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幹垃圾,還是濕垃圾?你是什麼垃圾?”經過48小時緊急開發,昨天(7月3日),由阿裡程式員志願者開發的AI智能識别垃圾功能(測試版)在手機淘寶上線。

打開手機淘寶,搜尋“你是什麼垃圾”,在常用的“掃一掃”裡,新增了一項垃圾分類功能,點選螢幕識别,便可通過AI智能識圖功能,識别幹垃圾、濕垃圾、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等。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淘寶AI識别垃圾分類)

對于AI難以識别的垃圾,公衆可以手動輸入垃圾資訊,進而與手淘AI共同訓練AI提升識别能力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可輸入各種垃圾資訊,補充垃圾分類資訊)

這款AI智能識别功能由阿裡巴巴志願者團隊開發。

阿裡巴巴志願者、産品專家林傑介紹,近期垃圾分類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在阿裡内網中,也有員工發帖展開了熱烈讨論,如何用技術解決垃圾分類難題?能不能用圖像識别的方式來智能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阿裡員工在内網讨論垃圾分類解決辦法)

最終,阿裡員工決定用AI技術來推動解決分類這個難題。

林傑介紹,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就在當天下午,杭州阿裡巴巴西溪園區内,近30名阿裡志願者緊急成立了“垃圾分類3小時公益志願團隊”,其中包括産品經理、前端工程師、算法工程師、設計師、營運人員等。“初衷是希望通過AI智能解決社會問題,讓分類垃圾不再苦惱,變得更有趣、友善一些。”

基于手淘在圖像識别方面的技術積累,志願者們在48小時内快速開發出了這款AI識别垃圾功能。

阿裡巴巴志願者、資深算法專家潘攀說,為了更準确實作AI識别,阿裡員工志願者們還與公益環保組織合作,緊急搭建了首個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資料庫。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你是什麼垃圾?阿裡程式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

(阿裡程式員緊急開發AI識别垃圾功能)

“AI識别的特點是參與人越多、越訓練它,識别度就越高。垃圾分類需要大量的圖檔資訊,這需要網友們共同參與進來,多上傳垃圾資料,共建一個萬物識别的垃圾資料系統回饋給社會。”潘攀說。

據了解,此次上線的手淘AI智能識别(測試版)将根據網友上傳的資料資訊不斷疊代,預計7月底,手淘智能識别将釋出更新版本。

隻有技術還不夠,接下來,阿裡巴巴3小時公益平台将在上海市多個社群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小時公益平台志願者将幫助社群阿姨學習使用智能AI進行垃圾分類。網友通過手淘識别、分享垃圾分類還可以獲得0.1公益時,成為“3小時公益”參與者。

阿裡巴巴員工内部有3小時公益文化的傳統,曾誕生了多個技術解決社會問題的公益項目。去年7月,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發生,阿裡健康員工自發緊急成立了“疫苗快查”項目組,加班加點對疫苗事件中全部問題批次的疫苗進行緊急标定,在20個小時内上線了疫苗快查工具,幫助父母更快排查問題疫苗。

2015年,阿裡工程師用業餘時間研發了網際網路科技打拐的“團圓”系統,三年來,“團圓”系統項目組的技術開發人員和營運成員以公益心和業餘時間支援着打拐工作,目前“團圓”系統找回率達到98%,找回了3901個失蹤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