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發者故事|熱愛代碼且發量驚人,一名反“内卷”研發工程師的日常

開發者故事|熱愛代碼且發量驚人,一名反“内卷”研發工程師的日常

最近,一個文章在網際網路圈子火了起來,并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程式員 35 歲危機”這一話題再次頻現熱搜。

一位名叫 Mary 的網友給總理留言提到:

“我是一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軟體開發人員,今年 45 歲,精通 java 的各種技術體系,包括微服務、大資料等技術,并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幫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術架構,業餘我還考取了 PMP 項目管理證書、系統架構師證書,成為所在公司的系統架構師、核心技術骨幹。

我對計算機理論的了解也随着實踐的增多越來越深刻,我感覺我的職業生涯進入一生中最好的時刻。在我兒子讀初二上學期時,我辭職回家陪伴兒子。半年後,當我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更别提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了 。

現在國家鼓勵延遲退休,我覺得,40歲以上的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此刻正是自身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找工作時不能被年齡限制了。”

開發者故事|熱愛代碼且發量驚人,一名反“内卷”研發工程師的日常

圖檔源自:中國政府網

外界對于程式員群體也會調侃的賦予一個個标簽:“高薪”、“格子衫”、“加班”、“技術宅”、“壓力大”……但仍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這一行業中,程式員的身影也不斷出現在我們身邊各個領域。

本文的主人公将從自己如何成為一名程式員出發,來講述自己與這一行業的故事,一起來看下吧~

Richfiter 進階研發工程師 從業 10 年 坐标:成都

成為一名開發者可以說是小時候的夢想。

上國小的時候,還記得那時作業系統是 Windows 95,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的我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微機課上就學習了 LOGO 語言,可以用一隻小海龜,通過代碼控制畫出各式各樣有趣的圖形、動作等。對于那時候的我來說,覺得能控制計算機實作我的想法,這真的太神奇了!

随着 Windows 98 的普及,市面上出現了很多有趣的遊戲,比如《風雲之天下會》、《仙劍奇俠傳》、《星際争霸》、《紅色警戒》……相信從那個年代過來的我們,都會背“show me the money”,都會用《金山遊俠》,也都對精彩的電腦世界所着迷。

後來,在訂閱書刊報紙的年代,《電腦愛好者》、《電腦報》之類的雜志裡有大量電腦操作的技巧、黑客攻防戰的文章以及各類軟體的使用評測。每篇文章,都令我讀的津津有味,那時的我就定下了一個目标:以後上學和工作,都要去做計算機方面的事情。

上大學後,我主修了計算機專業,随後順利成為了一名開發者。

和大多數程式員一樣,我心中也懷揣着“科技改變世界”這一美好的理想。現在寫代碼這件事已經融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會用代碼去嘗試解決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問題。每次成功解決問題,都會讓我感受到一次小小的榮耀感。

不過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各行各業,都有對應的職業病,幹咱們這行的,要是沒有個頸椎病、腰椎問題、脫發、内分泌失調和過勞肥的,都不正常。

工作前幾年,每天都還能夠按時上下班,每周平均寫 40 個小時的代碼。最近這幾年,感覺大家都在拼加班、拼業務量、拼方案、拼各種 KPI......随後就演變成了部門制度、公司制度、面試潛規則……目前我每周平均要寫 55-60 個小時的代碼,說句心裡話:“我好累啊,你們不累嗎?”。

很多人眼裡的程式員是沒有“生活”的,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仍然保留了自己小小的愛好:打乒乓球。小時候并沒有系統訓練過,不過通過看視訊,還是學會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打法,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專業球拍,上個照片吧:

開發者故事|熱愛代碼且發量驚人,一名反“内卷”研發工程師的日常

關于最近很火的“程式員 35 歲危機”話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危險信号,同時也是一個機遇。

危險信号展現在幾個方面:體力、精力、壓力、以及工作機會......

機遇方面,我覺得就是如何轉化從業經驗和業務能力,可以做業務專家,也能做管理,甚至,自己當老闆......目前,我就在積極主動地往業務專家和管理方向轉型,期待我可以做的和程式設計一樣長久。

我眼中的開發者:愛折騰,善留坑,很敬業,非常開心可以從事這一行業,和大家一起用代碼改變世界!

最後以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結束: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時光音樂會》滿新穎的,不妨試試看?😊

更多技術幹貨請關注【爾達 Erda】公衆号,與衆多開源愛好者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