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10月22日上午,本屆“2021 OceanBase 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論壇” 上,OceanBase CEO楊冰為大家帶來了《基礎軟體助力核心系統數字化轉型》的主題演講。

新物種原生分布式資料庫

助力企業數字化 

當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全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這樣一個熟悉的話題下,以前大家讨論是什麼,為什麼要做,而今天,當我們再提起數字化轉型時,90%人都認為“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選題”。

從膠片相機到數位相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從燃油車到電動車,這些産品無一不是颠覆了傳統,改變了人們的行為和認識。也正是這些新物種開辟了新時代,雖然新物種可能沒有全新的外形,但核心的底層邏輯已經改變。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随着網際網路終端産生的海量資料呈幾何式暴增,是以,核心業務資料處理平台的架構變革亟待提升。同時,眼下就應用層面來說,另一個重要趨勢是應用從單體架構、叢集架構,走向分布式雲原生架構,這也對底層基礎軟體提出了快速彈性、無限擴充的新架構訴求。傳統集中式資料庫在容量、高并發、備份效率、運維、安全風險等方面已經無法滿足新的業務需求,有超過90%的企業認為分布式資料庫具備更優異的應對能力和部署效果。

是以,在資料庫革新的時代背景下,新物種正是原生分布式資料庫。OceanBase是一款企業級的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自研一體化架構,融合分布式與集中式技術優勢,開啟了企業級資料庫全新模式。楊冰稱“原生分布式資料庫将引領資料庫方向的發展”,它從技術層面上做出了解讀:首先是雲存儲使資料量爆發增長,其次是應用架構加入資料庫領域,最後是硬體正在逐漸變成廉價的處理單元。

而相比集中式資料庫,理想的核心資料庫具有高可用、高擴充、高相容、易管理、高穩定性、運維成本低、部署靈活等明顯優勢。楊冰認為:“原生分布式資料庫已經成為核心系統首選,金融場景對分布式資料庫的大規模替換成為分布式資料庫發展的重要推動。”

西安銀行作為非常典型的金融客戶,一方面表現為業務使用頻次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各行業的核心系統在不斷向c端延伸,無論整體和局部,都對資料庫算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而資料庫擴容在過去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安銀行離櫃業務率已經超過90%、高達2/3的信用卡獲客是通過數字化,客戶體驗、成本、效率都是目前銀行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和問題。面對挑戰,西安銀行主動通過數字化轉型,使用了 OceanBase 分布式資料庫以及阿裡雲,有效支撐了西安銀行的數字基礎設施,适應手機銀行的新定位。

OceanBase 取代 Oracle 資料庫後,每賬号成本降至原來的四分之一,使用者數、活躍度增長率均超過100%,客戶app響應速度提升1倍以上(從500ms提升到200ms)。從2018年轉型開始,不到3年時間,2020年銀行總資産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成為西北地區首家A股上市的城商行。

 OceanBase 實踐之路

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為核心系統首選 

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過這些年的實踐和推動,已經進入了數字化轉型的第三階段,轉型也從非核心業務真正走向核心業務的深水區。我們看到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确提出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加強公共資料開放共享,推動政務資訊化共建共用,真正建設數字化政府。

數字化向企業業務縱深層面輻射。但随着移動網際網路和大資料的發展,今天我們客戶的核心資料庫面臨比從前更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大方面:

第一,技術改不了。企業的核心業務系統投建早,大多與資料庫能力深度綁定,遷移改造工作量大,風險高,時間長。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某頭部保險公司,資訊化時間很早, 核心系統包含數百套資料庫執行個體, 雖然客戶自身有非常強的意願遷移到新的國産資料庫,但遷移到全新的資料庫有可能面臨應用的全面重構,這種工作量和風險是客戶無法負擔的。 由于 OceanBase 可以提供非常高的Oracle相容能力,除了SQL語言,還包括完整的PL/SQL能力,以及OCI和Pro*C的替代産品,提供完全相容的文法和接口調用,原應用幾乎不需要修改就能原封不動地運作,是以客戶選擇了OceanBase。

