥,就是他營造了一個環境, 把你扔進來,這個環境是他自己的邏輯空間。你進來,他就問你,行還是不行。這時候,無論你怎麼說,你都已經被 PUA 了。
怎麼反 PUA,你就是要逃出他的環境,把壓力推回去。比如,你說可以的,但是有一些前置條件,您看看。Option 1,我可以按時完成,但是品質可能有問題。Option 2,你給我足夠的時間,按時按質傳遞。Option 3,還是按你這個時間,但是你必須砍掉一些需求。
三波傳回去,這就反轉了,因為這個邏輯是你的,你讓他選擇。要不然,你說不能幹,那樣的話,就是硬剛,沒必要。
Q:你曾經說有一個學習方法,就是不要苦哈哈的堅持,一定要有正回報,能跟大家去展開去聊一下這個學習方法嗎?
A:堅持沒有意義,你在用記憶去學,而不是去用問題去學。任何一個技術他都是要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你的學習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開始就去記憶也好,堅持也好,慢慢的你就會去問為什麼,因為你看的東西多了以後,自然就會想去了解一下為什麼,去找後面的一些原理。然後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解決它們時,你會去真正的去了解這個技術的,就這兩點。
Q:我記得你說你學 Go 語言大概一兩周時間就能夠學會,但是我們服務的很多學員裡可能用半年時間都搞不定。造成這個學習能力的差異點是什麼呢,是方法嗎?
A:是這樣的,就是我跟大家講一個東西,我以前剛去上海的時候買不了書,我就隻能在書店裡面看書,看完書以後,我就把它當成一個圖書館,我要做筆記,做筆記對于我了解一件事情來說,至關重要。
你學程式設計語言,你肯定要把它抽象成為一棵知識樹,你學各種各樣的語言,你都會覺得,這個語言也有這幾塊,那個語言也有那幾塊,這是共性的東西。比如說一個語言會有條件分支、循環,這是它最基本的邏輯,所有語言都應該有。
更進階一點的特性,它有一些資料結構,像數組,字元串這些東西,再進階,泛型,還有它的一些多态,還有函數式程式設計,這些都必須得要有,沒有這些東西,這個語言還挺難用的,還有些類庫,我在學一個新的東西,我就會去找,我就會把這個語言,照着我這個架構上來套,這個語言一些分支邏輯,那些聲明變量到底是怎麼弄的,它多線程是怎麼玩兒的,它的那些面向對象多态怎麼玩兒的,全是這樣的東西,我就照着套,半天就套完了,一兩天就套完了,這個語言就學會了,就這個意思。
就說是你有一個大的架構,他跑不出那個東西來,你就往它裡面套就好了。但我學 Rust 就沒那麼快了,因為他不是一套東西了。
但有一點,因為你學的多了,未來你就會越學越快。
Q:很多同學想要加入你們,你們招人的标準是什麼呢?
A:我們的技術是在 Go 語言,Spring 還有 Java 這,你隻要對這些微服務架構,還有像 Kubernetes,Go 語言這些自動化運維,有一定的經驗并且感興趣,就可以來我們這試一試,我們更多是看你的一些學習能力,但是你精通了解會更好。
我們不會考算法,但我會考邏輯能力。
Q:彈幕口水問題,如何看待 35 歲的危機,你身邊 35 歲的人都在幹什麼?
A:人不是因為變老了才沒有熱情,而是因為你沒有熱情才變老,是以 35 也好,40 也好,不用去想這個數字的事。
Q:彈幕口水問題,我現在是 PHP,該不該學 Go 語言?
A:每次直播的時候都有人來問我這個,我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大家問這個問題,你背後的思維方式是什麼?就是.NET 是怎麼樣?或者說是我想.NET 轉 Go 怎麼樣,我不知道你背後想問什麼問題。你想從我這邊得到什麼答案,想轉就轉,是不是你需要有個人幫你堅定你的想法?還是需要告訴你一個答案,你才去做這個事情?
我覺得你不要把你的人生的一些決定寄托在我身上,你自己的決定最好自己做。但是有個指導思想我可以和你分享下,這些年,我随時都在追一些我覺得可能是主流的技術。
當年我學 Java 也是一樣,我始終都是覺得我必須要靠向主流,說的俗一點就說是你必須要去風口,這個風口豬都會飛,是不是那個風口是個短暫的風口?千萬不要去找短暫的風口,你要去找長風口,就是這個風可以吹一輩子,因為你是豬,你是沒翅膀的,你必須要一直有風吹着你才能飛,否則你飛不起來,因為你沒翅膀。
你不能說,你是鳥,鳥沒風,也能飛。但對于絕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是豬,你需要站在一個天天在有風吹的地方,比如說你選對了計算機專業,這個是一個不停在吹的地方,過去也好,今天也好,未來也好,整個世界的驅動都是被一堆程式員在驅動的,就是這樣子。
這些問題,别問了,要問問你自己。
和高人聊,從書中學,在事上練。如果如果你沒聽過小蓋的連麥直播,真心推薦,推薦。每周三都會有一次直播連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