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沖擊下,失去隐私的人類未來會怎樣?

失去隐私的人類未來會怎樣?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程度,我從幾個方面跟随遞進思考。第一,無隐私世界的新人類的誕生。第二,無隐私障礙後的信任體系。第三,群體的淨化。第四,國家也将交出隐私。第五,物聯網以及超級人工智能的閉環,對人類的圈養。

一、無隐私的數字化存在新人類誕生

網際網路的出現必然改變人類思維模式的變化,目前幾乎任何資訊都可以輕松從網際網路上獲得。并且如果有人如果你願意追蹤某人,可以挖出你的一切隐私,從QQ号碼到手機号,照片,甚至家庭住址,隻要對方曾經出現過,都可以輕易挖到。

換句話說,一旦你開始接觸網際網路,你都将交出你的隐私。那麼毫無疑問,你将徹底失去隐私。

那麼又有人認為是否将一切資訊加密,拒絕留下資訊就可以不讓他人找到你隐私呢?答案很遺憾,即使你不上傳你的資訊,也有你的朋友可能會上傳你的資訊,除非你遠離人群住進深山老林去,但這又是絕無可能的。

人天生就是社交的動物,梭羅當年隐居瓦爾登湖都沒有斷絕過于他人的來往,其在家中準備了三把椅子,一把給自己,一把給朋友,一把給客人。換句話說,隻要你處于人群中,就等于你已經處于網際網路中。你無處可躲。

“我們的傳播行為證明我們是人”施拉姆如是說。在未來,個人的隐私空間會越來越小,隻要是你在社交場合(包括線上和線下)透露過的隐私,都可能永久存留于網際網路中不可删除。那麼未來的人類則會越來越适應這點,在他們的思考模式中,隐私的概念會被淡化。新人類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與其他人都是可以随時觸及到一切過去的數字化存在。

二、建立信任成本下降

在傳統時代,建立信任的成本是相當之高的,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一個人才能達到一種真正的彼此信任關系。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建立這種信任,成本則是相當之低,因為對方的資訊全盤出現在網際網路上,你與對方合作都已經建立在可靠的數字化痕迹上。并且這種數字化造假相當困難,甚至可以說,基本無假可造。

當人與人的信任成本下降後,各種可能性就爆發出來了。

1,對産品評論的可靠性上升。

2,金融行業的透明性增加,暗箱操作現象大量減少。比如一個老總的人生經曆全部在網上,什麼時候發過什麼文章,吃過飯等等等,投資人都可以一清二楚的掌握,同樣被投資者也可以掌控投資人的一切過去。知己知彼的時間大量減少。

3,各種精确到與個人合作的事情都能更加順利。列如一個公司招人時,HR可以挖出此人一切過去做參考,再檢視目前表現來決定是否錄用。我在《冬吳相對論》裡聽過一個有趣的列子,有個HR因為發現了應聘者以前做的不良事迹被同學發在網上,就把對方辭了。那麼未來,HR一定會越來越會搜尋,各位準備好了,呵呵。

當然,以上是建立在新人類已經把大量個人痕迹儲存在了網際網路上。父母把剛出生的小孩的照片上傳到網上為他們的數字化存在的起點。這些小孩就是未來的新人類。從出生開始,他們的個人隐私就已經不複存在。

目前網際網路無法完全做到這點,但是已經有了這種雛形。未來的人類建立信任會從對方的數字化存在開始。

三、止惡,群體淨化

關于群體的淨化,先講個熟悉的故事。

妓女被人們捆綁着帶到耶稣面前,人們要懲罰她 ,耶稣說:“你們誰沒有犯過錯 誰就可以先用手中的石子打她。”結果沒有一個人敢動手。

那麼在未來網際網路時代,不是說你作惡,你不發表出來就不會被人知道。而是說一旦你作惡,你一定會被永久記錄。因為這是一個人人注視人人的世界。

舉個未來的列子,如果今天早上上班時A小姐在路上遇到一些不爽的事,突然想和人吵架,那麼A小姐作為新人類,會想到的是。1,這個時代任何吵架絕對會被人傳到網上。2,回頭會被同僚上次都知道。4,我父母也會知道。5,我男朋友也會知道。6,我的事迹會被永遠留在網上,無法删除。我的兒女和子子孫孫都會來看我這個祖先的潑婦罵街的形象。......是以我還是克制吧。

網際網路決定了未來是一個人與人之間越來越沒有隐私存在的國度,所有一時的僞裝都會在你的資料化身份面前無效,你的一切真實都無處遁逃。人類到達這一個高度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

1,強力的網際網路互相的監視。

2,被監視者強烈的知道自己正被監視,是以進行自我監視。

目前這兩點中第一點的雛形已經建立,而第二點則尚在起步,我們目前還沒有普遍的在思考模式中置入自己正在被監視這點。但是在未來新人類世界中,一定會在思考模式中置入這點。

