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部火炬中心釋出全國雙創孵化載體地圖 數量和規模均躍居世界首位

從1987年-2016年底,全國納入火炬計劃統計的衆創空間有429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有3255家和企業加速器有400餘家,創新、創業、就業實作同頻共振地有機融合。

5月11日,2017國際創業孵化峰會在成都市中國·歐洲中心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峰會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開幕式。

會上,科技部火炬中心釋出了國内首個全國雙創孵化載體地圖,該地圖多元度、動态呈現火炬中心在過去30年通過建設和發展孵化器,推動中國創新創業載體發展的曆程和成就,客觀呈現了各省雙創載體分布及快速發展态勢。該地圖是科技部火炬中心委托創業服務機構——創頭條精心制作的。

今年是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發展30周年。從1987年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中國誕生起,中國孵化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業孵化體系,目前數量和規模均躍居世界首位。科技企業孵化器已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經濟新動能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大衆創新創業和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次釋出的全國雙創孵化載體地圖,以熱力分布圖和動态資料圖的形式,呈現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0年來雙創載體的發展狀況,以及國家級孵化器發展情況、雙創載體服務能力情況、雙創載體在孵企業和創業者特征狀況等資訊。這也是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次向公衆總結回顧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曆程和輝煌成果。

據介紹,一直以來,科技部火炬中心始終大力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和衆創空間等創業孵化載體的健康發展,制定相關标準,建立服務體系。是以,這些遍布全國的孵化器和衆創空間在實際營運中,在幫助各地發掘和培育雙創項目、活躍雙創氛圍、促進地方産業轉型更新、培育高新技術人才、創造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地圖資料顯示,從1987年全國隻有兩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到2016年底達到了3255家,呈高速增長态勢。第一個十年裡,全國總共建成孵化器不足百家;到了第二個十年裡,全國孵化器總數超過500家;而到第三個十年,受國家經濟發展及雙創戰略的推動,全國孵化器總數達到了3255家,尤其是近三年間全國建立成孵化器1787家,占到30年孵化器總量超過一半。

其中,國家級創業孵化器數量從2000年的48家,到2016年共有863家,總體呈現快速上升的發展态勢。

在數量上有所突破的同時,雙創載體的服務能力也随之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國納入火炬計劃的衆創空間有429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有3255家,企業加速器有400餘家,三者共同形成接遞有序的創業服務生态。從衆創空間所提供主要服務種類資料看,超過90%的衆創空間在提供辦公場地的同時,還為入駐的創業企業提供創業教育教育訓練、創業導師服務、創業投融資服務、技術創新服務、政策落實、創新創業活動等創業能力提升服務,近半的衆創空間還為企業提供國際合作機會,全方位促進入駐創業企業健康發展,提高創業成功指數。

孵化器和衆創空間在全國範圍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各地雙創氛圍和相關産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吸納和培養人才、創造社會就業的載體。據統計,納入火炬計劃的衆創空間内有48%的創業企業是大學生創業團隊位居首位,其次是科技人員創業、連續創業和大企業高管離職創業分别占22%、16%和8%的比例;還吸引了超過5000多個留學歸國創業項目和海外入駐項目,共占總體的12%。

截止到2016年底,納入火炬計劃的孵化器和衆創空間共服務科技型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近40萬家,帶動就業超過200萬人,擁有各類有效知識産權22.3萬項,累計培育上市、挂牌企業1800餘家,實作了創新、創業、就業的有機結合與良性循環。

随着雙創不斷向縱深發展,利用雙創大資料為政府和企業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已是大勢所趨。全國雙創孵化載體地圖所采用的的資料可視化形式是一個創新嘗試,為積極推動雙創及相關産業健康快速持續成長提供了科學工具。

創業服務機構創頭條為此次地圖提供技術支援。創頭條是國内領先的雙創資料服務提供商,其研發的雙創地圖現已成為國内最大的開放式雙創地圖,最近與阿裡巴巴創新中心研發的雙創資料大屏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繼續閱讀