第二,服務挺不住。服務向客戶終端延伸,核心系統面臨 7x24 高可用的挑戰,系統設計無法支撐。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西南某中型銀行的核心遷移就是如此。我們知道,監管對金融機構的可用性是有很高要求的, 核心系統要滿足城市級容災标準,業務不中斷,資料不丢。這在傳統的主備容災構架中是難以實作的。客戶選擇 OceanBase 也是因為原生分布式資料庫多副本和強一緻的特性,且能夠以小成本實作異地的無損容災。對高可用有要求的客戶多數會選擇OceanBase的兩地三中心容災方案以及可用性更高的三地五中心方案。

第三,管理環節多。業務系統種類不斷增加,50%使用者認為随着資料庫執行個體數量的不斷增加,運維管理變得更困難。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OceanBase資源池管理支撐中華财險新一代網際網路核心業務。由于曆史原因,以及ISV的合作推薦, 客戶原有的上百個資料庫執行個體包含了4種資料庫産品, 這給運維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故障的機率增大。借着核心系統分布式改造的機會,利用 OceanBase 多租戶的能力,使用者将這數百個執行個體遷移到了幾十套 OceanBase 叢集,實作了技術棧歸一, 減少了管理實體的數量,也降低了管理的複雜度,提高了運維的穩定性,節省了運維成本。 

第四,業務跑不動。面對核心業務持續網際網路化,52%使用者認為性能難以支援高并發的業務場景。

楊冰:OceanBase助力數字化轉型,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成核心系統首選

OceanBase透明擴充能力承載電商平台爆發增長的國際業務。某快速增長的網際網路跨境電商就碰到了這樣的問題。該客戶的電商平台就是基于MySQL主從複制建構的,沒有做分庫設計,因為這樣在前期最省。在業務成功之後,單純靠增加資料庫硬體資源已經無法滿足業務的發展,這對整個線性擴充要求及成本控制要求都非常高,OceanBase極強的線性擴充能力很好支撐了業務擴充,令其可以自由的擴容和縮容,另外,加上多租戶能力和遷移成本,特别是OceanBase在超過50台以上的MySQL叢集的規模下,TCU下降50%,存儲和計算成本上會有明顯優勢。

通過上面的幾大實踐案例,我們總結了理想核心資料庫的幾個典型特征:高可用、高擴充、高相容、易管理和部署靈活。 而這些,OceanBase 在與行業夥伴合作的過程中也一次次證明了自己。也正是通過這些檢驗,可以看出,未來2-3年将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期,核心系統更新迫在眉睫,原生分布式資料庫正在成為核心系統首選。

面向未來 OceanBase

加速資料庫生态布局 

十一年路漫漫,OceanBase 面向不同的客戶核心系統,都已經可以從容面對。既提供商業版、社群開源版不同産品形式,也支援獨立軟體、私有雲、混合雲、公有雲等多種部署形态,讓不同類型的客戶都能選擇到适合的産品和服務。今天,OceanBase 3.2版本正式釋出,可以說在探索理想資料庫的道路上,OceanBase又有了新的進步。

未來,OceanBase 也将繼續秉承把複雜留給資料庫,把簡單留給客戶的宗旨,專注做好資料庫的功能,幫應用屏蔽非功能性的複雜度。楊冰表示:看整個 OceanBase 發展曆程,從早些年開始講究“原生分布式”代替“分庫分表”,迄今為止也一直堅持做透明可拓展。

楊冰介紹道,就算是面對超大型企業、頭部網際網路這些大型客戶,我們擁有的原生分布式架構,高相容性、透明擴充都非常好的适配了這些客戶的超高業務負載,快速彈性的訴求,而且支付寶的10年曆程更讓我們對 OceanBase 的穩定性充滿信心;另一方面,一年的商業化之路,我們做了大量的相容性、成本效益、降門檻、易用性的工作,讓OceanBase 面對中小型客戶時,更加靈活,TCO更低,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與OceanBase 一起成長;最後我們還提供成本低廉,架構先進、性能優越、免運維的OceanBase 雲資料庫,讓小微客戶選擇無憂,同時社群開源後也吸引了更多的資料庫開者加入 OceanBase,OceanBase 生态逐漸形成。

“路雖遠、行則将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回過頭來看 OceanBase 的發展之路,楊冰在多個場合提及的這句話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