有批評者可能會質疑,這是否會讓人類更虛僞?更僞裝?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人是自我預言的實作。行為心理學早就論證了,是人的行為決定了态度,而态度反過來再加強行為。如果一個人長期反複做一件事,那麼他就會自然而然贊同自己的做法。在網際網路的大監控下,每個人都将成為每個人的監視者,而每個人都會在做有違道德之事之前明白這點,或者在事後嘗到代價的苦果,那麼人類行為必然得以糾正。

回到開頭的故事,在未來時代不是耶稣問你,而是所有人都會來問你,但是他們不會像耶稣那樣不再追問,而是對你讨伐。

總之人類将會群體淨化。

四、國家也将交出隐私

邊沁曾經提出過“全景監獄",大意是犯人在環形監獄之中,中間有一個燈塔,犯人無法看到燈塔裡的守衛,而守衛則可以随時看到犯人的一舉一動,如有違規則可以随時懲罰。而犯人知道随時有監控存在,為避免懲罰則自己實行監控不做越軌之事。福柯将之更新到社會學高度,燈塔比喻為”規訓“也即法律,而公民則是囚犯,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燈塔的看守之下,是以訓練并規範了自己的行為使國家得以存在。

福柯處于一個媒體話語沖擊的年代,是以我們不難了解他對媒體權力深入觸及大衆權力的恐慌感,如果他能看到今天的網際網路恐怕其哲學又要做一番修正了。

此時的我們看到的是看守者與囚犯的身份交換。國家開始意識到群眾視野的無孔不入,并且能像他一樣放大話語聲音讓其受到懲罰。

首先群衆永遠需要話語聲音的存在,那麼在傳統時代能放大話語聲音的隻有國家和媒體,而網際網路在本質上是話語權力放大器,閱聽人不再通過官方接受話語權力的”規訓“,而是擁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權力”規訓“。這使得原來的國家與媒體都乖乖坐進了監獄,而群衆則成為了燈塔的看守者。

那麼也很好了解為什麼國家也必然交出隐私的原因。簡單的說國家的建立是為了人與人的各取所需而建立起來的命運共同體,為了共同的命運群體交出彼此的信任建立起了國家。這種信任也是國家中心話語權的基礎,網際網路權力的興起使這種信任減弱,但是國家為了維持這種信任維持中心話語權使得自身不會崩潰,則必須交出能增加信任的隐私。

這一過程不會一步到位,而是緩慢推進。再談的遠一點,在未來如果所有國家的隐私都能向自己國民傳遞至徹底透明,那也是世界沖突格局的終結。

五、物聯網,超級人工智能資料閉環

之前談論的全都是人與人的關系,現在談論人與物的關系。這個未來更遠一些,在未來成熟的物聯網時代,你的一切都是儲存在網際網路的數字存在。根據你平時開車去過哪裡聚會,就能用來判斷你的身份檔次進行營銷。你的進食熱量能估算出你最近的身體健康。大腦皮層神經監控裝置會分分秒秒注意你的情緒波動狀況......

物聯網時代,新人類不僅會交出社交隐私,甚至将會交出身體隐私。

再談人工智能的與其結合。《奇點臨近》一書指出了人類的使命,就是完成一台超級人工智能。當人類完成超級人工智能之後,超級人工智能則會自行發展,制造更加超級的人工智能,機械智能徹底呈現指數級大爆發。而人類則無法跟上,人類的命運可能就會像大熊貓一樣被圈養起來。

首先我們撇開是否這樣的超級人工智能回來到,但是一個人工智能閉環的大資料世界注定會出現。那時的人類的資料将全部存入網際網路,從社交隐私到身體隐私,無一不在。而人工智能依托這些資料,加入心理學,生理學的判斷模型,對每一個出生的人都進行個性化”改造“,通過觀察此人的各種資料對其提供各種疾病預防,心理平衡治療。每次出現超過資料的異常情況,都将有專員進行人工智能的設定。當整個資料越來越龐大完整,人類則又可以完成一次對自身的淨化。不僅是身體上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建立。

批評者會認為這是對人性的背叛,這是對造物主的不尊重。而我的回應是,如果我們是造物主的産物,那麼我的産物同樣也是來自它的意志。

人類終将被人工智能大資料圈養,這一資料閉環有賴于物聯網以及超級人工智能。

最後,我想到了《三體》中的三體人,雖然是無法僞裝任何思想的智能物種,但在科技方面卻簡粗暴地接地淩駕于人類之上。或許未來新人類談到隐私,也許會無不同情的說到我們這些祖先,隐私是我們這些祖先的絆腳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