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外評論:支付寶是将區塊鍊技術用于公益的先驅

斯坦福大學出版的頂級期刊《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近期在封面報道中将目光聚焦中國,對中國科技公司用區塊鍊技術推進公益事業的探索作為案例進行了研究。這篇封面報道認為,支付寶是“将區塊鍊用于公益事業的先驅”。

國外評論:支付寶是将區塊鍊技術用于公益的先驅

《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夏季刊封面報道稱,支付寶是将區塊鍊技術用于公益事業的先驅

報道稱,2016年,支付寶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合作,利用區塊鍊開展小規模實驗,為10名聽障兒童籌款。這個項目很快就從5萬名捐款者那裡收到近20萬元人民币的善款。實驗成功後,支付寶将區塊鍊技術整合到支付寶公益平台,覆寫更多募捐活動。

區塊鍊讓每筆捐款都更加透明,捐款記錄不可修改并且可追溯。使用者很容易監督自己捐出的資金在何時何地被使用。捐款者、公益機構和受益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被徹底消除。區塊鍊技術的這種優勢幫公益機構赢得公衆信任,是以很快就獲得了機構的歡迎。

與此同時,支付寶公益的使用者還可以了解項目最新資訊和募捐進度,例如捐款人數和籌款總額。每筆捐款都直接與特定受益人關聯,而受益人在收到善款時會進行确認。由于支付寶會驗證收款人身份,是以每筆捐款都會被送到真正的受益人手中,無法作假。

“無需了解區塊鍊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就完全相信這種技術帶來的可信度。”《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稱。

資料顯示,更好的透明度也在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自2017年3月平台全面引入區塊鍊技術以來,9個月内有1.9億中國使用者向799個區塊鍊公益項目捐出3.39億元人民币善款。

《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認為,過去幾年中國的公益事業充滿活力。目前,中國全國有80多萬家注冊社會組織,幾乎是2011年的兩倍。這給公衆提供了更多參與機會。2018年“CAF世界捐贈指數”顯示,中國參與公益捐款的人數排全球第三,同時有超過5000萬人注冊成為公益志願者。

在這樣的趨勢下,區塊鍊技術幫助公益事業去中心化,實作自我造血。中國已經建立起繁榮的數字生态,将數以億計使用者納入在内。在這樣的數字生态中,中國的科技巨頭正在給公益事業帶來創新,加速線上公益活動的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